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时期的獽、夷及其分布概况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时期的獽、夷及其分布概况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夷本为中原华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通称,但四川盆地东部之夷既为专称,显然就不是泛指。《华阳国志》记载巴东郡有夷人,也分布在长江干流和峡区一带。獽、夷均为濮人。明确指出獽、夷与僚“一同”,足见两者均属古代濮(僚)人系统。獽、夷居大江两岸山区,应是当地粗耕农业的开拓者。至于川西平原简州的獽、夷之民[20],则当是后来从四川盆地东部迁至,不是川西平原先秦时期的原住民。

四川通史.卷一:先秦时期的獽、夷及其分布概况

獽人史迹不详。据《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和巴郡都分布有獽人群落。《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东迳壤涂而历和滩”,地在今重庆市万州境内。又说鱼复故城东傍“东瀼溪”,地在今奉节长江干流和峡区这两处獽地,均因古獽人所居而得名[19],说明是獽人的主要分布地。

夷本为中原华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通称,但四川盆地东部之夷既为专称,显然就不是泛指。《华阳国志》记载巴东郡有夷人,也分布在长江干流和峡区一带。

獽、夷均为濮人。《隋书·地理志》 “梁州”下记载:“又有獽、蜒、蛮、,其居处,风俗、衣冠、饮食,颇同于僚”。《太平御览》卷76亦载:“有獽人,言语与夏人不同,嫁娶但鼓笛而已。遭丧乃立竿悬布置其门庭,殡于其所。至其体骸燥,以木函置山穴中。李膺《益州记》云:‘此四郡獽也。’又有夷人,与獽类一同。又有僚人,与獽、夷一同,但名字有异而已。”明确指出獽、夷与僚“一同”,足见两者均属古代濮(僚)人系统。(www.xing528.com)

獽、夷居大江两岸山区,应是当地粗耕农业开拓者。从上引史料看,獽人也是峡区悬棺葬“幽岩葬”类型的创造者之一。

至于川西平原简州(今简阳县)的獽、夷之民[20],则当是后来从四川盆地东部迁至,不是川西平原先秦时期的原住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