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后火灾扑救|人民防空|火灾扑救成果

战后火灾扑救|人民防空|火灾扑救成果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火灾,是空袭造成的最常见的次生灾害。有时,引发城市大型火灾甚至是空袭的主要目的。它最有利于扑救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极性溶剂火灾。这种灭火剂的使用范围较广泛,但不适合扑救木材、轻金属、碱土金属和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火灾。它同二氧化碳灭火剂一样,挥发后无残留物,并且不导电,因而最适合扑灭电气、贵重精密仪器以及图书类的火灾。

战后火灾扑救|人民防空|火灾扑救成果

火灾,是空袭造成的最常见的次生灾害。有时,引发城市大型火灾甚至是空袭的主要目的。当空袭结束、发现着火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或者拨打110、由公安局接线人员负责给人民防空消防专业队转警。报警时,必须说明三个要素:一是发生火灾的地点,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二是发生燃烧的物质名称和燃烧情况;三是有无人员被困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立即釆取有效方法灭火。

(一)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时,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先救人、后灭火;先控制火势、后消灭火灾;先重点、后一般。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1.冷却法

火灾发生后,导致周围温度的不断上升,是火灾继续蔓延和扩大的主要原因。同样,降低火灾周围的温度是灭火的基本方法,即冷却,常见的冷却物质是水,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即每克水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比较大,而且分布广,价格低。

2.窒息法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是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维持,常见的窒息灭火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气体来降低或稀释氧气的浓度,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空间。

3.隔离法

着火的三要素必须在互相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同样,阻止燃烧的一种方法,就是切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那样燃烧就会自动终止。例如,液化气瓶着火了,最好的办法是关闭阀门;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最常用的隔离灭火法是灭油类火灾,使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4.化学抑制法

所有的物质燃烧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的,通过燃烧链的形式不断地发展下去。同样,切断燃烧的化学链,也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我们常用、常见的化学抑制灭火方法,就是给大家配置的干粉灭火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其表面能够捕获OH和H离子,使之结合成水,自由基急剧下降,导致燃烧终止。

(二)常用灭火剂(www.xing528.com)

适合居民采用且平时容易储备、灭火时经常用到的灭火剂主要有:

1.水

水是采用最广泛的灭火剂,大多数火灾都可以用水扑灭,它也是民间灭火采用最多的灭火剂。水作为灭火剂的最大特点是廉价、广泛,因而使用普遍。在具体灭火时,水作为灭火剂,可以大量吸收物质燃烧热,从而降低燃烧物的温度,最终使燃烧终止。釆用雾状水流还可稀释火场空气的浓度,也可以有效地扑救粉尘火灾。但应特别注意,水灭火剂不能扑救遇湿发生燃烧和爆炸的燃烧物,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等;也不能扑救带电物质、非溶性物质(如石油)、浓强酸类物质,以及贵重、精密仪器、图书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的种类比较多,它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灭火剂。这种灭火剂直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断氧而终止燃烧。它最有利于扑救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极性溶剂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常以液态形式储存在专用的容器(称为二氧化碳灭火器)中。一方面,因二氧化碳以液态形式储存,释放时可大量吸收燃烧热,从而达到终止物质燃烧的目的;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是很稳定的惰性气体,它可以充分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终止。它挥发后不遗留任何残留物,而且不具有导电性,因而特别适合扑救高压下的电气火灾和精密仪器设备火灾,不适合碱金属、碱土金属、氢化物火灾。需特别注意的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不要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灭火器喷管的金属部位,以防冻伤。当火场上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时,还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使人窒息。

4.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采用超微的化学物质粉剂,作用于燃烧物上,可断裂燃烧的链反应而使燃烧终止。它的种类也较多,如碳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磷酸铵盐灭火剂等。这种灭火剂的使用范围较广泛,但不适合扑救木材、轻金属、碱土金属和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火灾。

5.卤代焕灭火剂

卤代焕灭火剂是由卤原子取代焕烃分子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后得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有1211灭火剂、1301灭火剂,其次还有1202灭火剂、2402灭火剂等。这类灭火剂作用于燃烧物上分解出的溴原子可直接参与燃烧反应而终止燃烧。它同二氧化碳灭火剂一样,挥发后无残留物,并且不导电,因而最适合扑灭电气、贵重精密仪器以及图书类的火灾。它的灭火效率一般是二氧化碳灭火剂的3~4倍,灭火效率较高。但这类灭火剂的有机化合物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它的替代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