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难民城市救济:每天9个中心领取1磅大米

上海难民城市救济:每天9个中心领取1磅大米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难民们仍然希望法租界能伸出救援之手。城隍庙成了赈济米发放中心之一,这样的中心共有9个,每天向6万难民发放大米,每人每天可以领到约1磅口粮。安全区还实行票证制度,贫困的难民每人可领取一份口粮。每天由每户难民的户主带着票证到城隍庙去领粮,难民排着长队绕着寺庙转圈,队伍足有百米长。到了后期,监委会向难民发放的赈济粮主要是大米,而这些可怜的人接受的也只有这一种食品。

上海难民城市救济:每天9个中心领取1磅大米

困扰着监委会的还有食宿等生计问题。在日军接管安全区前夕,日本方面已开始限制从法租界运粮至区内,所以只有极少量粮食流入。有几个中国慈善组织发起赈济活动,以募集基金为安全区里的人们采购粮食,他们中的一些人每天向区内提供约4万只面包馒头,权充难民们的救命粮。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难民们仍然希望法租界能伸出救援之手。

在日军形式上接管安全区初期,虽然每位难民一天可以领到足量的面包与馒头,但大米无处可觅,茶水也限量供应,少得可怜。缺水已成为安全区的棘手问题。战争期间因供水主渠道阻断,用水不得不取之于民国路上法租界一侧的消防龙头。难民们川流不息地穿过马路,以获取这唯一水源,导致纷争迭起,最后水龙头全部被迁至安全区一侧,才算解决问题。苦力们将水装进煤油罐里,运至老城厢内出售,而那些赤贫者依然无钱买水。好在自来水厂已经修复,不日起就可向南市恢复供水。

在南市的学校、吃食店及寺庙里还设了些较大规模的难民营,最著名的首推城隍庙了。在安全区刚开放的几天里,庙里挤满了逃离战争威胁的人们。城隍庙成了赈济米发放中心之一,这样的中心共有9个,每天向6万难民发放大米,每人每天可以领到约1磅口粮。安全区还实行票证制度,贫困的难民每人可领取一份口粮。每天由每户难民的户主带着票证到城隍庙去领粮,难民排着长队绕着寺庙转圈,队伍足有百米长。(www.xing528.com)

桌子后面坐着由难民充任的分发员,票证被盖戳、签注,大米从一袋袋米包中舀出,再盛入难民们的米袋。监委会成员则站在一旁监督,偶尔他也会将手伸进难民的米袋里拨弄一番,检查一下米商送来的米是否足量,质量是否合格,因为这些米商作假的手段很黑。到了后期,监委会向难民发放的赈济粮主要是大米,而这些可怜的人接受的也只有这一种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