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毅传》与龙的故事在宁夏艺术史中的流传

《柳毅传》与龙的故事在宁夏艺术史中的流传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毅传》的原型很可能来自泾河流域的民间社会,至今有关龙的故事在甘宁地区的民间都有流传。当地人对《柳毅传》都很熟悉,他们把老龙潭一直视为《柳毅传》中的一个地域性符号和该故事得以传承至今的文化基础。唐传奇《柳毅传》在宁夏地区的流传得益于当地的泾河与老龙潭。《柳毅传》与流传在宁夏地区的龙女故事都将上天的垂怜送给了这些失意之人和孤苦之人,以此慰藉他们的心灵,从而获取一种新的社会平衡。

《柳毅传》与龙的故事在宁夏艺术史中的流传

柳毅传》出自唐人陈翰所编《异闻集》,由李朝威撰写。讲述的是洞庭龙君的女儿远嫁给泾川龙君的次子,备受丈夫虐待,被迫牧羊。一天书生柳毅路遇龙女,慨然为龙女传书报信,使之与家人团聚。为感谢柳毅大恩,龙王想将女儿嫁与柳毅,但柳毅拒绝了婚事。后来柳毅先后娶了两位夫人,她们都不幸死去。后柳毅娶龙女为妻,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传奇小说是唐时文人参与创作的一种文学题材。其中有些传奇小说是由民间流传的一些神怪故事改写的,还有的是文人根据来自西域、印度等外来文化虚构、想象进行创作的。《柳毅传》的原型很可能来自泾河流域的民间社会,至今有关龙的故事在甘宁地区的民间都有流传。宁夏泾源县在泾河源老龙潭修建了“龙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与龙有关的器物,同时在博物馆的广场上还矗立着龙女牧羊和再嫁柳毅的雕像。当地人对《柳毅传》都很熟悉,他们把老龙潭一直视为《柳毅传》中的一个地域性符号和该故事得以传承至今的文化基础。

唐传奇《柳毅传》在宁夏地区的流传得益于当地的泾河与老龙潭。这两个地域性符号被当地人反复强化,也由此激发了当地民众对这一故事的想象与发挥,并创作出许多与《柳毅传》主题相似的龙女报恩型故事。现今宁夏民间流传的《柳毅传书》《饭饱生余事,饥寒落安然》《曼苏尔》等故事都深受《柳毅传》的影响,并基本延续了《柳毅传》报恩的主题。小说中龙女牧羊、龙王救出龙女、龙女与柳毅结婚等或多或少都能在龙女故事中寻找到相应的母题。而龙女故事中的牧羊、蛇斗、花或其他物、难题等母题,表面上看似脱离了《柳毅传》,但实际上还是《柳毅传》母题的变异性的母题。(www.xing528.com)

而且现今在宁夏民间流传的龙女报恩故事中,从不说明故事主人公的身份,“蛇斗”发生的场域必须在野外。因为蛇斗母题所暗示的蛇或长虫实际上就是龙的变体,龙只能出现在荒郊野外。它与牧羊人的不期而遇,说明牧羊人与龙女之间的婚姻是一种宿命。所以,柳毅初娶张氏,不久逝去,再娶韩氏,又亡,后娶卢氏。卢氏乃泾河牧羊的龙女,柳毅感叹“似有命者”,这就是一种宿命。在宁夏地区,龙女报恩型故事中牧羊母题是标识龙女的身份,而《柳毅传》中牧羊女不是说明龙女身份的,而是用来掩饰龙女身份的。龙女以掩饰的身份与人类偶遇说明:异类婚配绝非世间的常态,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在唐宋时期的小说,乃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都将这一偶遇与落第的书生或将要应试的书生联系在一起。而在民间,它又会与孤儿或饱受继母虐待的孤苦男子联系在一起。所以,无论是乡村社会,还是与之相对应的都市社会,人们都期许能够获得上天的垂怜。《柳毅传》与流传在宁夏地区的龙女故事都将上天的垂怜送给了这些失意之人和孤苦之人,以此慰藉他们的心灵,从而获取一种新的社会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