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开创和平统一新时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开创和平统一新时代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秦始皇将他提升为御史,让全国统一使用隶书,这就是“书同文”。秦始皇下令,将车轮距离统一改为六尺宽,道路的宽度也因此统一了,这就是“车同轨”。此外,秦始皇又废除了六国以前各不相同的货币及计量单位,规定统一使用黄金和铜钱两种,禁止私人铸造钱币。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皇帝,开创了一个和平统一的新时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开创和平统一新时代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愤怒的秦王政就对燕国发起了猛攻,燕太子丹率领燕军与秦军交战,节节败退。燕王只好和燕太子丹退守到辽东,秦军依然紧追不舍,秦王政让燕国交出燕太子丹,燕王无奈,只好杀了燕太子丹向秦王政赔罪,向秦国求和。

这时,秦国已经灭掉了韩国赵国也只剩一座代城,秦王政手下的大臣尉缭建议,趁天气寒冷,先攻打南方的魏国楚国。于是,公元前225年,秦王派大将王贲出兵魏国,魏国战败,魏王被杀,魏国灭亡。

王翦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接着就要攻打楚国,出发前,秦王政问攻打燕国时立下大功的年轻将领李信:“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打败楚国?”李信说:“只需要二十万。”同样的问题,老将王翦(jiǎn)却说要六十万兵马。秦王政认为王翦年纪大了,胆子也变小了,就给了李信二十万兵马,让他领军攻打楚国。

王翦见秦王政不再信任他,就以生病为由,辞官回老家去了。

结果二十万秦军被楚军打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秦王政这才明白用错了人,亲自到王翦的故乡,请他出来统领秦军。王翦说:“如果一定要我出兵,我仍然要六十万人马。”

秦王政答应了王翦的要求,让他带兵出征,亲自把他们送到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王翦的大军到了楚国边境,楚国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大将项燕率领,要跟秦国决一死战。

可王翦到了前线以后,安营扎寨,不许士兵主动攻击对方。每天,不管楚军怎么挑战,王翦对他们都不理不睬,只是派出一部分人马运输粮草,让其余士兵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副坚固防守的姿态。

双方对峙了一年多,原本时刻防御着的楚军以为王翦只是在这里守卫边境,逐渐松懈下来,有时还在军营中玩游戏。王翦派人时刻打听楚军的动态,收到消息后,知道时机到了,便整顿好军队,排山倒海地冲了过去。

没有防备的楚军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就连连败退,项燕带着败兵一路逃跑。

王翦一路打到了寿春,活捉了楚王负刍;又渡过长江追击退守江南的项燕。项燕见大势已去,也自杀了,楚国就此灭亡。

王翦灭楚后,他的儿子王贲又攻下了早已衰落的燕国,扫除了赵国残余势力。到公元前221年,就只剩齐国了。

齐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国,不断向秦国求和,以为处处忍让就能保全国家。齐国的大臣们也被秦国收买了,当其他国家受到秦国攻击,向齐国求援时,齐王总会因为害怕或大臣们的劝阻,选择袖手旁观,一厢情愿地认为秦国和齐国是盟国,相隔又远,对方不会攻打齐国。但在公元前221年,王贲带领秦军攻打齐国,大军压境,齐王后悔也晚了,在收了秦国大量财物的相国后胜的劝告下,齐王建不战而降。

秦王政花了十余年时间,吞并六国,一统天下。从此,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以来五百多年漫长的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一年秦王政三十九岁,他觉得自己的功绩可以和上古时的三皇五帝相比,就各取一个字,叫“皇帝”,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叫“始皇帝”,后人就称呼他“秦始皇”。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就和大臣们商议应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丞相王绾建议按以前的办法,派几位皇子到原六国的都城当王,便于管理,廷尉李斯却说:“从前的周朝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可诸侯们互相攻打,周天子形同虚设。我建议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统一管理。”

秦始皇觉得这个主意很合心意,就正式废除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度。他把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员管理。每郡郡守主管全郡事务;郡尉管军事;郡监监察地方上的官员;郡下面,还有县、乡、亭、里这些基层组织。

中央设左右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辅佐丞相并监察其他官员;又设九卿管理部门具体事务,如少府管财务,典客管外交等。三公、九卿和郡守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可世袭,这样就把权力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这就打造了第一个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等级分明的国家制度,后世沿袭改良。

确立了最主要的政权制度后,秦始皇又开始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书同文,车同轨”。

从前各个诸侯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带来很多交流上的不便。李斯以秦国人使用的大篆为基础,创造出“秦篆”,又称“小篆”。后来一位叫程邈的小吏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花了十年时间改进小篆,创造出了更容易认识的新字体。因为他原来的官职很小,属于“隶”,人们就把他创造的字体称为“隶书”。秦始皇将他提升为御史,让全国统一使用隶书,这就是“书同文”。

从前各国车子、车轮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道路也因此有宽有窄。秦始皇下令,将车轮距离统一改为六尺宽,道路的宽度也因此统一了,这就是“车同轨”。

此外,秦始皇又废除了六国以前各不相同的货币及计量单位,规定统一使用黄金和铜钱两种,禁止私人铸造钱币

秦驰道(www.xing528.com)

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驰道专供皇帝使用,此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走,而且由于秦朝实现了车同轨,所以秦始皇巡行各地都非常方便。

明确了长度、容积、重量的单位,如尺、寸,是长度的计量单位,采用十进制;合、斗、桶是体积的计量单位,也是十进制。这样就统一了度量衡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总是不断骚扰边境,秦始皇平定国内后,就派大将蒙恬领军出征匈奴,收复了被他们侵占的领地,并修筑了长城。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4年间,秦将屠睢又率大军平定百越,统一岭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皇帝,开创了一个和平统一的新时代。然而,他残暴的统治也引起了后世许多非议。

课堂在线

智慧点评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不仅是因为六国互相攻打,彼此削弱了实力,更是因为历史发展的趋势需要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其中,楚国与秦国抗衡,楚国虽然强大,却因为懒散松懈的军纪而惨败。可见,一时的努力容易,坚持下来却很难,成功贵在坚持。

要点掌握

1.秦国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一统天下,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3.秦朝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平定百越,统一岭南。

考点追踪

1.讲一讲秦灭六国的原因、过程、结果、意义。

2.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课本里学不到的趣味知识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一、内容不同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二、作用不同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初期的统治,但是容易导致王侯割据势力的形成。

郡县制的特点是,地方服从中央,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