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建筑20讲:北京民族饭店的创世之旅

装配式建筑20讲:北京民族饭店的创世之旅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饭店于1959年建成,是我国第一座高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筑。图3-4 经过改造后还在使用的民族饭店图3-5 两层预制框架在施工图3-6 外柱和梁连接节点图3-7 梁柱节点细部民族饭店显露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相比的多项优点:图3-8 新民族饭店外景工期短:全部构件用7台塔式起重机36个工作日完成吊装,平均三天半安装一层,保证了十个月交付使用的进度目标。

装配式建筑20讲:北京民族饭店的创世之旅

民族饭店于1959年建成,是我国第一座高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筑

张镈先生在1984年的《建筑学报》第九期《回顾与前瞻——国庆随想》一文中回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通过吃堑长智,在大型宾馆向现代化发展上已迈出一步,跻于先进之林。结构、施工釆取全装配体系,也迈开了新步。”民族饭店由于要满足首都接待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功能,工期倒排,边设计边施工,施工与设计密切协作,采用装配式框架结构,短短十个月就完成了工程,如图3-1、图3-2所示。

为了简化构造及利于抗震要求,基础、地下室、一层及部分二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看来当时的抗震设计和当前JGJ 12014规范中“底部加强区”的规定很相近)。标准层(3~10层)都采用了装配式结构,装配化程度达到60.47%。所有装配的构件都是在预制厂制作完成。(很遗憾,笔者尚未考证出其预制方法),如图3-3、图3-4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1-28.jpg

图3-1 民族饭店建成时旧景

978-7-111-60235-4-Part01-29.jpg

图3-2 民族饭店建成时入口细部

978-7-111-60235-4-Part01-30.jpg

图3-3 结构平面图(斜虚线表示现浇部分)

节点连接采用全干式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外柱2层一根,整间密肋大楼板,接头焊接,从当时工地的照片以及图纸资料可以看出是在预制柱与梁的节口部位预埋了型钢作为结构传力构造节点。在建国初期就有这种“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干法连接的装配式建筑,说明当年新中国建筑一起步就已经具备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如图3-5~图3-8所示。

978-7-111-60235-4-Part01-31.jpg

图3-4 经过改造后还在使用的民族饭店

978-7-111-60235-4-Part01-32.jpg

图3-5 两层预制框架在施工

978-7-111-60235-4-Part01-33.jpg(www.xing528.com)

图3-6 外柱和梁连接节点

978-7-111-60235-4-Part01-34.jpg

图3-7 梁柱节点细部

民族饭店显露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相比的多项优点:

978-7-111-60235-4-Part01-35.jpg

图3-8 新民族饭店外景

(1)工期短:全部构件用7台塔式起重机36个工作日完成吊装,平均三天半安装一层,保证了十个月交付使用的进度目标。

(2)质量高:民族饭店至今已经建成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按照目前的平均建筑寿命是应该“寿终正寝,拆除重建”的建筑,其中经历过唐山地震波及的“中震”以及本地的几次“小震”。2006年进行过一次改造工程,迄今使用状况良好,并获评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3)节约劳动力: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没有“农民工”,建筑工人是“国家的主人”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装配式建筑对劳动力的节约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工期缩短和节省了劳动工时,二是通过工厂预制减少了现场人工。

(4)节约木材模板,20世纪50年代还没有胶合板,也没有现场钢模或铝模,现浇混凝土主要是用天然的木板来加工制作,工厂化预制减少了现场支模,也节约了支模所用的模板。

(5)节约建设用地,项目建设用地南临长安大街,北侧与老北京的居民区隔一条小路相望,由于主要结构构件在工厂生产,现场取消了钢筋加工及堆放、模板加工及堆放、水泥、砂石存放及混凝土搅拌等需要的场地,使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6)污染少,木模、散装水泥、砂石、钢筋加工等高污染环节从现场搬到工厂,必然会保证现场的环境远离污染。

该工程也有一些教训:首先是构件规格类型多,据统计有836种(6915件),给制作、储藏、运输和安装都带来不少困难;其次是建筑装修和设备未能相应地配合;还有当时采用了型钢节点,用钢量大,造价高。但从节省时间和长寿命使用的角度,该建筑的经济性还是不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