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吐谷浑族史学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成果

吐谷浑族史学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成果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造成了只能通过汉文史料研究吐谷浑历史的独特现象。他在《史记》中首次为少数民族确立史传,阐发民族一统的思想,对后世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吐谷浑族史学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成果

一、用汉文写就的吐谷浑族史学

吐谷浑族史学最明显的特点是间接性,即其历史记载大部分都是用汉文写成的。这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吐谷浑用本民族的语言以某种方式记录下了自身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战争、长期的迁徙等等客观原因散佚了,没有保存下来;二是,吐谷浑族没有以文字保存自己民族历史的习惯,有的只是口耳相传的历史。由此,造成了只能通过汉文史料研究吐谷浑历史的独特现象。

这些史料无疑对从其自身了解吐谷浑产生一定的障碍,只能通过它同周围民族、政权的关系中来探索吐谷浑历史的整个过程。周伟洲在《吐谷浑史》前言中指出“现存资料大都是出自内地政权汉族封建史家之手”,“因此,要完整地论述吐谷浑族本身的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对像吐谷浑的社会性质这类的重大问题,也难做出明确的回答”。[278]这是中国古代已经消亡了的少数民族特有的现象,只能通过关系史来探讨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这些汉文记载的吐谷浑史料,首先,直接造成了研究者对其真伪性的怀疑,研究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考证和对比,由于某些材料的唯一性,根本没有办法辨别其真伪,导致研究结果往往带有片面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吐谷浑的真实情况。再者,这些汉文记载的史料,客观上把吐谷浑放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去研究,避免了只研究吐谷浑自身所带来的狭隘性,无法了解当时的大环境,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地了解吐谷浑在当时整个历史舞台上所处的地位和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二、和时代紧密相连的吐谷浑族史学

作为上层建筑的史学是和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吐谷浑族史学的发展,是每个阶段吐谷浑历史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

从上面叙述的吐谷浑的史学发展脉络来看,每一个阶段时代的特点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吐谷浑的历史。这样的叙述是为当时的整个大环境服务的。吐谷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历史的记述必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一致。这个特点也最好地体现了“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如唐代杜佑的《通典·边防部·吐谷浑》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此部分中对吐谷浑进行了专篇记述,以一篇《安置降吐谷浑状》作为结尾,并且占了很大的篇幅。这篇状是唐代民族政策的具体反映,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当凉州降者,则宜于凉州左侧安置之;当甘州、肃州降者,则宜于甘、肃左侧安置之;当瓜州、沙州降者,则宜于瓜、沙左侧安置之。”“顺其情,分其势,而不扰予人,可谓善夺戎狄之权也。”[279]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对待包括吐谷浑在内的少数民族政策,总的来说是怀柔之法,因势利导,而不是强硬的方式。

从史籍记载的吐谷浑传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传都是对应时代内吐谷浑历史的记载,很少涉及整个吐谷浑的历史,如《周书·异域传·吐谷浑传》和《隋书·西域传·吐谷浑传》主要记载的是和北周、隋朝同时代的吐谷浑王夸吕的史事,两者正好相接。如果把史籍中有关吐谷浑的风俗、地理相同的部分去掉,剩下的正好可以相互连接,得到一部完整的吐谷浑的发展历史。

三、注重对中原历史文化学习和借鉴的吐谷浑史学

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中原文化,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是少数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因为,在古代的中国,中原代表的毕竟是一种先进文化,无论是否进入中原,古代的少数民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是政治上的,或是经济上的,或者最后完全融入中原文化当中。

吐谷浑及其所建立的政权,和同处西北的羌、氐相比,受先进的中原文化影响较深。《梁书·河南传》记载“吐谷浑孙叶延,颇识书记”[280],已设置了司马、长史等汉官职。到吐谷浑王视罴时,为了“争衡中国”,大量任用秦、陇英豪为谋士。据杜佑的《通典·吐谷浑传》记载:“自吐谷浑至叶延曾孙视罴,皆有才略,知古今,司马、博士皆用儒生。”[281]由此可知,吐谷浑从一开始就对中原文化的先进性有足够的认识,并任用汉族官吏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到吐谷浑王拾寅时,“始邑于伏罗川,其居止出入窃拟王者”[282],并且还先后和中原其他政权交往,如前秦、北魏、北周以及南朝刘宋、萧梁等。吐谷浑和他们通贡遣使,进行贸易的往来,并接受他们的封号。在和中原政权的交往中,吐谷浑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先进的文化,改变自己的一些制度,使之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需要。到夸吕时,吐谷浑已经建立了准中原政权的统治机构,“官有王宫、仆射、尚书、郎中、将军”,“其器械衣服略与中国同”[283],可见在夸吕时,不但政治上已经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就连社会风俗也慢慢接近中原。以后,随着吐谷浑依附于中原王朝和隋唐公主的嫁入,吐谷浑更加认识到中原文化的先进,积极向中原文化靠拢,并最后完全融入中原文化当中。

史学家以吐谷浑吸收和借鉴中原文化为切入点,来论说吐谷浑的历史,说明吐谷浑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有关吐谷浑的史籍进行整理,发现都是其和其他民族、政权的交往关系史,也就是吐谷浑吸收和借鉴先进中原文化的历史。

四、“大一统”史观下的吐谷浑史学

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关系史,在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作用下,“大一统”的观念也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认同,并对最终形成统一的国家有直接的影响。

“大一统”史观中国自古有之,后被司马迁继承并发扬。他在《史记》中首次为少数民族确立史传,阐发民族一统的思想,对后世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北朝时期的史家,显然也继承了为少数民族立传的史学传统,虽然由于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史家不能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但为少数民族立传的做法却被固定了下来。史籍中有关吐谷浑的传,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成的,从南朝梁沈约《宋书》内的《鲜卑吐谷浑传》到宋欧阳修《新唐书》内的《吐谷浑传》,正史中为吐谷浑做传从没有停止过,可见在史学家的眼中,无论把吐谷浑归入夷、戎、异域还是西域传中,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吐谷浑对于缔造“大一统”的中国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大一统”的观念不仅被史学家代代继承,并且也得到了吐谷浑王的认可,吐谷浑王视连临终时,谓其子视罴曰:“我高祖吐谷浑公常言子孙必有兴者,永为中国之西藩,庆流百世。吾已不及,汝亦不见,当在汝之子孙辈耳。”[284]可以看作是对中华一统的认可。而视罴的“秣马厉兵,争衡中国”则是对“大一统”观念的完全赞同,只不过其父是依附,其变成了亲自去一统。

“大一统”观念是整个吐谷浑撰述研究中的主线,也是联系吐谷浑和中华民族的主线,历代的史学家从来没有抛开这条主线撰述吐谷浑史。

[1].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8—70页。

[2]. 《周礼注疏》卷二六,《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1771页。

[3]. 《尚书正义》卷一一,《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388页。

[4]. 《春秋穀梁传注疏》卷一二,《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5242页。《穀梁传》襄公六年又有“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的文字。

[5]. [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史部本,第73页。

[6]. 《史记》卷四〇《楚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第1692页)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731、1340页。

[8]. 《汉书·西域传》称“安息国……书革,旁行为书记。”(中华书局,1962年,第3889—3890页。)按,安息故址在今伊朗一带,不为汉西域都护所属,故亦不论。

[9].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第3299页。

[10]. 白寿彝语,见《中国通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页。

[11]. 《史记》卷一一四《东越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984页。

[12].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述》,中华书局,1982年,第3299页。

[13].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473页。

[14]. 潘光旦《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页。

[15]. 《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4页。

[16]. 《晋书》卷一二一《李寿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6页。

[17]. 《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884页。

[18].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2646、2653页。

[19]. 《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1页。

[20]. 《晋书》卷一二六《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151页。

[21].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806页。

[22]. 《晋书》卷一二四《慕容宝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093页。

[23]. 《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9页。

[24]. 《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2756页。

[25].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806页。

[26]. 《晋书》卷一二六《秃发乌孤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143页。

[27]. 《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2720、2741页。

[28]. 《晋书》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6页。

[29]. 本节诸引文见《史通·史官建置·古今正史》、《晋书·载记·艺术传》、《隋书·经籍志二》、《十六国春秋辑补》诸篇,不再详注。

[30].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一下篇《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13页。

[31].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张元靖》,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9页。

[32]. 本节诸引文见《隋书·经籍志二》、《晋书·载记》、《旧唐书·经籍志上》,《新唐书·艺文志二》、《史通·古今正史·史官建置》、《魏书·列传》、[明]屠乔孙《十六国春秋辑补》、朱希祖《十六国旧史考》(《制言》第十三卷,1936)、牛润珍、杜英《十六国史官制度述论》(《齐鲁学刊》1998年第4期)诸篇,不再详注。

[33].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4—2645页。

[34]. 屠乔孙《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一五《后赵录五》,齐鲁书社,2000年,第109—110页。

[35]. 《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7页。

[36].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803页。

[37]. 《晋书》卷一三零《赫连勃勃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206页。

[38]. 《资治通鉴》卷六九《魏纪·世祖文皇帝上》,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6页。

[39]. 《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2751页。

[40].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9页。

[41]. 《晋书》卷一〇七《姚兴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9页。

[42]. 《宋书》卷九八《氐胡大且渠蒙逊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16页。

[43]. 《魏书》卷五二《阴仲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63页。

[44].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4页。

[45]. 以上所言彝族先民各个时代的族称,我们可理解为后来的夷(彝)人是该族中的重要部分,但不一定是其全部。

[46]. 陈英《彝族古代史分期与父子连名记时考证》,《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7]. 黄建明《彝族古籍文献概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28页。

[48]. 东人达《西南彝族史学述要》,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下述文字亦多参考该文,谨以致谢。

[49]. 贵州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大定府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978页。

[50]. 黄建明《彝文古籍文献概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

[51]. 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52]. 《彝族源流·哎哺的世系》,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26—27页。

[53]. 《西南彝志·哎哺九十代》,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56—167页。

[54]. 《西南彝志·哎哺九十代》,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82—183页。

[55]. 《彝族源流·叙哎哺世系》,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74页。

[56]. 《彝族源流·什勺氏根源》,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74页。

[57]. 陈英《彝族古代史分期与父子连名记时考证》,《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8]. 参见《彝族源流(9—12卷)·布摩的根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59]. 漏侯布哲、实乍苦木著,王子尧译《论彝族诗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77、20页。

[60]. 举奢哲、阿买尼著,康健、王子尧等译《彝族诗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5—116页。

[61]. 举奢哲、阿买尼著,康健、王子尧等译《彝族诗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62]. 举奢哲《彝族诗文论》,《彝族古代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27、28、28—29、29页。

[63]. 举奢哲《彝族诗文论》,《彝族古代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39—42页。

[64]. 举奢哲《彝族诗文论》,《彝族古代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31页。

[65]. 阿买妮《彝语诗律论》,《彝族古代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46、41页。

[66]. 阿买妮《彝语诗律论》,《彝族古代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46、88页。

[67]. 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观堂集林》卷一三,中华书局,1959年,第583页。

[68].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2页。

[69].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2页。

[70].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3页。《汉书·匈奴传》作“数十百人”。

[71]. 《后汉书》卷九〇《乌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1页。

[72]. 《汉书》卷六九《金日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65页。

[73]. 《晋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页。

[74]. 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398—423、380、457页。

[75].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9、2892页。

[76].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1页。

[77]. 束锡红、郑彦卿、吴琼《贺兰山岩画世界遗产》,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78].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909页。

[79]. 夏剑钦、黄巽斋等校点《太平御览》卷五〇《地部十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08页。

[80].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3页。

[81]. 转引自冯家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匈奴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133页。

[82].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页。

[83].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5页。

[84].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卷七《论功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92年,第543页。

[85].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3896页。

[86].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3754—3755页。

[87].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6、2899页。

[88].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89].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6页。

[90]. 《汉书》卷九《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295页。

[91]. 黄盛璋《关于博物馆藏传世汉匈奴语官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4期。

[92]. 马利清、宋远茹《关于匈奴文字的新线索》,《考古文物》2004年第2期。

[93].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9页。

[94].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95].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第3317页。

[96]. 阿其图《〈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对校刍议》,《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97].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4页。

[98].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03、313页。

[99].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8页。

[100]. 《晋书》卷一二九《沮渠蒙逊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9页。

[101]. 《魏书》卷五二《刘昞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60页。

[102]. 《魏书》卷五二《宗钦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4页,第1157页。

[103].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3页。

[104]. [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9—360页。

[105]. 《魏书》卷五二《赵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45页。

[106].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0页。

[107]. 《晋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5页。

[108].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6页。

[109]. 《汉书》卷八九《匈奴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0页。

[110].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0页。

[111].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7页。

[112]. 《晋书》卷一〇三《赫连勃勃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206页。

[113].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6页。

[114].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2650、2653页。

[115]. 《晋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8、2692页。

[116].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2646页。

[117]. 《晋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3页。

[118].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119].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2896、2913页。

[120].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2页。

[121].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122]. 《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8—2649页。

[123]. 邓乐群《刘渊宗汉立国的历史评价》,《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4期。

[124].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125]. [清]卢文弨校本《逸周书》卷七,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44册,第66页。

[126]. 孔晁《注》说:“卜人,西南之蛮。”卢文弨说:“卜,即濮也。”朱又曾《训释》说:“《史记·西南夷列传》‘靡莫之属’,《正义》云:‘在姚州北’;《索隐》云:‘与滇同姓’。姚州,今隶云南楚雄府。然则‘州靡’西南夷也。”卢文弨校本《逸周书》卷七,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44册,第65页。

[127].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991页。

[128].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6页。

[129].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994页。

[130]. 《汉书》卷一〇〇下《叙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4268页。

[131]. 《盐铁论》卷四《地广第十六》、卷七《备胡第三十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83页。

[132]. 黄晖《论衡校释》卷一九《恢国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833、832页。

[133].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3048页。

[134]. 黄晖《论衡校释》卷二〇《佚文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863页。(www.xing528.com)

[135]. 林超民主编《滇云文化》第八章《滇云史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6].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中华书局,1982年,第921页。

[137].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1033页。

[138].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第93、98页。

[139].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29页。

[140]. 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

[141]. 《尚书正义》卷二《尧典第一》、卷六《禹贡第一》,《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1、312—313页。

[142]. 《周礼注疏》卷三三《职方氏》、卷三八《象胥》、卷三九《冬官考工记》,《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61、1944—1945、1957、1958页。

[143]. 《逸周书》卷七《王会解第五十九》,《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6页。

[144].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一《劝学》卷二《荣辱》,中华书局,2013年,第3、73页。

[145].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逍遥游第一》、卷六《刻意第十五》,中华书局,2004年,第35、544页。

[146].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七《说林上第二十二》、卷一七《难势第四十》,中华书局,2013年,第193、428页。

[147]. 《战国策》卷一九《赵二·武灵王平昼间居》、卷三〇《燕二·或献书燕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第663、1110页。

[148]. 《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 1982年,第1445、1739、3309页。

[149]. 何宁《淮南子集释》卷一《原道训》、卷七《精神训》、卷一八《人间训》,中华书局,1998年,第38—39、551、1289—1290页。

[150]. [汉]扬雄著《方言校笺及通检》卷一、卷二,《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6、197页。

[15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复古第六、未通第十五、地广第十六、刺权第九、崇礼第三十七,中华书局,1992年,第79、190、207—209、120、438页。

[152]. 陈国强《百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第3—4页。

[153]. 黄晖《论衡校释》卷二《率性篇》、卷三《物势篇》,中华书局,1990年,第79、82、155页。

[154].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俗》,台湾古籍出版公司,1997年,第68页。

[155]. [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5页。

[156]. 《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2855、2856页。

[157]. 黄懿陆《东汉白狼歌〉是越人歌谣》,《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58]. 任爱君,李月新《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索引》,《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社版),2009年第11期。

[159]. 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张莉《〈魏书〉在民族史撰述上的成就》,《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7期;白翠琴《一部拓跋鲜卑的别史—略论〈洛阳伽蓝记〉史学价值》,《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王志刚《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1期;娄权鑫《北朝史官考》,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阎祥云《鲜卑著述考》,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等。

[160]. 《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161]. 《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162]. 《晋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803页。

[163]. 《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164]. 《周书》卷一《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第1页。

[165]. 《魏书》卷一〇九《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8页。

[166]. 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67]. 《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第945页。

[168].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604页。

[169].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0、303、381页。

[170]. 《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93页。

[171]. 《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13页。

[172]. 《晋书》卷一一一《慕容暐载记附皇甫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860—2861页。

[173].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963页。

[174]. 《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制》,中华书局,1978年,第313页。

[175]. 《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176].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177]. 《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制》,中华书局,1978年,第315页。

[178]. [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大唐六典》卷一〇《秘书省·著作局》,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222页。

[179]. 《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15页。

[180]. 北齐设置史馆年代,参见牛润珍《北齐史馆考辨》,《南开学报》1995年第4期,以及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181]. [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大唐六典》卷九《中书省·史馆史官》,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210页。

[182]. 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四《春官府》,中华书局,1979年,第190页。

[183]. 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四《春官府》,中华书局,1979年,第186页。

[184]. 《魏书》卷四〇《陆俟传附恭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07页。

[185]. 《魏书》卷八一《刘仁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4—1795页。

[186]. 《北史》卷五〇《山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5页。

[187]. 《魏书》卷八一《綦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1—1792页。

[188]. 《魏书》卷八一《宇文忠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5页。

[189]. 《北齐书》卷三八《元文遥传附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504页。

[190]. 《北史》卷二〇《楼伏连传附孙宝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56、757页。

[191]. 《北齐书》卷三五《陆卬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469、470页。

[192]. 《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8—359页。

[193]. 《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8页。

[194]. 《魏书》卷三二《封懿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60页。

[195]. 《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8页。

[196]. 朱祖延《北魏佚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197].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963页。

[198]. 《史通通释》卷一一《史官建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13页。

[199]. 《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附韩显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7、1344、1342页。

[200].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一四“史部霸史类”,《二十五史补编(四)》,中华书局,1956年,第250页。

[201]. 关于拓跋鲜卑国史修订问题,参见韩杰《元魏史撰修考说》,《思想战线》1999年第2期。

[202]. 《魏书》卷二四《邓渊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635页。

[203]. 参见汪受宽、唐如明《邓渊〈国记〉考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204]. 钱锺书《管锥编》(四)《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三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310页。

[205].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15、823—824页。

[206]. 《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4页。

[207]. 《魏书》卷四八《高允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6页。

[208]. 《魏书》卷五七《高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60页。

[209]. 《魏书》卷六二《李彪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81页。

[210]. 《魏书》卷七二《阳尼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01页。

[211]. 《魏书》卷六七《崔光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8、1502、1491、1502页。

[212]. 《魏书》卷八一《山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4、1793页。

[213]. 《魏书》卷八一《山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3页。

[214].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六五《魏收〈魏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665页。

[215]. 参见阎祥云《鲜卑著述考》,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16]. 《旧唐书·经籍志》误书名为《秘录》。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云:“《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载:《秘录》二百七十卷元晖等撰。案此类篇末部凡云右杂传一百九十四部里先贤耆旧三十九家,孝友三十九家,科录一家,科录即谓此书。”

[217]. 《魏书·昭成子孙列传》载:《科录》一书,在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519)以前撰成表上。又据《梁书·文学上·吴均传》: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吴均卒时《通史》尚未完成,其成书应在《科录》之后。《史通》说《科录》多依于仿《通史》误。

[218].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59页。

[219]. 程千帆《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第21页。

[220]. 《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56年,第4936页。

[221]. [清]姚振宗《续汉书·艺文志》。

[222]. [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

[223]. [清]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见《二十五史补编》。

[224].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东大图书公司, 1985年,第143页。

[225]. 《晋书》卷九七《四夷·西戎·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37页。

[226]. 《晋书》卷一一三《载记第十三·苻坚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894页。

[227]. 《宋书》卷四《少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64页。

[228]. 《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5页。

[229]. 《隋书》卷八三《西域·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45页。

[230]. 周伟洲《吐谷浑史·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1]. [日]松田寿男《吐谷浑遣使考上》,周伟洲译,《西北史地》1981年第3期,第87—98页。周伟洲据现有资料指出,松田寿男统计中太和十五年有正月、二月、七月、九月共四次有误,实际没有二月这次,最多的一年遣使达三次。

[232]. 《宋书》卷九六《鲜卑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2页。

[233]. 《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234]. 《宋书》卷九六《鲜卑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2页。

[235]. 《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236]. 详见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4页。

[237].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238]. 《梁书》卷五四《诸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818页。

[239]. 《梁书》卷五四《西北诸戎传·河南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810—811页。

[240]. 《梁书》卷二《武帝纪中》,中华书局,1973年,第41页。

[241]. 《梁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3、74、78页。

[242]. 吐谷浑至伏连筹一共一十四世,即吐谷浑、吐延、叶延、碎奚、视连、视罴、乌纥提、树洛干、阿豺、慕瞶、慕利延、拾寅、度易侯、伏连筹。

[243]. 《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9页。

[244]. 《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宕昌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93页。

[245]. 《晋书》卷九七《四夷传》后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1页。

[246]. 《晋书》卷九七《四夷·西戎·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39页。

[247]. 《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894页。

[248]. 《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4页。

[249]. 《南史》卷七九《夷貊下·西戎·河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978页。

[250]. 《隋书》卷三三《经籍二·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963页。

[251].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图版220、71、491。

[252].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第10页。

[253]. 周伟洲《河北磁县出土的有关柔然、吐谷浑等族文物考释》,《文物》1985年第5期,第53—56页。

[254]. 《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39页。

[255]. 《晋书》卷九七《四夷·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37页。

[256]. 陈澄之《伊犁烟云录》的《鲜卑和羌》,中华建国出版社,1949年,第23页。

[257].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600页。

[258]. 《隋书》八三《西域·吐谷浑》,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3—1844页。

[259]. 《隋书》卷八五《段达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99页。

[260]. 《隋书》卷七六《文学·诸葛颖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743页。

[261]. 《旧唐书》卷一九八《西戎·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301页。

[262]. 《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录第三·吐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10页。

[263]. 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8页注释②。

[264]. [清]彭定求《全唐诗》卷一四三第十四首,中华书局,1960年。

[265].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23页。

[266].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100—116页。

[267]. 宁笃学《甘肃武威南营发现大唐武氏墓志》,《考古与文学》1982年第2期,第111—112页。周伟洲《武威青嘴喇嘛湾出土大唐武氏墓志补考》,《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0—208页。

[268]. 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269]. 钟侃《唐代慕容威墓志浅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第32—35页。

[270]. 周伟洲、杨铭《敦煌古藏文写本〈吐谷浑(阿豺)纪年〉残卷再探》,《吐谷浑资料辑录》,第436—455页。

[271]. 敦煌研究院《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第11、27页。

[272]. 羽田亨著、万斯年译《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川、伊州地志残卷考》,《唐代文献丛考》,商务印书馆, 1957年,第79、75页。

[273].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1页。

[274].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275]. 敦煌研究院《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第131—132、197页。

[276]. 瞿林东《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上)》,《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

[277]. 汪受宽《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54—63页。

[278]. 周伟洲《吐谷浑史·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79]. 《通典》卷一九〇《边防六·吐谷浑》,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商务印书馆十通本,第1021页。

[280]. 《梁书》卷五四《诸夷传·河南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810页。

[281]. 《通典》卷一九〇《边防六·吐谷浑》,中华书局,1984年,第5164页。

[282]. 《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7页。

[283]. 《隋书》卷八三《西域传·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2页。

[284]. 《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