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方和尚:中国通史中的云水僧

游方和尚:中国通史中的云水僧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方和尚”,又称为“云水僧”。世间称身无定居、云游化缘为生的出家人为游方和尚。早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飘零四野的游方和尚。无依无靠的朱元璋17岁那年不得不到皇觉寺当了和尚。50天后,寺庙支撑不下去了,他只得云游化缘为生,正如他后来回忆说的,当时的情况十分窘迫,皇觉寺散了伙,小和尚们就像“云水飘扬”一样各走各的,谁都照顾不了谁。这样的游方和尚式的生活过了三年多,走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

游方和尚:中国通史中的云水僧

“游方和尚”,又称为“云水僧”。佛家中的云水有两层意思:一是游方行脚的僧人就像行云流水,自在无碍;一是他们如云在天,如水在瓶,自然地生活着。语出《明史·太祖本纪》。

世间称身无定居、云游化缘为生的出家人为游方和尚。早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飘零四野的游方和尚。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家贫,父母兄弟相继病死。无依无靠的朱元璋17岁那年不得不到皇觉寺当了和尚。50天后,寺庙支撑不下去了,他只得云游化缘为生,正如他后来回忆说的,当时的情况十分窘迫,皇觉寺散了伙,小和尚们就像“云水飘扬”一样各走各的,谁都照顾不了谁。朱元璋自个儿又“百无所长”,干什么都不行。只得看到哪里“突朝烟”了,就朝哪里奔,以乞讨得一口饭吃,晚上则投宿在无人管理的古寺(《御制皇陵碑》)中。

这样的游方和尚式的生活过了三年多,走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已满20岁的朱元璋带着一批有着同样经历的浪子又回到了濠州皇觉寺。又过了三年,元末农民大起义席卷江淮,朱元璋在濠州城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壮大得很快。郭子兴待他不错,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很快被提拔为一支大部队的主要将领之一。可是,队伍发展以后,矛盾也就出来了。队伍攻下中等城市滁州,又打下了更大一点的城市和州后,郭子兴满足了,自立为“滁州王”,封朱元璋为军队总制。朱元璋却不同意,认为滁州非久居之地,队伍应该渡江南下,在更大范围内建立江南政权。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时,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支有几万人队伍的主帅。他的目标很明确:率军挥师南下,以求取得更大的成功。(www.xing528.com)

朱元璋投奔农民起义军后,很快成长为一名英勇干练的将领。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仲春,28岁的朱元璋作为红巾军的大元帅亲督水陆诸将,进取集庆(今南京)。在全面巡视了这座古城的形势后,便得出这样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