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伐明战役:清代韬略EPISODE

伐明战役:清代韬略EPISODE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动员女真人力、物力,打好同明朝的战争,努尔哈赤一开始就高举“义”的大旗。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趁辽东灾荒,民食维艰之机,以“七大恨”告天,对明朝政府进行控诉,申明要对明朝进行正义之战。讵明复逾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胁我以还其国。

伐明战役:清代韬略EPISODE

在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中,比较突出国君的道德修养,“君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君如寇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历次的改朝换代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努尔哈赤深受汉文化影响,深知这一观念的影响力。所以他在起兵之初,就要谋求正义的力量。因此,他非常注意民心的收附,不仅与各部首领姻盟,还制定严格的纪律,不妄杀无辜,使远近之人乐于归顺。为了动员女真人力、物力,打好同明朝战争,努尔哈赤一开始就高举“义”的大旗。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趁辽东灾荒,民食维艰之机,以“七大恨”告天,对明朝政府进行控诉,申明要对明朝进行正义之战。他回顾了明朝对女真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政策,其要为: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讵明复逾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人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使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凌侮,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胁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争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www.xing528.com)

意思很明白,一是明朝无故杀了我的祖、父;二是明朝说话不算数,违背誓言,擅自越界,帮助叶赫;三是不应该杀了我的使臣等十几个人;四是强迫把我要娶的女子改嫁给蒙古;五是我种的粮食不让我收;六是叶赫违背天意,我要打它,明朝却派人来骂我;七是我已取了哈达,“天下之国互相征伐,合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明朝却让我还回去,列国相争,得到了还有还回去的道理吗?可谓是国仇家恨集于一身。这就将女真人的不满情绪引向明朝,饱受灾荒之苦的女真人也希望通过战争渡过难关,战前的思想动员已经完成。

“七大恨”誓师后,努尔哈赤修器械,严军令,四月十四日,兵分两路,直奔抚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