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皇武则天的政绩让男性皇帝汗颜

女皇武则天的政绩让男性皇帝汗颜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的我们,来看一代女皇武则天,至少会发现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武则天的心目中,酷吏可以为害,可以作恶,但底线是不能影响政局,不能伤害真正为朝廷做事的栋梁。除了以上两个污点之外,鲜为人知的是,武则天在当皇帝期间,颇有作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显赫政绩,而且其政绩可能还要让史上大多数的男性皇帝同行汗颜。关于武则天的政绩,公认的是八个字:“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女皇武则天的政绩让男性皇帝汗颜

今天的我们,来看一代女皇武则天,至少会发现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有趣现象之一:关于名字,“武则天”三个字今天家喻户晓,可当年的她却未必知道自己还有过这个名字。

她年幼时自有闺名,只是史书失载,至今考证不一;十四岁进宫后,她被唐太宗李世民赐名“武媚”;当上皇帝之后,她自己取名“武曌”。这三个名字,都是她生前真实使用过的名字。

“则天”,则是她晚年退位,卧病于床之后,亲儿子、新皇帝唐中宗李显给她上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中的前两个字。考虑到她当时被软禁,而且卧病在床的身体状态,在一辈子的奋斗成果转头成空之后,沮丧绝望、精神恍惚的她,未必亲耳听闻了这个所谓的尊号。

当然,“则天”本是美号,《论语》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武则天的孝顺儿子李显,以此美号献给亲生母亲,确是一番好意。从李显开始,“则天”二字就跟定了她:她去世后,谥号是“则天大圣皇后”;到了天宝年间,她的孝顺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又追尊她为“则天顺圣皇后”。于是,“武则天”遂成定名,她生前用过的其他三个名字,反而知道的人不多了。

有趣现象之二:作为皇帝,她的“污点”可谓路人皆知,可她的显赫政绩却鲜为人知。

只要一提及女皇武则天,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只有两件可以称得上是“污点”的事情:一是多蓄男宠,荒淫享乐;二是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

武则天“多蓄男宠,荒淫享乐”,当然是真的,不必为她讳言,但是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唐朝社会风气,是允许美女们一嫁、二嫁甚至多嫁的。武则天在唐高宗李治去世之后,找一两个男宠,这只是个人的花边新闻,与她作为皇帝的政绩无关,不必揪住这点,来作为她治国无方的依据。

二是我们也要正视和理解一个正常女人的欲望与需求,更何况,这还是一个手握极权的正常女人。换了是我,如果有福穿越到武周,取代武则天当皇帝,第一件大事恐怕也是要普选美女、充实后宫。而且,这件事我还非要派狄仁杰和李元芳去办。犟老头儿要是顶着不办,我就砍了他的脑袋,管他是不是治国安邦的所谓人才。朕就是要让他明白,天下都是朕的,挑选几个民女有何不可?

其实,武则天的男宠们,在武则天的眼中,地位一直是不高的。同为男人,玩物就是玩物,与能为国分忧的朝廷栋梁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新唐书·苏良嗣传》记载了一件事,就充分证明了玩物和栋梁在武则天眼中的区别:

苏良嗣当宰相时,曾经与薛怀义朝堂相遇。就是出于看不惯薛怀义的骄横样儿的简单原因,苏良嗣命令左右抓住他,劈头盖脸地抽了他几个大嘴巴子,表达了一下自己的鄙视。事后,薛怀义找武则天撒娇,想让苏良嗣倒个大霉。大家猜武则天怎么说的?她说:“你以后啊,从北门出入就可以了。南衙那边是宰相们办事的地方,你不要去招惹。”(“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

武则天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当然也是真事,但也要说明两点。一是我们要理解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观念根深蒂固的唐朝,一个女人登上帝位所面临的巨大阻力,以及为了消除这些巨大阻力而需要进行的一切努力。

在这些努力中,包括了可能要杀害亲生儿女这样的非常手段,也包括了必须铲除那些通往帝位之路上的绊脚石这样的恐怖手段。从这个角度说,武则天任用酷吏,罗织罪名,凭空致人死亡,也有逼不得已的因素。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武则天当了皇帝,就可以有权任性,就拥有了杀人的权利。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剥夺任何人的生命。我只是强调,武则天当时杀人,并非嗜杀,她有她的难处,她要清除自己登上帝位的巨大阻力。

二是她对酷吏的使用,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仅限于打击政敌。在武则天的心目中,酷吏可以为害,可以作恶,但底线是不能影响政局,不能伤害真正为朝廷做事的栋梁。比如,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酷吏周兴诬陷魏元忠,但狄仁杰、魏元忠两个人最终都因为武则天的保护而得以幸免。

最后,还是帝位稳固的武则天自己,亲手终结了酷吏的恐怖统治。不仅如此,她还从公元697年七十四岁时起,连续八次平反冤假错案。虽然被酷吏冤杀的生命已经逝去,无以复生,但武则天此举,至少体现出了她的忏悔。

除了以上两个污点之外,鲜为人知的是,武则天在当皇帝期间,颇有作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显赫政绩,而且其政绩可能还要让史上大多数的男性皇帝同行汗颜。关于武则天的政绩,公认的是八个字:“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在武则天之前,她的第一任老公唐太宗李世民打造了一个“贞观之治”;在武则天之后,她的亲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打造了一个“开元盛世”。“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武则天的政绩,扩大、光大了“贞观之治”,开启、奠基了“开元盛世”。(www.xing528.com)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结论。

十五年女皇帝,包括此前唐高宗李治病重由她实际掌权的时期,武则天实际执掌大唐帝国的命运四十四年,近半个世纪之久。公平地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武则天的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军事强大。

政治清明,主要体现在用人和纳谏两个方面。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参与治国理政,武则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她不仅增加了常举、制举的次数,而且创设了殿试、武举。通过她的科举,张说张九龄等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宰相、大文人得以金榜题名;通过她创设的武举,郭子仪这样的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得以脱颖而出。

武则天善于选拔人才,不仅自己受益,而且惠及子孙。中唐时期的宰相陆贽,曾夸奖武则天的用人:“深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作为后来人,陆贽就是看到武则天以后,历朝因此有了大量可以利用的人才,这才为武则天点赞的。

武则天还像她的第一任老公唐太宗李世民一样,能够纳谏,甚至能够容纳臣下不留情面的直谏。《旧唐书·张行成传》记载了这样一则史料:有个叫朱敬则的言官,曾针对武则天喜欢男宠的私生活,直言进谏:“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固应足矣。近闻尚舍奉御柳模自言子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过于薛怀义,专欲自进堪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臣愚职在谏诤,不敢不奏。”

朱敬则居然当着一个女性,而且还是一个身为皇帝的女性,直接说出了“阳道壮伟”这样关涉男性生殖器的污言秽语。这样的事放到今天,朱敬则怎么也得被控告一个“性骚扰”的罪名,当年则应该更严重,武则天恼羞成怒之下,很可能连定罪都懒得定,就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则天劳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赐彩百段。”如此污秽难听的直谏,武则天居然以超越须眉男子的胸怀,忍了。

不仅私生活上听得进去直谏,国家大事她也听得进去。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后,最大的国家大事,莫过于立谁当太子、当继承人。

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吧,可儿子们姓“李”。虽然她已赐他们“武”姓,但就当时的趋势看,自己死后这帮儿子改姓“李”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到头来,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武周”,还得变成“李唐”。立武家的侄子吧,这些侄子倒是姓“武”,可自己只是这帮侄子的姑姑。侄子们要是得了这花花江山,恐怕不出三天,就会直接忘了自己这个姑姑。自己送了侄子一个庞大帝国,天大的人情,死后却连冷猪肉都吃不着,实在有点不上算。

就在武则天纠结不已的时候,那位之前借鹦鹉为她解梦的狄仁杰,出来“传道授业解惑”了:“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武则天醍醐灌顶,接受直谏,终于决定立亲儿子为太子,召回李显、李旦,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唐睿宗。“武周”变“李唐”,由狄仁杰一言而定。

经济繁荣,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人口增加方面。武则天高度重视农业,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兴修水利,种粮种桑,轻徭薄赋,甚至还主持编撰了一本名叫《兆人本业记》的农书,实现了“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在唐高宗李治刚刚执政的永徽三年(652),人口是三百八十万户,到了武则天结束统治的神龙元年(705),人口达到了六百一十五万户。半个世纪的时间,人口就几乎翻了一倍。

在文化方面,武则天本人就是一位文化大家。她兼涉文史,学养颇深。在作文方面,她留下的《述圣记碑》文采飞扬,已经是文学家的水平;在作诗方面,《全唐诗》存有她的46首诗,可称杰出的唐朝女诗人;在书法方面,她在《升仙太子碑并序》中亲笔写下的飞白体,“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可称皇帝中首屈一指的书法家

而且,在她的带领和鼓励下,“文章四友”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沈宋”宋之问、沈佺期,“燕许大手笔”张说、苏颋,我国首部系统性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的作者刘知畿,唐朝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的作者张鷟,著名唐朝诗人陈子昂、张九龄、贺知章,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卓然成家。他们在大唐帝国的上空,也从此在赤县神州的上空,灿若星辰,光芒闪耀,直至今天。

武则天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唐军威名远震。唐太宗李世民设置的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被吐蕃侵占。到了武则天统治的长寿元年(692),她派大将王孝杰一举收复安西四镇,不仅巩固了帝国的西部边防,而且畅通了丝绸之路

皇帝当得这么好,难怪《武后行从图》中的武则天,那么志得意满,那么雍容华贵,那么青春焕发,那么顾盼生资。大唐帝国经过武则天的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不仅没有中断走向强盛、走向强国的步伐,恰恰相反,由李渊、李世民统治的初唐迈向李隆基统治的盛唐的脚步,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