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一丝不苟的观官文化

中国通史:一丝不苟的观官文化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出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儒林外史》中张静斋说的“执行法禁,定当一丝不苟”的话,反映了明初洪武年间为官观念的转变,严格按法禁办事,开始在官场蔚成风气。

中国通史:一丝不苟的观官文化

一丝不苟,其意是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得马虎。语出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这里说的是明朝初年的故事。《儒林外史》虽然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长篇小说,但客观地勾画了“儒林”中一群人的丑恶形象,表现了极端腐朽的真实社会状况。故事是这样展开的:为了发展农耕事业,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严禁宰牛,可偏偏有人违旨。一天,乡绅张静斋和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知县汤奉。汤奉设宴热情款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送来了五十多斤牛肉。此时,受贿成性的汤知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问张静斋:“刚才有人送来五十斤牛肉,要求对他们违犯宰牛令一事网开一面,为此还送来了厚礼,你说这礼我收还是不收?”张静斋摇头道:“万万使不得,朝廷命官,应该唯上是听,执行法禁,定当一丝不苟,绝不能收受贿赂,即使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也不例外。更不能违背‘禁宰牛令’。”当场还举例说:“洪武年间,有一次皇上到刘伯温家里造访,正巧江南张士诚送来一坛子小菜。刘伯温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坛子金子。皇上见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刘伯温贬为青田知县,不久又将他毒死。”汤奉听张静斋说得如此恐怖,又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理为好。张静斋颇有心机地说:“你可以借此事大作文章,把这个送礼的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用一副大枷锁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并且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胆大妄为,知法犯法,让他游街示众。如果上司知道你如此忠于朝廷,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汤知县听了频频点头称“言之有理”,便照此办理了。

《儒林外史》中张静斋说的“执行法禁,定当一丝不苟”的话,反映了明初洪武年间为官观念的转变,严格按法禁办事,开始在官场蔚成风气。(www.xing528.com)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册封与他患难与共的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是一往情深,“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在战争岁月里,马氏“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并要求朱元璋“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战胜顽敌有她的一份功劳。取得天下以后,她又一再提醒朱元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