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天催妆礼与过嫁妆送达

第一天催妆礼与过嫁妆送达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迎娶的前一天,是正式庆贺之日。催妆礼催妆这天是女方送嫁妆到男方家的日子。这是富有之家备具的催妆礼物。如果女方家境较贫穷,男方送给一笔钱,就不买东西了,名叫“折催妆礼”,这是极少户。然后雇用大队人马送往男方。旧时女子结婚的陪嫁喜桶在天津有专门制售为陪送闺女用的马桶。在“催妆”这一天,女家忙着过嫁妆,男家忙着迎接嫁妆,双方全是喜气洋洋地热情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朋。

第一天催妆礼与过嫁妆送达

迎娶的前一天,是正式庆贺之日。这一天,男方在院内高搭喜棚,棚也很讲究,有席棚,有带天花板的。讲究的喜事棚,天花板上画有福寿三多的对花图案,四周是玻璃窗户,棚檐上挂着大红宫灯,棚内挂着帔挂灯,沿棚周围挂满荸荠匾灯,显示一番庄严辉煌气象。这种棚搭起来很精巧壮观,赁价需要一二百元。棚内摆上花轿,俗称“亮轿”。轿前摆一对“官衔灯”,全副銮驾,日罩两把。花轿两旁燕排翅地摆着两堂新彩谱。一进大门,沿着箭道摆着高照、全副执事和串灯。跨院摆着样鼓。客厅及院内挂满喜幛和喜联,犹如摆会一样,排场之至。在上房堂屋当中陈设喜堂,迎面挂着“海屋添筹”的五尺大中堂,六尺大红对联。案前设香案,陈列大五祀,明灯蜡烛香烟缭绕。香案上还摆着扎有红彩绸的弓箭板斗(据说当年周公桃花女斗法,曾用过这类物件,借以“避邪”),板斗内装满高粱,上插秤杆和令箭等物,表示“称心如意”。

花轿 旧社会结婚除了各项仪仗,最主要的是新妇乘坐的花轿,因为女人一辈子才坐一次花轿,所以在结婚时很重视花轿的新旧问题。谁家闺女坐的那顶轿新,谁家闺女坐的那顶轿旧,都成为亲友中常议论的话题。花轿分“头轿”和“二轿”,前者是头等新轿,后者是出赁第二次的轿,所谓头轿和二轿,主要在轿围子上面。天津的旧财主家和官宦豪富在为子孙结婚定轿时,多讲究自出花样定绣新轿围子。预先要与花轿铺经理协商好,把包括轿心子在内的两套新轿围子提前绣制好,原封不动地送到事主家存放,以免花轿铺从中捣鬼,等到迎娶摆轿时,也就是在“亮轿”这天,才由花轿铺找来裁缝,当着事主家面现开“虎眼”。所谓“虎眼”就是穿轿杆的眼。定绣这顶里外两层新轿围子,需要好几百元,用主应与花轿铺经理预先商好,比如工料值500元,双方各摊付多少,在用过之后,这东西就归花轿铺所有了。这种铺张排场,非一般户所能办到的,只有财主家才能摆这个谱儿。

催妆礼 催妆这天是女方送嫁妆到男方家的日子。男方在女方的嫁妆还没有送来的早晨,先要送去“催妆礼”。催妆礼是很讲究的,备有四对条盒和四抬食盒。条盒上铺着绣花的“盒袱子”,上面摆着新妇在转天上轿时穿戴的首饰和衣服。食盒里装着蒸食、炉食(这两种是由糕点店和包子铺定做的,名叫“大福喜”,和现在的千层饼一样大)、宽条切面(叫宽心面)、活鸡、活鸭、活鱼、鲜肉以及四色鲜果、四色干果等。这是富有之家备具的催妆礼物。一般户虽然送得少,但也要东西俱全,由于旧俗相沿,不能不这样办。如果女方家境较贫穷,男方送给一笔钱,就不买东西了,名叫“折催妆礼”,这是极少户。

过嫁妆 男方的催妆礼送到后,女方的嫁妆就开始送过来,男方要安排亲朋迎接。嫁妆多少,按“抬”计算,所谓“抬”就是指由“小货铺”赁来的嫁妆桌而言,每一抬嫁妆桌,叫做一抬。少者十抬,二十抬,几十抬,多者达一百二十抬,或者还有多的,情况不等。女方筹办的嫁妆多的,要在前几天把所有的陪嫁都要整理好了。各种衣裳都必须叠好,用红丝线把四角绷上,讲究的衣裳和贵重的首饰,要明显地摆在条盒上。普通的衣裳绷好了红丝线,装在箱子里。其他一切陈设和零星用具,也都要按项分类绑扎在嫁妆桌上的栏杆里,要把各项陪嫁用红线绳与栏杆拴系起来,以免抬起来颠动。各种什物用具都不许空着,里面都要装着应用的东西和红剪纸,并逐项放些栗子、红枣、桂圆、魁圆,表示祝贺“早生贵子”、“早中状元”,取其吉利的意思。这一天女方也是高搭喜棚,大摆筵宴,并把这些嫁妆早就整理好,摆在厅房里、当院里以及罩棚里,让来贺喜的亲友参观,以示荣耀。然后雇用大队人马送往男方。

在预期准备嫁妆的时候,要编写“奁目”。“奁目”就是把所有的陪嫁衣服、首饰和各种摆设、用具等,都要分类详细地、逐项地缮写清楚,装订成册。这项奁目非大南纸局没有,它是用上好的银红色雪涛纸、16开木版印格,双页折叠,大红绫子双裱封皮,凝金纸标签,大红三珠丝线装订成册,外皮大红绫子封套。要请写字好的人用工整小楷缮写清楚,以便男方照册验收。被邀请缮写奁目,是一件繁重细致的任务。一般的人家也要有一份简单的奁目,名叫“礼单”,是用梅红纸做的股摺,也同样地按饰物种类详细缮写清楚。

图中为喜果,旧式婚礼中的装饰物,一般放在新婚妆奁的箱、盒和被褥里,表示吉祥

过嫁妆的时候,都是在“催妆”那天午饭以后,习惯是女家的嫁妆过到男方,不能看见男方的面条。因为这天是喜事,所以吃捞面,男方必须提前吃面,收拾停当,以便迎接嫁妆到来。过嫁妆时,女方还必须邀请“大宾”护送,以示郑重。但是如此贵重的妆奁奁目和大小箱匣的钥匙等,必须由茶房拿着,到了男家,即由茶房将钥匙交给男方的家长或主事人。(www.xing528.com)

因为经济条件不同,陪送的嫁妆多少是不一样的,但最特别的是无论如何都要陪一个桶子。旧社会,最贫穷的家,陪送闺女也要买一个桶子和一个锡灯,当然质量有好坏。衣服不过有几件单裤褂。随手应用的东西只不过有毛巾、手绢、香皂、漱口盂、洗脸盆、洗脚盆和简单的胭脂粉等,勉强敷衍而已。

旧时女子结婚的陪嫁喜桶

在天津有专门制售为陪送闺女用的马桶。过嫁妆时,要在这个桶子里面放上一朵大红绒花、“福喜字”点心和红冰糖,外面用大红布把桶子包起来。还要找一个漂亮干净的小男孩背着,名叫“背桶子的”。临去的时候,是请“全人”递给这个背桶子的小孩,让他背上。到了男方,有“全人”准备着接桶子,还得把这个桶子放在炕梢上,即炕里边靠烟筒根的地方。

在富裕的女家,陪送的嫁妆除了成抬的嫁妆之外,还有八对或十六对条盒,条盒上摆的是各色各样的珠翠首饰以及大衣、斗篷和皮衣等出色的贵重东西。

在“催妆”这一天,女家忙着过嫁妆,男家忙着迎接嫁妆,双方全是喜气洋洋地热情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朋。男方到了晚上,把屋内外一切的灯全点上,从摆在院内的高照到花轿上的四角和顶灯,一律点燃起来。吹鼓手吹起鹤龄鼓乐,配合着穿装打扮好的童子围着花轿转,随转随唱,名叫“童子转轿”。到夜间吹鼓手们还要坐吹大乐和十番,一直吹到五更天明。夜间主家要单另给吹鼓手们准备夜宵,不外是烧饼、果子、面汤。因此,多年以来在天津这个地方还留下一句俗语:“吹鼓手喝面汤——心里有准啦。”

这样热闹了一夜,转天早晨,要按事先由星命家选择好了的时辰起轿,到女家迎娶新娘,准什么时辰娶回来进门,这是不可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