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谋士困惑:清代韬略与洋务运动

晚清谋士困惑:清代韬略与洋务运动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观点,其实质即中体西用,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之一部分。就在“夷害不已”的同时,“内乱”也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广大范围内波及开来。清政府不得不在“制夷”未成的局势下,对付“发捻逆贼”,甚至将此视为心腹大患。不过,这些策略尽管最终没有实现,却也在晚清思想界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清廷统治江河日下的

晚清谋士困惑:清代韬略与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在突如其来的变局之中,清廷上下一时显得手足无措。尽管开动脑筋、挖空心思般地运思筹谋,但传统的文韬武略终难解决几乎全新的课题,屡经挫折,堂堂大清王朝已由当年的生机勃勃转而暮气深重。对洋人,从卑视到重视,进而惧怕,甚至一点点丧失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气。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师夷长技以制夷,可以说是近代具有新意的谋略思维之起点。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王朝上上下下对西洋的坚船利炮有了深切的感受,传统的天地变得似乎陌生了,沉重的失落感降临在满腹经纶、韬略的天朝官僚、士大夫的心头,激发了不少关心国家命运、担忧民族前途的有识之士去思考。最早认识到了解“夷情”之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去考察“夷情”的是众所周知的林则徐,他不顾种种非难,坚持了解“夷情”的举措,实具有破冰开路的意义。战败的屈辱,促使人们对“外夷”的认识发生变化,亦触发了人们对清朝认识的改变。魏源敏锐地认识到英国的长技所在:战舰、火炮、养兵练兵之法。因而明确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在“夷害不已”愈益加深的过程中,中国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冯桂芬痛感当时“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林则徐的这位弟子继承了林、魏思想的精华,并且加以发挥、深入,提出了颇多有见地的观点,如其“采西学议”“制洋器议”“善驭夷议”等议论的中心就是为“御夷”而向西方学习,不向西方学习,御夷则是空话。同时,他还提出了“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的观点,其实质即中体西用,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之一部分。

咸丰同治朝之交,朝野上下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救亡图存之唯一途径,在于“借法自强”。李鸿章洋务派官僚自不必讲,就是如奕譞、世铎等王公大臣,王先谦、刘锡鸿等守旧分子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时称“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师外夷”“变成法”的呼声“一唱百和,万口同声”。早期洋务思想,与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颇为相似,许多人都是受到魏源学说的影响而加入洋务行列中去的。著名的洋务派官僚丁日昌曾形象地把练兵、造船、制炮、办工厂等洋务事业比作“驱虎狼”的手段,目的极为明确,“取其所长以为利于我”“师外长之长技以为己之长技”。左宗棠后来重刻魏源《海国图志》并亲自作序,声称自己“设局造船”等作为,就是“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之说的落实。康有为等人维新思想的萌发,也受到魏源学说的影响。直到1924年,梁启超指出:“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可以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已经成为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一种方略,蕴含着极为深刻、广泛的内容,激发着无数仁人志士卧薪尝胆,发愤努力。不仅如此,魏源的《海国图志》东传日本,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在咸丰四年(1854)至咸丰六年(1856)的三年时间里,日本出版印刷的《海国图志》版本多达二十种以上。

就在“夷害不已”的同时,“内乱”也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广大范围内波及开来。道光三十年(1850)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波及了大半个中国,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结果,轰轰烈烈的运动历时十八年之久,席卷了中国的十八个省份,先后攻克过六百多座大小城市。清政府不得不在“制夷”未成的局势下,对付“发捻逆贼”,甚至将此视为心腹大患。与此相应,“夷害”退到肘腋之患的次要地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到金田首义,永安突围,建都南京,西征、北伐,屡破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的英雄们运用中国丰富的谋略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一时间竟使清廷喘不过气来。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崛起了一批清王朝所谓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以及后来的张之洞刘坤一等等,在他们身上,传统的与近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新的与旧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多种因素交错混沌,矛盾复杂,犹如他们所主持的事业,一言难尽。即以“中体西用”的洋务宗旨而言,一方面,它有意维护纲常名教、道义准则的意义;另一方面,这样的提法,也有策略上的考虑,也就是说要借助这种提法,来减少引进西学的阻力。引进西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艺遭到守旧派的剧烈反对,而反对的理由就是纲常名教乃立国之本,只要忠信礼义不衰,国家就会强盛,根本没有必要引进西方的技艺术数。纲常名教在中国经数千年熏陶,根深蒂固,要想驳倒守旧派,赢得较多人们的支持,在承认纲常名教的前提下,或者在表白自己对立国之本坚信不疑的同时,再来论证西方技艺在富国强兵中的重要作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西学中源”论乃至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等,无不是在当时情况下,为推进一种新的理想或事业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其重心在于西学,其目的在于改制,至于对其源流的论证是否严谨,孔子是否为改制,则是次要的。(www.xing528.com)

正像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起义的事件那样,洪秀全之创立拜上帝会,并非真正为宣扬基督教的理论,他以及他的天父天兄等同仁,也不一定都真正信仰上帝及其相关教义,而是要利用这样一种形式、利用教义中的一些内容来发动、组织自己的队伍。然而,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的这场农民运动,却有着新的时代特色。太平天国运动的理想蓝图,及其借以发动、组织群众的教义、思想纲领,都具有非常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在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中,既有古代儒家的大同思想,也有农民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又有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同时还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吸取了部分原始平等思想,其太平天国之名称即以中国理想中的“太平”加上西方宗教中的理想“天国”而成。至于后来由洪仁开提出的《资政新篇》规划,更是主张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近代文化,包括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技术、管理制度、法律制度、选举制度、监察制度、新闻制度以及一系列价值观念,以此建立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这些看上去似是而非甚或格格不入的主张、思想观念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杂糅于一起,显然是行不通的。不过,这些策略尽管最终没有实现,却也在晚清思想界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清廷统治江河日下的局势下,爱新觉罗皇室也在竭力维持自己的家天下,其中最为显眼的人物是权欲无止、权谋颇深的慈禧太后那拉氏。自从她发动“祺祥政变”,一举击败肃顺等八位赞襄事务王大臣而垂帘听政以后,摇身成为晚清政局的主宰者。此间她耍过多少权谋,无法确切统计,但她控制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扼杀“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大权谋却为人们所共知。不过,她自以为得意之谋的晚清新政及溥仪即位的安排,倒成为促成清王朝崩溃的直接因素之一。

如果从入关统治中国的顺治朝为始考察清王朝的兴亡,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始终:顺治元年(1644),摄政王多尔衮扶持六岁的福临登上皇位,拉开了清王朝统治全国的序幕。宣统元年(1908),同为摄政王的载沣抱着三岁的溥仪登上帝位,但仅仅三年时间便倒台了。多尔衮与福临之兴,非仅仅是顺治朝之兴,而且是一个强盛帝国之兴的开始;载沣与溥仪之倒台,亦非止于宣统朝之倒台,而是整个清廷统治的灭亡。这一兴一亡,当然不能排除个人素质的因素,如多尔衮之与载沣之间的差距,不过,就是多尔衮再世,恐怕也难以挽救晚清灭亡的命运。这不仅使人想起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一座大厦将倾之时,大厦之主子——犹如贾老太、王熙凤、贾政等,谁不是满腹计谋?以致大厦中无处无计谋,无时不算计,机关算尽,可结果呢?

谋略再高明,终难以将夕阳西下谋为旭日东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