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敬梓《儒林外史》: 古代文学作品回顾

吴敬梓《儒林外史》: 古代文学作品回顾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敬梓13岁时母亲去世,14岁时跟随父亲到赣榆。家乡亲友将他视为败类。《儒林外史》主要作于吴敬梓迁到南京之后,到他49岁时已基本完成。《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儒林外史》第一回塑造了不受科举制度束缚的王冕形象,并借王冕之口痛斥科举制度,认为是科举让“一代文人有厄”。

吴敬梓《儒林外史》: 古代文学作品回顾

第四节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它的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自号秦淮寓客,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安徽人。他出身于科举世家,祖辈有不少人功名显赫,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只做过赣榆县教谕,为人正直,一生清贫。吴敬梓13岁时母亲去世,14岁时跟随父亲到赣榆。23岁时父亲去世,族人欺负他家两代单传,纷纷来争夺田产,这让他认清了家族长辈的面目,看到了封建伦常所谓“孝慈爱”的虚伪。从这之后,他为人越来越放诞不羁,因为“性耽挥霍”,又“遇贫即施”,不到十年就将田产耗尽了。家乡亲友将他视为败类。在世俗舆论的压力下,33岁的吴敬梓变卖了祖产,举家迁往南京,以卖文为生,过着贫困的生活,常常靠典当度日,还断炊挨饿,尝尽了世态炎凉,也让他更清醒地认识了社会。不过在南京吴敬梓结交了不少真才实学的朋友,他们给了吴敬梓很大的影响。

吴敬梓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同时受家庭影响,他也准备以科举仕进。他18岁就考取了秀才,但后来的科考一直不顺。29岁时,因为“文章大好人大怪”,乡试不中。这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也让他对科举制度产生了更深的怀疑。36岁时,他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在经过地方一级的考试后,他借口生病没有进京应试,这表明他不愿意再走科举的道路了。1751年,乾隆首次南巡,在南京征召文人,吴敬梓没有像其他文人一样去献诗,而是“企脚高卧”。1754年,吴敬梓在扬州病逝,靠朋友买了棺材葬于南京。

《儒林外史》主要作于吴敬梓迁到南京之后,到他49岁时已基本完成。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书中的人物原型多数是他的亲友、相知者,所以这部书中有着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个性色彩非常强烈。

《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从明宪宗成化(1465—1487)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书中作者围绕着批判科举制度这个中心,描写了封建时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形象,写出了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在书中,作者对那些热衷功名的科举迷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对鄙视功名富贵的文人进行了热情歌颂,而对由科举考试培养出来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们进行了狠狠的批判。

《儒林外史》第一回塑造了不受科举制度束缚的王冕形象,并借王冕之口痛斥科举制度,认为是科举让“一代文人有厄”。本着这一批判主旨,在书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科举迷形象,如鲁编修家的小姐、马二先生等人。如周进,一直将科举作为荣身之路,但一直考到60岁,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中,只好去偏僻的薛家集当塾师,受尽新进秀才、举人的奚落和侮辱。举人大吃大喝,周进只能在一旁陪用“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等举人走后,还要扫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后来,他连家庭教师的工作也没了,只好跟着作商人的姐夫去混饭吃。有一次在省城,他参观贡院,看见号板,不觉眼睛一酸,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大家用水把他弄醒后,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去,放声大哭,从一号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人们可怜他,要凑钱替他捐个监生,他磕了几个头,表示“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再如范进,考了20多次,到54岁也没中秀才,“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地进了考场。后来因为周进的关系,让他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最后竟然发了疯,半天才清醒过来。

在这些被科举弄得神魂颠倒的科举迷的身上,展现了科举制度的不合理和对人精神的摧残。如周进突然中了举人、进士,做了国子监司业之后,曾经奚落过他的秀才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曾经教书的山村也供起了他的长生禄位,他写过的对联都被恭恭敬敬地揭下来裱好。而范进中了举之后,身边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都开始对他阿谀奉承,他的岳父以前说他长得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夸他品貌好、才学高,是天上的星宿,态度一下转变极大。还有以前不怎么来往的人忙着给他送银子、赠房产,只两三个月的时间,家中奴仆、女佣什么的都有了,范进的母亲甚至因惊喜过大竟一下子死了。但这些人,一生只忙于八股举业,实际上却是腹内空空、愚昧无知,如当了主考官的范进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不仅是知识分子受到了腐蚀,认为人生除科举外无第二件事可以出头,那些与读书无关的人如屠夫、妓女、小商人都满脑子的功名利禄。还有一些人受科举的毒害,完全丧失了人性,没有了人的情感。如当了三十年秀才的王玉辉,不能中举,进不了官场,但对封建礼教与礼仪深信不疑。守寡的女儿要以死殉夫,他不劝阻,反而鼓励说:“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女儿绝食死了,还大叫“死的好”。

在畸变的科举制度下,人的精神受到了摧残,灵魂也发生了扭曲,人性蜕变,毫无道德廉耻之心。如书中的匡超人,原来是一个出身贫寒、纯朴忠厚的农村青年,后来在杭州流落时,遇到了马二先生,受他影响,视科举为唯一的出路。他在马二先生的资助下,回到家乡一边杀猪、磨豆腐,一边读书,但在考取秀才之后,生活开始发生变化。先是以“名士”身份参与营私舞弊案,后来又在衙吏潘三的教唆下,敲诈勒索,完全一副流氓行径。匡超人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堕落,他装腔作势、吹牛撒谎、卖友求荣、停妻再娶、忘恩负义,无所不为,最后居然还以被温州学政“把他题了优行”,被保荐进了太学。作者用了五回篇幅刻画了这个纯朴的青年被科举制度一步步变成丑恶卑鄙的流氓恶棍的全过程,更深刻地揭露出科举制度的罪恶。(www.xing528.com)

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不是贪官污吏就是土豪劣绅,他们只知升官发财、欺诈百姓、贪污受贿,无所不为。如南昌知府王惠,上任以后首先打听地方物产人情,“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还钉了一把头号库戥,将各种余利全收进府里,衙门里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全城的人连“睡梦里也是怕的”。这样一个酷吏,最后反而获得了朝廷的提升。再如严贡生,在乡下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家一口小猪误入邻家,他逼人买下,待到邻家将猪养大,他趁猪错跑到自己家的机会,把猪圈为己有,还打折了前来讨猪的王大的腿;弟弟刚死,他就霸占了弟媳和侄子的房产;他雇船娶媳妇,但坐了船不给钱,反而诬赖舵工吃了他的贵重药(其实是云片糕),假称要将舵工送到衙门里,因而赖掉了船钱。还有一些所谓的“名士”,没有取得功名进入仕途,但“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他们不甘寂寞,想尽方法沽名钓誉。如娄三、娄四公子,科举不中,回家以后,求贤养士想得到美名,结果,一帮所谓的“侠客”、“经天纬地之才”的名士丑态百出。西子湖畔的一群斗方名士,也只会附庸风雅、攀权附势。再如出身名门的杜慎卿虚伪做作,“太阳地里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要徘徊大半日”。而为了满足好色之心,还举办了一场品评旦角“色艺”的“莫愁湖高会”。

和这些丑恶嘴脸相对的是那些鄙视功名富贵、具有真才实学的善良正直的人物。作者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如轻财重义、鄙视功名富贵、豪放狂傲的杜少卿,“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他敢于质疑朱子对《诗经》的解说,敢“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怀,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他也反对纳妾,喜欢优游山水,追求自由的生活,是个有叛逆精神的真文士。而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人,也是轻视功名、有真才实学、一心讲求道德学问,力图挽救世道人心的人物。还有一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如戏子鲍文卿、米店老板卜老爹、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沈琼枝等,都是善良诚实的正面形象。

《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小说中的杰作。正如胡适《吴敬梓评传》所言:“《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为了达到讽刺的效果,吴敬梓运用了对比、夸张等多种手法来进行讽刺。作者写人写事态度客观公正,所以书中的人物形象让人感觉真实可靠,而且书中的人物性格丰富,270多个人物,各有各的特点。“《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胡适《吴敬梓评传》)确实,书里许多人和事都是让人发笑的,但在笑声之外,也能让人看到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层悲哀。

思考题

1.请简单谈谈《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2.请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