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饰面板砖安装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饰面板砖安装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饰面板 (砖) 工程包括安装天然大理石、人造大理石、花岗岩饰面板和镶贴外墙面砖、陶瓷锦砖、釉面瓷砖等。图11.2.1 饰面板打眼示意图 穿铜丝大理石、花岗岩饰面属于高级墙面装饰工程,必须使用18号、20号铜丝或不锈钢丝连接,不得使用铁件和普通铁丝,以免锈蚀饰面,影响装饰效果。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饰面板砖安装

饰面板 (砖) 工程包括安装天然大理石、人造大理石、花岗岩饰面板和镶贴外墙面砖、陶瓷锦砖、釉面瓷砖等。饰面板工程采用的石材由花岗岩、大理石、青石板和人造石材; 采用的瓷板有抛光板和磨边板两种; 木材饰面板主要用于内墙裙。陶瓷面砖主要包括釉面瓷砖、外墙面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劈裂砖等; 玻璃面砖主要包括玻璃锦砖、彩色玻璃面砖、釉面玻璃等。

11.2.1 大理石和花岗岩饰面

大理石和花岗岩饰面按饰面板的规格采用两种方法,当饰面板边长小于40cm,安装高度不超过1m时,采用粘贴方法; 当板块边长大于40cm,或者安装高度高于1m时,应采用锚固并灌浆的方法。

1. 小块饰面板安装

小块饰面板的安装工序为: 清理基层、定位弹线、抹底灰、粘贴饰面板等。

(1) 清理基层

清除基层的灰尘和杂物,填平和剔除表面凹凸不平处,铺贴前将基层浇水湿润。

(2) 定位弹线

按照图纸要求和实际铺贴的部位,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3) 抹底灰

在基层湿润的情况下,先刷108胶素水泥浆一道 (内掺水重10%的108胶),随即用1∶ 3水泥砂浆进行打底,分两遍操作,第一遍厚5mm,第二遍厚7mm,总厚约12mm,用短杆刮平。待底灰刮平后,将底灰刮毛。

(4) 粘贴饰面板

待底灰凝固后,便可以分块弹出水平线和垂直线,随即将已经湿润并晾干的饰面板块材抹上厚度为2~3mm的素水泥浆 (内掺水重20%的108胶) 进行粘贴,用木锤轻轻敲击,用靠尺找平找直。粘贴完后将流出的砂浆随即抹去,不得沾污附近的饰面。

粘贴饰面板也可以用胶粘剂粘贴,但基层的平整度必须达到高级抹灰的允许偏差,粘贴时直接在饰面板上涂2~3mm胶粘剂,直接粘贴,操作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

2. 大块饰面板安装

大块饰面板的安装应采用锚固和灌浆相结合的方法。其施工顺序为: 选材、弹线和预排、绑扎钢筋网、钻孔和剔槽、安装饰面板、灌浆等。

(1) 选材

先按图挑出品种、规格、颜色一致的块料,校正尺寸,及四角套方。

(2) 弹线、预排

安装饰面板之前,用线锤从上至下在墙面上找出垂直线,弹垂直线时应考虑板材的实际厚度及灌注砂浆的空隙 (空隙2mm为宜,不宜大于5mm)。在地面上弹好板块的外围尺寸线,以作为第一层饰面板的基准线。然后弹好水平线和垂直线。在弹线的基础上计算出实用块数,需切割的块数和切割的规格尺寸及使用部位,并考虑留缝宽度,画出每块板的位置线。将选好的板材铺在地下进行预排,力求颜色基本一致,花纹近似协调,然后将板材进行编号。

(3) 绑扎钢筋网

在墙面和柱面的外围,先预埋支架,在纵向和横向绑扎上φ6~φ8的钢筋网,钢筋网的间距一般为30~50cm。水平钢筋应与板的行数一致且平行,以便于板材的绑扎。

(4) 钻孔、剔槽

在大理石、花岗岩镶贴前,每块板上下两个边用手电钻各打2~3孔,孔径一般4~5mm,孔深12mm,孔位距板材两端约为板宽的1/4,不得钻透,以距背面8mm为宜。然后在空洞的后面用钢錾子剔一条宽、深稍大于铜丝直径的沟槽,以便使铜丝不漏出板面,不影响板缝。当铜丝或其他锚固件不影响饰面板的安装接缝时,也可以不剔槽。如图11.2.1所示。

图11.2.1 饰面板打眼示意图

(5) 穿铜丝

大理石、花岗岩饰面属于高级墙面装饰工程,必须使用18号、20号铜丝或不锈钢丝连接,不得使用铁件和普通铁丝,以免锈蚀饰面,影响装饰效果。

用铜丝连接固定,先将铜丝剪成20cm左右长,一端插入孔底且用铅皮固定牢固。另一端将铜丝顺槽弯曲且卧入槽内,使大理石、花岗岩板上、下两端面没有铜丝突出,以便使相邻板接缝严密。

(6) 安装饰面板

安装饰面板可以从边角开始,也可以从中间一块开始。安装时首先按弹好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把最下一行的两头找平、找正,拉上横线,固定边角和中间一块。接着按饰面板预排编号分别就位,用铜丝与钢筋骨架绑扎 (或用不锈钢钩与钢筋钩牢),用托线板靠直靠平,用水平尺加以校正,阴角、阳角用方尺找方。为了固定饰面板的位置,安装时可以将上、下口临时固定,用石膏将饰面板两侧的缝隙封严 (或者在竖缝上填塞15~20mm深的麻丝以防止漏浆),待砂浆硬化后,将填缝材料清除。如图11.2.2所示。

(7) 灌浆

灌浆宜用配合比1∶ 2.5水泥砂浆,稠度一般为8~12cm,灌注水泥砂浆时应分层灌注,每层灌注厚度为150mm左右,间隔2h待砂浆初凝后再灌注。每次灌注时应用铁簸箕缓缓倒入,不要碰及已临时固定好的大理石和花岗岩,且边灌注边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石板面,使灌入的砂浆排气。最后一次灌浆应距上口以下100mm,留作与上一层饰面板灌浆的结合层。

(8) 嵌缝

全部石板安装完毕,清除所有石膏和灌浆遗留痕迹,且用麻布擦洗干净。然后按石板颜色调制砂浆进行嵌缝,嵌缝时要随嵌随擦,使缝隙密实干净、均匀、一致。

饰面板安装完后,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石材表面应无泛碱等。

图11.2.2 饰面板安装固定示意图

立筋; 2—铁环; 3—定位木楔; 4—横筋; 5—钢丝或铁丝绑扎牢; 6—石料板; 7—墙体; 8—水泥砂浆

11.2.2 镶贴外墙面砖

面砖主要是指外墙面砖,分为有釉和无釉两种,有釉面砖是在已烧成的素坯上施釉,再经煅烧而成; 无釉面砖是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陶瓷原料,经筛分,半干压成型,放入窑内焙烧而成。外墙饰面砖的镶贴工艺为: 选砖、处理基层、设置标筋、抹底子灰、弹线分格排砖、浸砖、镶贴面砖、做滴水线和勾缝。

1. 选砖

根据设计要求,按砖的大小和颜色进行选砖。选出的砖应平整方正,无缺楞掉角,颜色均匀,无脱釉现象。

2. 处理基层

首先应将基层表面的灰砂、污垢和油渍清除干净。将门窗洞口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对光滑墙体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应为0.5~1.5mm,间距30mm左右。(www.xing528.com)

若为混凝土墙面,应对明显凹凸不平部位,用1∶ 3水泥砂浆补平或剔平。铺贴前,应采用钢丝刷先刷一遍,且浇水湿润基层。为使基体与找平层粘结牢固,可以先刷水泥浆一道,内掺水重3%~5%的108胶,随刷随抹一道1∶ 3水泥砂浆,为增强砂浆的和易性也可以采用水泥混合砂浆,体积比为水泥∶ 石灰膏∶ 砂=1∶ 0.5∶ 3,厚度5mm左右。砂浆抹完后,应用扫帚扫毛,且浇水湿润,防止干燥脱水。

若为砖墙基体,先将墙面清扫干净,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3. 吊垂直、找方、找规矩

若建筑物为高层建筑物,应在四周大角和门窗洞口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 若建筑物为多层建筑物,可以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锤,崩铁丝吊垂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每次打底时以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标筋,且使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

4. 抹底灰

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108胶水泥素浆,随即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底层砂浆一般可以用1∶ 3水泥砂浆,或用1∶ 0.5∶ 3的水泥∶ 白灰膏∶ 砂混合砂浆。每次抹灰时厚度不宜太厚,抹第一遍底灰宜为5mm,抹后用扫帚扫毛,待第一层6~7成干时,抹第二遍底灰,厚度控制在5~10mm,抹完随即用木杆刮平,用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底灰做完后,应进行自检,应做到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阴角、阳角方正和垂直,若误差过大,应立即纠正。

5. 弹线分格

待底灰6~7成干时,即可按图纸要求分段分格的弹线,同时进行面层贴标准点的工作,以控制面层的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度。弹线时,纵向和横向每隔3~5块面砖的距离弹水平线和垂直线,以控制线条垂直。设计复杂时,也可以从上到下画出皮数杆和接缝,在墙上每隔1.5~2.0m的距离做出标记,以控制表面平整和灰缝的厚度。

6. 排砖

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排砖时在同一墙面上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一般要求横缝与碹脸或与窗台取平,窗台阳角一般要用整砖,且在底子灰上弹上垂直线。若横向不是整块的面砖,要用合金钢錾子按所需尺寸划痕,折断后在砂轮上磨平,若按整块分格,可以采取调整砖缝大小的办法予以解决。外墙贴面砖的几种排法如图11.2.3所示。

图11.2.3 外墙面砖排砖示意图

7. 浸砖

釉面砖和外墙面砖镶贴前,首先要将面砖清扫干净,在清水中浸泡2~3h,表面晾干和擦净后,方可使用。若采用粘结剂镶贴,是否浸砖,应由粘结剂的性能决定。

8. 镶贴面砖

镶贴面砖可以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或专用的胶粘剂。使用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水泥∶ 砂=1∶ 1.5~1∶ 2.0; 使用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宜为水泥∶ 石灰膏∶ 砂=1∶ 0.3∶ 3。粘贴时,首先在面砖背面满刮一层砂浆,厚度为5~6mm,面砖的四角刮成斜面,放在垫尺上口贴在墙面上,用灰铲把轻轻敲击,使之砂浆饱满和附线,再用钢片开刀调整竖缝,且用小杆通过标准点调整平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面砖之间的水平缝宽度用米厘条控制,米厘条贴在已镶贴好的面砖上口,为保证其平整,可以临时加垫小木楔。

9. 做滴水线

镶贴室外凸出的檐口、腰线、窗台、雨篷和女儿墙压顶等外墙面砖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出流水坡度,下面再做流水线或滴水槽,以免向内渗水。如女儿墙的压顶的水应流向屋面,顶面的面砖应压住立面的面砖等。

10. 勾缝

勾缝前应检查面砖的质量,逐块敲试,若发现空鼓和粘结不牢必须重贴。勾缝时可以采用1∶ 1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先勾横缝,后勾竖缝,缝宽一般8mm以上,严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刮抹填缝,否则勾缝不严,容易产生渗水现象。当勾缝材料已经硬化,清除面砖上的残余砂浆,且用布蘸10%的稀盐酸擦洗表面,最后用清水由上往下将墙面冲洗干净。

11.2.3 室内贴面砖

室内贴面砖主要是指采用瓷砖和釉面砖铺贴在经常接触水的墙面,如厨房厕所、浴室和盥洗室等。瓷砖和釉面砖表面光滑,易于清洗,耐酸防潮,能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室内贴面砖的施工顺序为: 选砖、清理基层、抹底子灰、排砖和弹线、贴灰饼、浸砖、垫平尺板、贴瓷砖和釉面砖,擦缝和清洁面层。

1. 选砖

选砖时要求选出楞角整齐方正,表面颜色一致,表面平整,无翘曲和变形的瓷砖和釉面砖。一般可以按照瓷砖和釉面砖的标准尺寸,在木板上钉一个“П”字形三边框,将面砖从木框的开口塞入检查,然后将面砖旋转90°再塞入开口处检查,经过两次检查即可分出大于标准尺寸、小于标准尺寸和合乎标准尺寸的三种,分别堆放。铺贴时应将同一尺寸的面砖铺贴在同一房间和同一面墙上。

2. 基层处理

若基层为混凝土墙面,首先将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若墙面比较光滑可以采用“毛化处理”,即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用10%火碱水将墙面的油污刷掉,随即用净水将墙面冲洗干净、晾干,然后用1∶ 1水泥细砂浆内掺水重20%的108胶,喷或甩在混凝土墙面上,终凝后浇水养护。当采用大模板施工时,混凝土墙面应凿毛,再用钢丝刷满刷一遍,浇水湿润。若基层为砖墙面,将墙面上残余的砂浆、灰尘、油污等清除干净,并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3. 抹底子灰

若基层为混凝土墙面,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108胶水泥素浆,然后抹头遍灰,用木抹子搓平,养护3d后,再分层抹1∶ 3水泥砂浆底灰,每层厚度宜为5~7mm。若基层为砖墙面,先将墙面浇水湿润,然后分层抹1∶ 3水泥砂浆底灰,总厚度控制在12mm,吊直、刮平。

底子灰要求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阴角、阳角方正与基层粘结牢固,并扫毛或划出纹道,24h后浇水养护。

4. 排砖和弹线

待基层6~7层干时,即可按实测和实量的尺寸进行排砖。排砖时从上到下统一安排,若接缝宽度无要求,按1~1.5mm安排,计算纵、横两个方向的皮数,画出皮数杆,定出水平标准。或者在底子灰上弹竖向和横向控制线,一般竖向间距为1m左右,横向一般根据面砖尺寸每5~10块弹一水平控制线,有墙裙的要弹在墙裙上口。一般排砖从阳角开始,把不成整块的砖排在阴角部位或次要部位。上下方向,上端排成整砖行,下边一行被地面压住。常见室内面砖的排法如图11.2.4所示。

图11.2.4 瓷砖墙面排砖示意图

5. 贴灰饼

用废面砖粘贴在底层砂浆上作为灰饼,灰饼的粘结砂浆可以采用1∶ 0.1∶ 3的水泥混合砂浆,灰饼的间距一般为1.0~1.6m,上、下灰饼用靠尺找平垂直,横向几个灰饼拉线或用靠尺板找平,在灰饼面砖的楞角处拉立线,再于立线上拴活动的水平线,来控制水平面的平整。

6. 浸砖

瓷砖和釉面砖铺贴前一般需要浸砖,通常在铺贴的前一天将面砖放在清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阴干或擦净明水,达到外干内湿,以备上墙。

7. 垫底尺

按照计算好的下一皮砖的下口标高,垫放好平尺板作为第一皮砖下口的标准。垫平尺板要注意地漏标高和位置。平尺板的上皮一般要比地面低1cm左右,以便地面压住墙面砖。垫平尺板时一定要垫平垫稳,垫点的间距一般控制在40cm以内。

8. 铺贴面砖

铺贴面砖时应先铺贴大面积面砖,后贴阴角、阳角等费工费时的地方。铺贴面砖时将浸泡过面砖的背面抹一层混合砂浆 (配合比为: 水泥∶ 石灰膏∶ 砂=1∶ 0.1∶ 2.5),然后紧靠垫平尺的上皮将面砖铺贴在墙上,且用小铲的木把轻轻敲击,使灰浆饱满,上口要以水平线为标准。铺贴好一层后,用靠尺板横向靠水平,竖向靠垂直,不符合要求者,应取下面砖重新铺贴。铺贴时应先在门口、阳角以及长墙每隔2m左右均先竖向贴一排砖,作为墙面垂直、平整和砖层的标准,然后以此作为标准向两侧挂线,由下往上铺贴。

9. 擦缝和清洁面层

面砖铺贴完毕,用清水将面砖清洗干净,且用棉纱擦净,然后用长毛刷蘸糊状白水泥素浆涂缝,最后用棉纱将缝子内素浆擦实擦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