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建筑传统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尝试

中国建筑传统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尝试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珍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地域建筑文化与城市设计理论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一方面要追根溯源,寻其根本;另一方面要广采博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他认为硬传统是外在的、实体的,如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等。只有这样,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才能从一种地域文化转换生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传统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尝试

世界建筑发展至今,已进入一个缤纷灿烂的多元化时代,现代技术文明赋予了建筑创作以广阔的天地。然而,与此同时,建筑界开始重新审视建筑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地域性的特殊内涵。中国现代建筑文化起步的时期,是中与西、新与旧、成功与失败、革新与保守交融的时期,充满着传统与革新、碰撞与融合、理论的困惑与矛盾。我们珍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地域建筑文化与城市设计理论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离散与地域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建筑群体或个体、建筑空间方面的反映。而地域性文化由内核文化和外缘文化组成。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递能力,当我们超越某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我国农耕文化经过五千年历史的积淀,表现出巨大的独立性、纯正性和遗传性。以天人合一为内核的中华文化,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在建筑上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对情的理解和对心的倾诉。建筑服从于整体,追求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统一。地域性文化,或靠内核的聚变裂变所产生巨大能量推动自身的更新进化,或靠外缘文化的碰撞、交融、渗透、转化。

对建筑界而言,顺应文化多元化发展大趋势,吸收、包容外来文化的精华,融汇于外缘,转化进内核,将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生命力的新建筑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国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接纳外来文化的新技术文明、新文化理念转为外缘,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创造,使之融化为中国文化内核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政府有关部门和设计师必须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经典建筑终究以其完美的形象、合理的功能显示出它的魅力,获得人们的嘉誉,永存人间。它涉及一系列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环境意识、基础理论、总体观念、技术成就、实践体验等等。把握这些,方能使建筑创作具有深刻的意境、时代的心声、文化的品位、文脉的承传、技术的含量、形象的新颖,使之成为完美的佳作。具有广博的知识、时代的信息、系统的理论、深刻的哲理,方能有所突破。

吴良镛先生说,重要的是中国哲语概括的“一法得道,变法万千”:设计的基本哲理(“道”)是共通的,形式的变化(“法”)是无穷的。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一方面要追根溯源,寻其根本;另一方面要广采博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宜从关系建筑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例如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方法论等,分别探讨,再融为一体;以此为出发点,运用系统思想,整合现代理论,探索广义建筑学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宜着眼于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有意识地探索现代建筑的科学时空观,包括建筑的人文时空观、建筑的地理时空观、建筑的技术经济时空观、建筑的文化时空观、建筑的艺术时空观,发挥建筑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建设好地域性建筑,发扬文化自尊,丰富文化内涵,创造美好宜人的生活环境。

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立足于传统建筑文化类型的比较分析,力图从组合成各类建筑形式的语汇和符号中,把握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的民族根、地域魂,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和设计师提供一份总结历史遗产、启迪灵感,迈向新世纪新建筑的思维导图。

(二)国内外建筑学关注的新领域(www.xing528.com)

在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中,最初的学者多注意单体建筑风格方面的研究。从斯其摩苏开始以韵律与空间来解释建筑。穆德休斯把建筑的功能、理性与实用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沃尔林戈是从人们的心理现象来解释建筑,强调人的主观感觉与建筑外在的形式的统一,对建筑审美中的“移情作用”做了分析。莱萨比认为,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主要还是以适合于人的需求而发展的,与人们有关外部世界的结构构成的思想发展密不可分,开始研究建筑中隐含的象征意义。

西方建筑史学家把关注的对象,从建筑本身,移向建筑所产生的社会,移向由不同建筑所依托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建筑产生的影响。从古典建筑对艺术与情感地注重,到现代建筑对科学和理性的张扬,再到后现代建筑对多元化的强调和向传统的回归,西方现代建筑在走着一条“之”字形的发展道路。每一次的否定和扬弃,都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建筑审美观的开始。伴随着审美观念的转型,西方建筑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地引导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走向新的未知领域

20 世纪30 年代末,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促成了中国新建筑体系的产生,使“中国建筑由以传统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的旧建筑体系直接转化为具备近代建筑类型、近代建筑功能、近代建筑技术、近代建筑形式的新建筑体系”。

对于中国建筑的传统,侯幼彬先生在其《建筑美学》中曾划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两种形式。他认为硬传统是外在的、实体的,如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等。软传统是内在的、抽象的,但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真正的民族传统,绝不仅指通过建筑物质载体所体现出来的具体形态特征,更多的是指它的文化内涵,即隐藏在建筑形式背后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哲学意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等。只有从深层来理解民族传统,才能抓住民族传统的真正内核,继承传统也并不是给现代建筑披上传统建筑形式的外衣,而是要继承传统建筑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识、设计观念、哲学蕴涵等。但在传统的继承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侧重在对硬传统的沿袭上,而忽视了软传统。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要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必须大胆创新,赋予建筑新的形式。用现代技术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内涵。正如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抽象继承”命题,把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审美观念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而对传统建筑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则可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赋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只有这样,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才能从一种地域文化转换生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建筑文化。

布罗德·彭特主要研究建筑设计方法,提出建筑含义有四种深层结构:①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②建筑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③建筑是文化的象征。④建筑是资源的消费者。他提出四种设计转换途径:①实用型设计,对使用材料进行反复试验,直到出现一种符合设计者目的的形式。②类型设计,按照群众心目中共有的固定形象设计。③类比设计,通过视觉类比引出方案。④几何型设计,根据设计网格、轴线以及抽象比例体系进行设计。

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风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家建筑师力图寻找震撼人心的时代符号和语汇,开发商极力搜寻吸引客户眼球、刺激买家神经的广告创意,大家都在想:顾客到底需要什么?

说到建筑如何体现追求“永恒感”“超越时代”“象征”和“想象力”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也许很玄妙,不好把握,特别是伴随着人与自然分裂的逐步加深而导致的生态的恶化,伴随着自我感悟,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分裂的逐步加深而导致的焦虑,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而现实世界越发难以满足而导致的空虚,人们努力寻找“归宿”,探寻本源,哲学式地思考着终极关怀。然而,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从研究传统建筑如何体现身心和谐的精神美入手,分析传统建筑文化用哪些语汇和符号来表达信仰追求,也许就能把握怎样表现永恒、超越时代的想象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