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虞:下派干部揭秘!

刘虞:下派干部揭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回到幽州,就有让他更烦心的事,刘虞这个朝廷“下派干部”处处跟自己作对。刘虞依靠怀柔手段和个人的威望让北部少数部族纷纷归附,朝廷表彰刘虞的功绩,先后拜他为太尉,还封了襄贲侯。由师长提拔为军长,公孙瓒虽然还远没有刘虞地位高,但也算是朝廷直接管的干部了。在公孙瓒看来,董卓掌权后,自己的地位在上升,对手刘虞的地位实际上下降了,他现在可以公开抗衡刘虞。天下大乱后,这一部分补贴就没了,只能靠幽州自己解决。

刘虞:下派干部揭秘!

公孙瓒白忙活一场,什么都没捞着。

一回到幽州,就有让他更烦心的事,刘虞这个朝廷“下派干部”处处跟自己作对。

当初刺史改州牧,刘虞是朝廷首批任命的三位州牧之一,公孙瓒只是个师长(中郎将),自然归刘虞节制。刘虞依靠怀柔手段和个人的威望让北部少数部族纷纷归附,朝廷表彰刘虞的功绩,先后拜他为太尉,还封了襄贲侯。

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局势逐渐平和,刘虞上疏朝廷提出了一个让公孙瓒郁闷不已的建议——裁撤军队。朝廷当然只在乎事情办得怎么样,同样的效果少花钱那是最好不过了。朝廷批准了刘虞的建议。

这样一来,公孙瓒好不容易积攒来的人马被撤得只剩下了一万来人,朝廷同时命令公孙瓒把指挥部设在右北平郡(虞上罢诸屯兵,但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

公孙瓒对刘虞的意见更大了,这个老头看起来慈眉善目,但手段挺黑,所谓裁军其实是冲着自己来的,目的是削弱自己的势力,还把自己赶到右北平郡,给他站岗放哨。

但慑于刘虞的巨大威望和朝廷的强力支持,公孙瓒不得不忍气吞声,去了右北平郡。

就在公孙瓒唉声叹气的时候,他的机会来了。

董卓虽然控制了朝廷,发号施令,说一不二,但面对各地风起云涌反对他的势力,董卓心里也没底,除了组织力量与关东联军交战,对没有参加关东联军或者没有公开表态的其他地方势力,他都想方设法予以拉拢。

董卓为拉拢刘虞,先给大司马,又给太傅,都属于史无前例的大帽子,目的就是想牢牢拉住刘虞,不让他跟袁绍那些人搅到一起。

幽州的事董卓也很清楚,所以他一边不断抬高刘虞,另一边也拉着公孙瓒,在任命刘虞为大司马的同时,升公孙瓒为军长(奋武将军),封蓟侯。

奋武将军看来是个很受欢迎的头衔,袁绍先给了曹操,后给了韩馥,如果追根溯源,只有公孙瓒的才是正宗。(www.xing528.com)

由师长提拔为军长,公孙瓒虽然还远没有刘虞地位高,但也算是朝廷直接管的干部了。朝廷虽然姓刘,说了算的却姓董。在公孙瓒看来,董卓掌权后,自己的地位在上升,对手刘虞的地位实际上下降了,他现在可以公开抗衡刘虞。

公孙瓒迅速扩充人马,打着讨伐黄巾军的名义四处行动,不再局限于右北平郡。在与青州刺史部黄巾军余部的东光之战中,公孙瓒一次就投入兵力两万人以上,可见实力增长很快。

对于幽州的这种情况,不少人都看得很明白。田畴当初奉命赴长安,临行前曾和刘虞有过一次秘密谈话。

田畴对刘虞说:“现在天子幼弱,奸臣擅命,而幽州又有公孙瓒为心腹之患,如果不早点儿收拾他,以后肯定会后悔。”

对田畴的建议,刘虞没有接受。

刘虞把精力还是用在了地方的治理上,过去因为幽州地处偏远,财政入不敷出,朝廷每年都要从青州、冀州的赋税里拨出2亿钱补贴给幽州。天下大乱后,这一部分补贴就没了,只能靠幽州自己解决。

刘虞推行宽大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开放和北方少数部族的贸易,开发渔阳一带丰富的盐铁资源,使幽州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粮食也不断取得丰收,谷物1石只需要30钱,对比一下凉州军撤出洛阳前每石粮食数万钱的价格,简直有天地之别。青州、徐州不少百姓为躲避兵乱都跑到幽州来避难,仅这部分人口就多达百万。

刘虞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除对朝廷忠贞不贰,他的个人品德也十分高尚,位至上公的他平时生活十分节俭,只穿破衣草鞋,每顿饭不超过两个肉菜(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这让身边的人看了都很感动。

如果是治世,刘虞就是臣子们的楷模,但现在是乱世。

乱世里强者为王,是公孙瓒的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