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灾勘验后照相的构思及技巧

火灾勘验后照相的构思及技巧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正叙”式构思“正叙”式构思,顾名思义是从火灾发生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的情况。拍摄时从火灾现场火烧、烟熏的最远终止线开始,按照调查推定起火部位、起火点的顺序,逐步缩小汇聚至火灾“原点”。应当注意的是,勘验前的照相和勘验后的照相,拍摄对象都是静态痕迹、物品,拍摄目的都是全面呈现火灾现场,但是其记录和呈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火灾勘验后照相的构思及技巧

既然勘验后的照相,其目的在于讲述“故事”,那么一定要有逻辑顺序。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正叙”和“倒叙”两种形式。

(一)“正叙”式构思

“正叙”式构思,顾名思义是从火灾发生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的情况。拍摄时从起火点开始,循着火灾蔓延的方向,连续拍摄发展蔓延的痕迹,直至火灾现场的边缘。这种构思方式,适用于火灾过程相对简单、发展蔓延痕迹连续、直接证据相对充分、规模不大的小型火灾现场,便于以最直接的方式将观看照片的人代入火灾发生、发展的环境,了解掌握火灾过程。

(二)“倒叙”式构思(www.xing528.com)

“倒叙”式构思,是与火灾调查的过程一致的,展示的是火灾调查的思路,即从火灾现场的边缘,通过逐步查找痕迹、证据倒推至火灾“原点”。拍摄时从火灾现场火烧、烟熏的最远终止线开始,按照调查推定起火部位、起火点的顺序,逐步缩小汇聚至火灾“原点”。这种构思方式,适用于火灾过程相对复杂、发展蔓延痕迹不连续甚至有跳跃、规模较大的火灾现场,通过展现调查推理的过程,更加突出火灾调查、勘验过程和形成的调查、勘验结论的严谨性、科学性。

应当注意的是,勘验前的照相和勘验后的照相,拍摄对象都是静态痕迹、物品,拍摄目的都是全面呈现火灾现场,但是其记录和呈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勘验前,我们对整个火灾的情况,更多是未知,拍照是为了固定整个火灾现场全部的原始状况,其拍照顺序和镜头语言是“公式化”的,在规定的位置、方向、场景要记录下规范的照片;勘验后,我们对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拍照是以痕迹的形式展现火灾发展蔓延的过程,其拍照顺序和镜头语言是“逻辑化”“说理性”的,镜头与镜头之间有逻辑缜密的先后顺序,并且要保持“说理”的“连贯”和“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