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始建筑的萌芽与发端:中国建筑传统艺术风格与地域文化资源研究

原始建筑的萌芽与发端:中国建筑传统艺术风格与地域文化资源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流域黄土地带的穴居及其以后的发展是中国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主要渊源。圆形房屋一般是建造在地面上的形式,四壁是用编织的方法以排列较密的细枝条加以若干木桩间隔排列而构成的,有两坡式的屋顶。这种建造于地面的建筑不仅提高了住房的舒适度,而且也扩大了住房的内部空间。原始的巢居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鸟巢,因为它只是在树的枝杈间用枝干等材料构成一个窝。由于私有制的建立和权力的集中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时有发生。

原始建筑的萌芽与发端:中国建筑传统艺术风格与地域文化资源研究

原始的建筑的形式其实就是洞穴,通过洞穴中的岩画、灰烬以及农作物可以推断出古人的起居就是在洞穴里完成的。我国的穴居地点主要集中在浙江、贵州、北京、江西、江苏、广东等地。随后发展成半穴居建筑,最后发展成地面建筑。

黄河流域黄土地带的穴居及其以后的发展是中国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主要渊源。穴居的发展大致分以下几个环节:原始横穴居—深袋穴居—袋形半穴居—直壁半穴居—地面建筑。这个过程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完成。原始的穴居是对自然穴居的简单模仿,就是在黄土的崖壁上挖出横穴。由于这种方式最易于操作且经济实用,所以许多早期的穴居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掉了,但横穴却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保留了下来,这种横穴的现代形式就是窑洞

在穴内部有洞痕,可用来放置梯架一类的木支柱,再在穴顶部覆以树叶、草类以避风雨。由于横穴居受地形的限制,在没有垂直天然崖壁的地方就无法开挖,加上横穴上部的黄土假如没有一定厚度穴顶就容易塌落,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演变,深袋穴居出现了。这种深袋穴居是在地面上开一小口,垂直下挖超过一人高度,并扩大内部空间,从穴底和穴壁设支柱和登梯的梯架,顶部斜架橡木,再以树叶和茅草土封住。因整个穴形呈袋状而以此得名。此后经过不断实践,人们为了更好地防风防雨和出入的方便,穴口顶部便发展成了扎结成型的活动顶盖,由于这种顶盖要经常移动还是很不方便,在长期的使用和摸索中,搭建在穴口上的固定顶盖出现了。从地面上看,这种固定顶盖就像是一个个的小窝棚。

在概述中已经提及穴居形式紧随以后的发展形式就是半穴居,这是文明发展进程带来的结果。但是在商、周遗迹中依然有这两种建筑形式,这其实不是历史的倒退,很有可能是阶级对立所引起的结果。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随着棚架制作技术的提高,当人们制作出又大又稳定的顶盖的时候,竖穴的深度也随之变浅了。以前的袋形穴就用于储藏了,这时的人们开始进入直壁半穴居期。这种形式的住所不仅出入方便而且利于通风和防潮。这样,建筑就开始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过渡。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位于黄河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达到全盛期。

从被发现的半坡大型氏族聚落来看,半坡建筑的发展大致可表述为:从半穴居形式到地面形式,再到地面建筑内部按功能分隔空间形式这样三个阶段。半坡遗址整个聚落的特点是,分居住、陶窑和墓葬三区。半地下和初级的地面房屋环立在位于部落中心的广场周围,面向广场有半穴居的大房子,估计是氏族聚会的场所,整个聚落的周围还有壕沟以备防御之用。

半坡村的房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的多为半穴居形式,通常是在地面上挖出50—100 厘米深的凹坑,四壁或排列木桩或用泥墙构成,住房内部竖四根木柱以支撑屋顶,并且有了区隔单独空间的格局。这是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的布局。圆形房屋一般是建造在地面上的形式,四壁是用编织的方法以排列较密的细枝条加以若干木桩间隔排列而构成的,有两坡式的屋顶。这种用柱网组成房子的模式已经显现出了“间”的雏形。这种建造于地面的建筑不仅提高了住房的舒适度,而且也扩大了住房的内部空间。此外由于木材的使用也促进了人们对木构架的认识以及相关技术和经验的增长,也为以后土木混合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江流域水网地带的巢居及其发展是中国干阑式木结构和穿斗式木结构的主要渊源。大约7000 年前,该地区为沼泽地带,气候温暖而湿润,巢居就以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这类地区的主要建筑:巢居大致可分为单树巢、多树巢和干阑建筑三个发展阶段。

1.巢居的记载(www.xing528.com)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有人推测,巢居也可能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原始的巢居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鸟巢,因为它只是在树的枝杈间用枝干等材料构成一个窝。再向后发展,产生了用枝干相交构成的顶篷。为了有更宽阔和平整的居所,人们开始在几棵相邻的树木之间制造居所。但是,寻找地点适宜、相邻几棵树木距离又理想的自然条件的确不易,随着人口的增加,再单纯依靠树木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工栽立桩柱,其上建房的形式就诞生了。由于这种方式对木构架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木构件由原始形态发展到了人工制作阶段。现在发现的那个时期的木构件已经有了各种榫卯结构,一些地板还有了用于拼接的企口。以浙江余姚市的河姆渡母系氏族聚落为代表,它遗留了大量的干阑长屋木构,这些木构和各种榫卯表明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2.干阑式建筑的形成

所谓干阑式建筑就是在地面打入较密的桩子作为地基,再在上面建筑房屋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在我国现在的西南和东南地区仍被采用。这种结构再向前发展,一种情况是,下部的空间被扩大,逐渐人们在二层以上居住,防止野兽的侵袭,这就形成现在的干阑式住宅。但是底层的木柱不再埋入地下,而是直接竖立在地面上。另外,所有的干阑式住宅都在室内保持火塘这样一种兼饮食兼崇拜的设置。另一种情况是,人们逐渐到地面层来生活,但房屋的木构形式为一柱承一檫,这样就发展成了穿斗式房屋。

远古时代的人由于生产和生活限制,都采用群居的生活方式。这就产生了多座建筑组合而成的聚落。这些聚落不是随便形成的,在建造之前对于聚落的选址、布置、分区和防御性都做了规划,这在母系社会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得到了验证。这些聚落就成了后来城市的雏形。我国最早出现可称之为城的时期是在父系氏族社会的中后期,那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聚落的密度和区域面积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居住建筑方面,与母系社会时期的房屋相比,在房屋的用料、结构、室内布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室内已经多用白灰面的墙面,且有以泥墙为隔的小房间,房内有火塘和灶,房屋面积也有所减小,人们多以小家庭形式居住在一起。再由若干小家庭形成部落。由于私有制的建立和权力的集中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时有发生。出于安全的需要,人们开始在聚居地的周围筑城,原始的城市由此而出现了。

原始城市从分布上来看,表现为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对集中。这些城市的组合形式要么是联合型的,要么是主从型的。因此就造就了古城规模的大小不一。因位置的不同,古城的平面形式也有很大差别,有矩形、圆形、梯形等多种形状。总的来说,它们都能因地制宜,建造出适合当地的城市。这种因地而异的造城方法一直沿袭了下来,成为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特色之一。

随着近年考古工作的进展,祭坛和神庙这两种祭祀建筑也在各地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中被发现。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也逐步孕育萌生。从全国各地原始社会遗址可以看出,许多聚落在居住区的周围都环以壕沟,以提高防卫能力。到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已较普遍,把挖壕沟与筑城墙结合起来,构成壕与城的双重防御结构,显然比单有壕沟进了一步。这种有城墙的聚落规模也日益扩大,如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