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熙清代韬略:任法不若任人

康熙清代韬略:任法不若任人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和法的关系上,康熙更重视人的作用。康熙往往将“德”放在首位,他认为才德兼具是最好的,心术不好的人,有才能也没用。康熙选任人才的方式很多。对这种不能实心任事的官员,康熙毫不留情,将其交部严加议处、削职为民。

康熙清代韬略:任法不若任人

康熙儒家经典的信徒,他吸取了儒家治道的主要理论,自然而然也就吸收了儒家的人治思想,他一贯认为,“自古以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

康熙关于人治的深入认识也得益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明代末年不能说没有好的“法”,但由于用人不善,法成了派系之间争斗、欺压良善的工具;清初用法不谓不严,却成了各种弊端之始;康熙执政初年,许多地方官吏横行无忌,地方悉被扰害。这些使康熙认识到“任法不若任人,才难不若平法,二义兼举,方为无弊”,先要有好的执法者,否则就不如使法律平和,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最佳选择。从这里所透露出来的,就是康熙“以刑弼教”的王道思想。

在人和法的关系上,康熙更重视人的作用。他说,自古以来有治理国家的人才,没有能够治理国家的法,主要原因是在于执行法执行得好不好而已,如果执行得好,地方就会受益,执行不好,即使有良法,也没用。

康熙的治人是“德才兼优”之人。所谓“德”就是“忠君循分”之德、“洁己爱民”之德。前者足资信赖,后者足以安民

康熙往往将“德”放在首位,他认为才德兼具是最好的,心术不好的人,有才能也没用。他经常搜罗一些有才能,而又安分守己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不外派,留在身边以备顾问

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于翰林内选择二人,置于南书房,为自己讲究文义,停止升转,数年后酌量优用。康熙的南书房,由于他的苦心经营,有了一个可信可用的智囊团,这些人对康熙行政以有力的辅佐,使康熙能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康熙对有才无德、有德无才之人都采取审慎态度,在必要时刻,用德而不用才,终康熙朝,许多有才的人,因得不到康熙信任,不得见用。

康熙选任人才的方式很多。他一面系统、积极地培养,一面到处搜罗。

他不满足于三年一次的科举制度,也注意到科举制度导致的士人“相率而趋于记诵之学,文辞之末”,无益国计民生的弊端,命令官吏举荐人才,通过对举荐人才的考察,任以官职。

康熙二十九年(1700),他令九卿举学问优长、品行可用者,得到邵司尧、彭鹏等十二人,皆是精忠体国、洁己律属的名臣清官,为康熙朝的兴盛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www.xing528.com)

康熙还亲自察访人才,每次巡行,都注意考察官吏,罗致士人。

于成龙原为知县,被康熙提升为巡抚,后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以清廉著称,成为康熙朝的廉官典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南巡到苏州,接见闲居在家的汪琬。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第三次南巡到苏州,又接见当地举人吴廷桢、顾嗣立等人。

第五次南巡再到苏州,亲试举、贡、监诸生,取顾嗣立等人于内廷供职。

康熙也对不称职的官员进行黜免。

他通过对被举荐者的考察,推论出举荐者的德行高下,才学优劣,打击结党营私分子,也通过奏折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原任偏沅巡抚韩世琦,奉命采办楠木,借口四川酉阳土产楠木合乎规模,请求让四川督抚办理。等到他任四川巡抚,却又称酉阳离治所太远,不便察看,请求让湖广总督就近察看。对这种不能实心任事的官员,康熙毫不留情,将其交部严加议处、削职为民。

康熙的用人重“德”,但不求全责备,以教育作为辅助力量,给官员以悔过的机会。特别是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对官员的贪污扰民害国行径多有放纵,其重“德”观念逐渐退化,官吏良莠不齐,导致吏治废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