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正平和的美学倾向的介绍

中正平和的美学倾向的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理学诗派就主张发明儒家义理以求有补于道德风化,并要求诗人要吟咏性情之正,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南宋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元代前期的努力,元代中后期理学大行于世,崇尚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已然跃居为主流审美意识。[96]虞集所言本来是元代中后期的诗歌主张,是其时所谓“承平气象”、“盛世之音”的典型代表。可见,追求和实现“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已成为这个时代共同的审美风尚。

中正平和的美学倾向的介绍

早在南宋后期,随着理学家的被重新启用,儒家的正统文学思想就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当时的理学诗派就主张发明儒家义理以求有补于道德风化,并要求诗人要吟咏性情之正,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南宋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元代前期的努力,元代中后期理学大行于世,崇尚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已然跃居为主流审美意识。如元代诗文的代表人物虞集(1272—1348)所认为的:

近世诗人深于怨者多工,长于情者多美,善感慨者不能知所归,极放浪者不能有所反,是皆非得性情之正。[96]

虞集所言本来是元代中后期的诗歌主张,是其时所谓“承平气象”、“盛世之音”的典型代表。但鉴于元前期以来主流文化思想对戏曲创作的成功同化,这一时期的中国剧坛于不同层面都在实践着这一主张。如顾瑛(1310—1369)《制曲十六观》中所言:(www.xing528.com)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曲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97]

顾瑛在这里一再追求和强调的“雅正之音”,正与虞集本人在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所作序言中所期许的“据和平正大之音,以揶扬今日之盛”[98]的目标声气相投。如果说,顾瑛的《制曲十六观》主要拘泥于文学语言,这种美学追求在戏剧作品中亦有明显的投射:如南戏作品中,《琵琶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宗旨,《拜月亭记》怒而不怨、蕴藉柔婉的艺术风格;元杂剧作品中,郑光祖《倩女离魂》淡静端丽的语言风格和哀而不伤的情节设置。可见,追求和实现“冲淡平和的性情之正”已成为这个时代共同的审美风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