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蒙古族史学的特点

元朝蒙古族史学的特点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朝的史学实践,反映着当时蒙古民族的史学意识、史学观念和史学思想。元朝成书的当代史和前代史,是蒙古族史学的重大成果,也是蒙古族对中国史学做出的不朽贡献。蒙古民族的史学观念不拘于此,我是天之骄子,受命于天,自有统绪,不需要继哪一朝的统。元朝的史学活动反映出,蒙古族是一个善于包容并接受新事物、新文化的民族,蒙古族史学也是在继承该地区传统史学的同时,又有新的建树与发展。

元朝蒙古族史学的特点

元朝的史学实践,反映着当时蒙古民族的史学意识、史学观念和史学思想。元朝成书的当代史和前代史,是蒙古族史学的重大成果,也是蒙古族对中国史学做出的不朽贡献。从元朝的修史制度和修史实践可以看出,蒙古草原游牧政权入主中原后,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的步伐是相当快的。从其迈入中原的第一步起,就主动了解和认识中原的传统文化制度,并有选择地进行消化吸收。在史学方面,承袭了中原传统的史馆制度和新帝为先帝纂修实录、新朝为胜朝修史的传统,是对中国历代修史制度的继承和传续。在史馆制度的建设上,在承袭中原王朝旧制的基础上,又有适合蒙古王朝特点的变通。如将前代的翰林院、国史院合并为翰林兼国史院,提高它的级别,扩大它的规模,给翰林兼国史院赋予修史著史以外的更多的职能。而另立蒙古翰林院,专门典理蒙古文书制诰,间亦协助翰林兼国史院的工作。这种体制是适合王朝的政治文化特点的。

元朝虽然把修本朝史和前代史都作为重要的事去做,但相比之下,更注重本朝史事的记载修撰。如诸帝实录与《大元通制》、《经世大典》,抓得很紧,成效也快。实录的对象,除执政皇帝之外,又增加了皇帝的父亲,与中原汉族传统观念不同。而对前代史的修纂,步伐较缓,其间自然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在于蒙古统治者出身于草原,没有中原封建帝王那么深的统绪观念。中原王朝给前代修史,除了史学工作本身的性质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前代画一个句号。将前朝盖棺论定之后,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奉天承运”,继而君临天下了。蒙古民族的史学观念不拘于此,我是天之骄子,受命于天,自有统绪,不需要继哪一朝的统。修撰“三史”是为了彰显“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之由,垂鉴后世”,因而对汉族儒臣所争论不休的哪一朝当为正统问题,元廷并不十分在意。后来“三国各为正统,三史各书正朔”决定的做出也当与此有关系。

元朝修史的成果,诸帝实录今已不存,《大元通制》、《经世大典》也残缺甚多,今存者主要是辽、金、宋“三史”。对“三史”的评价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脱脱所提出并实行了的“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史法,是自汉唐以来的中国正统史学家所难于突破的。“三史”修撰,集中了一批汉族、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家入史馆,这也是中国历代汉族王朝所难以做到的。认真研究史料,高屋建瓴地纵观历史,增立能凸现各史的特点的纪、志、表目,这也是“三史”修撰体例上的一个亮点。而在修撰实录国史、《经世大典》过程中参用蒙、汉文资料,对史稿进行蒙、汉文转译,校核,这也是前代未见。此举对蒙汉语言文字的交流发展,以至于文化交融,作用亦不可低估。(www.xing528.com)

元朝的史学活动反映出,蒙古族是一个善于包容并接受新事物、新文化的民族,蒙古族史学也是在继承该地区传统史学的同时,又有新的建树与发展。这是值得深刻认识和充分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