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名画《免胄图》中的郭子仪风采

中国历史名画《免胄图》中的郭子仪风采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免胄图》局部李白更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同时也救了大唐帝国一命。《免胄图》,又叫《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图中的郭子仪,此时正处于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郭子仪此议一出,马上遭到麾下诸将和儿子郭晞的坚决反对。他们担心郭子仪孤身犯险,会被回纥人杀害。现在虽然两军对阵,郭子仪仍然相信,他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中国历史名画《免胄图》中的郭子仪风采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仙”李白北游太原,路遇一位军将因为犯了军法,即将被押赴刑场。李白见他相貌非凡,而且临危不惧,心中顿起爱才之念。于是李白出面斡旋,不仅“救免”了这个人,而且还“奖重之”,勉励他尽忠报国。

李白没想到的是,此举同时也救了自己一命。二十二年之后的至德二年,在李白沦为永王一党身陷囹圄之际,这个人以自己战场搏杀而得的官爵向皇帝求情,赎得李白一命,让他得以从轻处罚,流放夜郎。

《免胄图》局部

李白更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同时也救了大唐帝国一命。二十二年之后的至德二年,在这个人帮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李亨由衷地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这个救了大唐帝国同时还捎带着报答了李白救命之恩的人,就是大唐中兴第一名将——郭子仪。在这幅由北宋李公麟所绘纸本墨笔白描画《免胄图》中,就是那位唯一没有穿甲胄、戴蹼头,而是穿便服C位出镜的男主角。

《免胄图》,又叫《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所描绘的,是唐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图中的郭子仪,此时正处于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唐朝永泰元年(765)十月,在唐朝叛将仆固怀恩谣称“当今皇帝和郭子仪都死了”的煽动下,吐蕃、回纥、党项等联兵三十余万南侵,京师震动,长安戒严。为此,唐代宗李豫急调郭子仪率兵防守长安正北面的泾阳城。可是,当时郭子仪所部仅万余人,而正面之敌仅回纥一部,兵力就是他的好几倍。

《免胄图》局部

画家的生花妙笔,也向我们准确地传达了这个信息:《免胄图》右边,那队列整齐、甲胄鲜明、带得尘土飞扬的,就是回纥大队骑兵,他们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免胄图》左边的大唐军队,包括守城和跟随郭子仪的士兵在内,虽然严阵以待,但相对而言,人数上处于劣势。

此时此刻的郭子仪,进退两难。首先,他已退无可退,因为身后就是皇帝,就是长安;其次,他也没有实力去主动进攻,甚至很有可能守不住城池,因为实在是众寡悬殊。更为重要的是,陷入绝境的郭子仪清醒地意识到,大唐,已经输不起这一仗了。

怎么办?名将,自有名将的办法。(www.xing528.com)

郭子仪决定,自己孤身一人,去见城西回纥军营的将领,希望能说服他们解围而去,甚至获得他们的协助,一起攻击在旁边扎营的吐蕃军队,从而彻底解除叛军对长安的威胁。

郭子仪此议一出,马上遭到麾下诸将和儿子郭晞的坚决反对。他们担心郭子仪孤身犯险,会被回纥人杀害。他们提出,实在要去也可以,至少要带上五百铁骑,以便缓急之间,为郭子仪提供掩护。郭子仪则认为,多带人马反而容易造成剑拔弩张的态势,“此适足为害也”,只带少数几个贴身卫士即可。

上马出发时,跟随他出征的儿子郭晞拉住战马缰绳不放,说道:“回纥人像虎狼一样,大人作为国家元帅,怎么能轻易地以身犯险呢?”郭子仪心意已决,用马鞭敲开郭晞的手,带着数骑随从,开门而出。

其实,郭子仪此举看似冒险,但他还是有着自己精准的政治考量和军事考量的。政治考量是,既然仆固怀恩造谣说当今皇帝已死,自己已死,那么自己亲身出现在回纥人面前,仆固怀恩的政治谣言就将不攻自破,回纥人出兵也就失去了基础和理由,再动刀动枪就没有了意义。

军事考量则更为重要。在平定“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曾和回纥军队一起并肩战斗。血战香积寺、收复两京,郭子仪与回纥可汗、高级将领甚至很多普通士兵,都结下了血与火的友谊。现在虽然两军对阵,郭子仪仍然相信,他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郭子仪相信,即使叛军首领仆固怀恩此时就在回纥大营,他作为自己麾下的副将,作为自己重用多年、一手提拔的老部下,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对自己拔刀相向的。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考量和军事考量之下,郭子仪才单骑来到回纥大营门前,又除去甲胄去见回纥将领,这才有了《免胄图》中那历史性的一幕。

在图中,全身甲胄的回纥统帅药葛罗跪在地上,而已除去甲胄、只穿袍服的郭子仪,正雍容潇洒地扶起他。史书中还记载了此时此刻药葛罗跪着说的一句话:“果吾父也。”(“果然是我们的父亲郭子仪啊。”)

药葛罗此话一出,在他身后的回纥将领慌成一团,跪成一片,有的跪立作揖,有的倒地伏拜。在这些高级将领身后,在滚滚烟尘中赶来的回纥大队人马,也就此战意全无。至此,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双方就在两军阵前,把酒言欢,重申誓约,并且相约共击吐蕃。

郭子仪,又一次一个人拯救了大唐帝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