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大学校舍规划及实施情况概述(1922~1966)

云南大学校舍规划及实施情况概述(1922~1966)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之9月,云大医学院继工学院之后已独立建院,因此学校再度对校舍的发展进行了规划。11月,制定了《云南大学校舍现有情况及发展规划》。《规划》系根据高教育部同年颁发的关于高校用地标准的通知,以及云大最大发展规模为拥有6000学生而制定。这一规划曾分别呈报省、市有关部门,但因其问题本身的错综复杂及后来形势的发展变化,时至今日,规划的绝大部分均未实现,学校不得不另谋发展。

云南大学校舍规划及实施情况概述(1922~1966)

1954年和1956年,云大工学院和医学院相继脱离大学独立建院。据此,学校曾对校舍作了两次规划。

1.1954年规划

1954年9月,云大工学院独立,而在云大以北的莲花池西及大、小连山一带另建昆明工学院。于是,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和昆明工学院三校校址遂成鼎足之势。为谋各校之发展,当年省领导曾与三校院领导就各校校舍的问题作过商讨。不久,高教育部费副部长视察云大时,也与省领导就云大和昆明工学院之间的校址问题交谈过,结果达成“五四年协议”:工学院以北的军区步兵学校迁往他处,工学院则迁至步校,而将军用公路(即今穿过工学院内的公路)以南地区(即今工学院之本部)划归云大。后因步校未能及时迁走,致使协议迟迟未予实现。

1956年初,步校决定迁走,由此三校校舍问题再度提上日程。省人委召集三校和建设局领导会议,除了初步议定将文林街师院附小及幼儿园一片划归云大外,其余均无结果。5月,云大报告省人委文教办,提出两个方案:第一,将附小、幼儿园一片划归云大,所需迁移民房和房屋交换问题,分别由市人委和省文教委负责解决;第二,鉴于第一方案需迁约600户居民,耗资约72万元,较难解决,又师院已征得地坛寺一片,其校舍已定,无须再向马路以南发展,因此建议将文林街地藏寺巷以东和原农林所以南之城墙、城壕划归云大。对此,省政府请云大与师院领导协商后,“初步议定”将天君殿巷以东作为云大发展的一部分。9月下旬,学校先后致函和报告市政建委、高教育部,再次提出三校校址问题,结果除将原农林所以南城墙、城壕划归云大,以建盖职工宿舍外,其余均不得要领。(www.xing528.com)

2.1956年规划

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尤其9月,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讨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草案,国家即将兴起经济建设的新高潮,相应地也将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加之9月,云大医学院继工学院之后已独立建院,因此学校再度对校舍的发展进行了规划。11月,制定了《云南大学校舍现有情况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系根据高教育部同年颁发的关于高校用地标准的通知,以及云大最大发展规模为拥有6000学生而制定。《规划》包括两大内容,即校舍土地面积和房屋建筑面积。关于前者,按6000学生中理科生占3/4,即4500人,每生教学用地应为35平方公尺,文科生占四分之一,即1500人,每生应为28平方公尺,另加理、文科生每生生活用地应为26平方公尺,则总共应为355500平方公尺,约合533亩。而当时实有土地面积,包括校本部154050平方公尺,运动场35666平方公尺,新宿舍及速中(今三十中)50752平方公尺,实验农场35351平方公尺,原农新村旧宿舍28051平方公尺,校外所购宿舍10571平方公尺,作物实验场39600平方公尺,共有343470平方公尺,尚缺12030平方公尺。关于后者,理科每生教学用房应为14平方公尺,文科每生应为8平方公尺,另加理、文科生每生生活用房应为16.5平方公尺,则总共应为174000平方公尺,尚缺96580平方公尺。

据此,《规划》提出三个调整方案:第一方案:分别调入运动场周围土地31677平方公尺,青云路18000平方公尺,军区速中5000平方公尺,共计54677平方公尺;分别调出因扩街所用的运动场周围9000平方公尺、环城北路民族学院至师院南沿10000平方公尺、民院至师院东北沿5000平方公尺、青云街东口至天君殿巷5000平方公尺,加上作物试院场因种水稻而难以使用的39600平方公尺,总计68600平方公尺,这样调入者少,调出者多,加上原来所缺,共缺25935平方公尺。此方案有两个难题:一是青云街居民约五、六百户,多系小摊小贩,其迁移费、房屋建筑赔偿费、就业安置费等约需百万余元,为数较巨;二是军区房屋赔偿问题,或可以其前所借用学校北郊龙头村、西郊鱼街子原附中校舍无偿抵换,或按现有房屋估价后照价赔偿,使其择地另建,但原借附中校舍问题应一并解决。第二方案:青云路靠街居民可不迁移,而是沿街向北深入15~20米划起,将其并归学校,这样可免其迁移、安置等难题。而天君殿巷内200余户居民,因其多系棚户,可随城市规划一起由市人委统一迁移、安置。但军区用房(原云瑞中学,今成都军区后勤部驻昆办事处招待所)仍需调入。第三方案:此方案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为节约。若军区用房不能调入,青云路居民也不能迁让,则应重新调入学校的即有:第一方案应调入的25953平方公尺,补抵青云路的18000平方公尺,加上军区速中的5000平方公尺,共计48953平方公尺,唯有另行择地解决。这一规划曾分别呈报省、市有关部门,但因其问题本身的错综复杂及后来形势的发展变化,时至今日,规划的绝大部分均未实现,学校不得不另谋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