首页 理论教育 2017年度瑞典乡村写实画家成果展示

2017年度瑞典乡村写实画家成果展示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以前,瑞典画坛一直充斥着宫廷和学院主导的古典和洛可可风格,风景画难寻其踪。不过相比而言,在这场运动中,瑞典画家的主要意图在于表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描绘普通人和日常状态,人物始终是绘画表现的核心对象。他于1874年来到巴黎北巴比松村寻访巴比松画派传统,这个画派特别是柯罗的外光写实风景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瑞典风景画虽然在写实道路上缺乏传统且表现不佳,但却较快地找到了现代主义绘画变革的方向。

2017年度瑞典乡村写实画家成果展示

19世纪以前,瑞典画坛一直充斥着宫廷和学院主导的古典洛可可风格,风景画难寻其踪。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王权衰落和农民地位上升,同时也在丹麦以及欧洲艺术转型的影响下,农村生活和自然描绘开始占据绘画的主流。这种绘画意味着瑞典画家第一次将视线转向本民族的现实生活,并以柔美的笔调描绘这种生活,形成了具有某些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艺术,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审美气息的本土艺术家[19]1880年代,在艺术赞助者蓬托斯·福斯滕伯格(Pontus Fürstenberg,1827-1902)及其夫人古希达(Göthilda)支持下,很多艺术家组织起来,在哥德堡形成了一个名为“反对者”的群体,有80多位艺术家加入,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艺术家联合会”(Konstnärsförbundet),其宗旨就是反对瑞典皇家美术学院的陈词滥调和一潭死水,试图对后者进行改革。[20]这一艺术运动表明了19世纪末瑞典绘画走向繁荣的局面,也反映了瑞典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不过相比而言,在这场运动中,瑞典画家的主要意图在于表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描绘普通人和日常状态,人物始终是绘画表现的核心对象。这种人物的真实性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因此,尽管瑞典画家对风景本身兴趣不大,但风景作为现实生活的背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印象派和写实手法描绘环境的空间和气氛,成为这个时期瑞典绘画的重要特征。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佐恩的作品中一窥其貌。佐恩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夏日时光》(Sommarnöje)(图20),就把人物放到了波光粼粼的海景中,大气的清凉气息沁人心脾,溶解到这种气息中的人物也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卡尔·弗里德里克·希尔(Carl Fredrik Hill,1849-1911)是为数不多的有志于风景画的瑞典画家。他于1874年来到巴黎北巴比松村寻访巴比松画派传统,这个画派特别是柯罗的外光写实风景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惜他前期风景画主要在巴黎创作,后来因精神疾病问题回国之后,风景画却不再为继了。

法国印象派对瑞典的影响可见于三位瑞典艺术家:尼尔斯·克鲁格(Nils Kreuger,1858-1930)、卡尔·努德斯特伦(Karl Nordström,1855-1923)以及理查德·伯格(Richard Bergh,1858-1919)。他们均在巴黎学习印象派技法,又先后来到瑞典西部海岸小城瓦尔贝里(Varberg)作画,代表了19世纪末瑞典艺术转型期的最新尝试。克鲁格早在1887年就回到家乡瓦尔贝里居住,他坚持用印象派手法描绘当地农村日常生活。他用极为放松的笔触描绘正午阳光照耀下色彩斑斓的效果,深得印象派外光写生技法的精髓。在他的极力邀请下,努德斯特伦和伯格于1892年到1893年先后来到瓦尔贝里一起作画。作为人物画家的伯格十分重视风景的表现力,他的人物画名作《北欧夏日的傍晚》(Nordic Summer Evening)描绘了在幽静的湖边观看风景的男女,极为优美动人。他也偶尔描绘风景,他喜欢用鲜明而强烈的冷暖对比描绘大海、城墙和绿茵,令人印象深刻。而努德斯特伦的艺术更具有实验性,他深受高更和凡·高的影响,并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的手法,试图对流行的写实绘画进行革新。可以说,瑞典风景画虽然在写实道路上缺乏传统且表现不佳,但却较快地找到了现代主义绘画变革的方向。(www.xing528.com)

图20 安德斯·佐恩,《夏日时光》,水彩,76cm×54cm,1886年,私人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