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允执厥中:中国通史中的中正之道

允执厥中:中国通史中的中正之道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是舜对禹的告诫: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这番大道理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最重要的是“溉执中而遍天下”一语,《集解》释为“帝喾治民,若水之灌溉,平等而执中正,遍于天下”。在《尚书·大禹谟》演化为儒家最经典的两句话:“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允执厥中:中国通史中的中正之道

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是舜对禹的告诫: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这番大道理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帝喾是个了不起的天下共主,在《史记·五帝本纪》载:“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这里最重要的是“溉执中而遍天下”一语,《集解》释为“帝喾治民,若水之灌溉,平等而执中正,遍于天下”。很清楚,所谓的“执中”,就是坚持中正之道,无过无不及,恩泽遍于百姓,一律平等地对待天下一切人。这一点,帝喾做到了,因此,“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实施并创导的“执中”之道,后来被孔子发展为中庸之道,他对“执中”的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做了深入详尽的解释,主张为君者必遵循尧、舜的传统,模仿文王、武王的执中之为。有一次,子路问什么是强大?孔子批评说:“你问得不明确,是问南方的强大呢?还是问北方的强大呢?”后来,孔子做了明确的回答:“君子要随和,但不能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大!独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一个国家政治清明,不改变志向初衷,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孔子还用日常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说:“射箭的道理与君子的行为有相似的地方:假如没有射中靶子,就应反过来责求自己。实行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诗经》上说:‘夫妻情投意合,协调有如琴瑟,兄弟和睦相处,快乐安顺长久。’家庭美满,妻儿愉快。”这些话语旨在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在《尚书·大禹谟》演化为儒家最经典的两句话:“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意思是说,当政者以至于庶民百姓,都应该精心体会、始终如一坚持的是,不偏不倚、人人平等的“执中”精神。(www.xing528.com)

据《史记·五帝本纪》上说,五帝中的第三帝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帝喾去世后,先是立大儿子挚为帝,“挚不善,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尧是五帝中的第四帝。人们对尧的总体评价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