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研究:个体、制度、历史

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研究:个体、制度、历史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到中年最大的转变之一就是从被指导的位置一跃成为指导者的角色。研究生指导是刚进入职业中期教师面临的一项新任务,A-MATH2觉得自己“有点赶鸭子上架子的感觉”。副教授只能说明你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但是具体要不要带以及怎么带都是问题,但学校觉得好像评上副教授之后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导师,谁知道怎么带研究生啊,以前也没有学过,有点赶鸭子上架子的感觉。评上副教授之后工作上主要的变化就是要开始指导研究生了。

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研究:个体、制度、历史

人到中年最大的转变之一就是从被指导的位置一跃成为指导者的角色。[40]而这一点在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研究生指导是刚进入职业中期教师面临的一项新任务,A-MATH2觉得自己“有点赶鸭子上架子的感觉”。A-EDU1老师也表示自己基本上是照搬了自己博士导师指导自己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但问题是不少教师自己就未曾获得过规范化的指导。A-MATH3老师说自己博士期间是“放养式的管理”,自己也不清楚该如何指导学生。

副教授只能说明你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但是具体要不要带以及怎么带都是问题,但学校觉得好像评上副教授之后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导师,谁知道怎么带研究生啊,以前也没有学过,有点赶鸭子上架子的感觉。(A-MATH2,男,理科)

评上副教授之后工作上主要的变化就是要开始指导研究生了。讲师的时候不带研究生,副教授就要带硕士生。带学生就要想给他们怎么找题目,教他们怎么做科研。一开始带的时候也是挺惶恐的,就觉得要给他们找什么样的题目,既要让他们能做出来,又要有一定创新,不能一眼就看穿能怎么做,不然给他们做也没有意义。但如果太难,他们又不会做。(A-MATH1,女,理科)

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与科研活动的开展方式有关。在现行的体制下,一般来说文科等以单打独干方式进行的学科要等到评上副教授职称才可以参与指导研究生活动等,而对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的理工科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微电子专业的C-ELEC2老师就没有感觉到工作内容上有大的改变,因为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传帮带”的工作模式。但即便如此,工科A-ELEC1老师也觉得这种变化让自己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自己的科研工作”。(www.xing528.com)

工作内容没有什么改变,国内的体系就是这样的,从参加工作以来(讲师)就开始带学生,只不过以前是协助PI带学生,现在是自己带学生,但本质上工作内容是一样的。讲师的时候就有比较多论文基金评审的机会,PI没有时间就丢给我们帮忙做。(CELEC2,男,工科)

到了副教授就要带学生,带学生的过程中你要安排具体的工作,项目的实施。这时候会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项目怎样组织、实施或安排。除了自己做之外,还要想怎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保质保量地让他们能够完成毕业的设计,所以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整体地去看待自己的科研工作。(A-ELEC1,女,工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