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文化的道德观-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的道德观-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极乐世界庄严图[清]丁观鹏《增一阿含经》佛教“业报轮回说”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它的理论基础是十二因缘论。业力的持续存在成为因果报应的纽带。佛教“业报轮回”道德观的特点,其一,主张众生平等,受到了广大受苦人的欢迎。其三,“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已成为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承认这一结论,“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包括“三世两重因果说”就无法成立;而没有这些,佛教教义也就没有吸引力、约束力了。

佛教文化的道德观-图说世界宗教文化

佛教的业报,是 “业”与 “报”的并称,意思是业的报应或业的果报,用以说明人生社会差别的佛教原理。说的是由身、口、意三业的善恶,必将得到相应的报应。《成实论》卷七上说: “业报三种,善、不善、无记;从善、不善生报,无记不生。”“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无报。”佛教视此为必然业报法则。而且认为, “业”不但为“受身因缘”, “万物”也是“从业因生”。其中决定个人穷富寿夭、命运的业,称为“满业”,所得果报称为“别报”;决定个人的共性和共同物质生活条件的业,称为“引业”,所得果报称为“总报”。此时的“业报”等于“因果”。

佛教的轮回也做 “沦回”、 “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流转”等。意思是如车轮回旋不停,众生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循环不已。轮回的观念本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之一,佛教沿袭而加以发展,注入自己的教义。婆罗门教认为“四大种姓”及“贱民”(所谓“不可接触者”)在轮回中是生生世世永袭不可改变的。而佛教则主张在业报面前,“四种姓”等一切众生一律平等。据《杂阿含经》卷二十、《长阿含经》卷六等,下等种姓今生积“善德”下世即可为上等种姓,甚至生到天界;而上等种姓今生有“恶行”,下世也可生为下等种姓,以至下地狱,并由此说明人间不平等的原因。

极乐世界庄严图 [清]丁观鹏

《增一阿含经》

佛教“业报轮回说”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它的理论基础是十二因缘论。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对十二因缘论的解释也逐渐完整。佛教认为,“十二因缘”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所组成的一个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的因,现世的因必然有过去的因,现世的因必然引出来世的果。十二因缘的每一个环节,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链条中的地位,既是因又是果,每一个环节既是前一个环节的果,又是引发后一环节的因。前世因,包括:无明,引起行;行,引起识;识,引起名色。今世果,包括:名色,引起六处;六处,引起触;触,引起受;受,引起爱。今世因,包括:爱,引起有;有,引起生。来世果,包括:生,来世之生,必有老死。就以上有情物的不断生死循环于世间之说,就产生了三世二重因果的理论。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

佛教认为业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即,只要还没有见出果报,它就继续存在,这种力量叫“业力”。业力的持续存在成为因果报应的纽带。报有早有晚,有此世报也有他世报。反正报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人及其他有情物在“三界六道”中流转。“三界”是佛教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对世俗世界的划分,称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则是按照经验和宗教传说对世间“有情”类的划分,所谓天、人、阿修罗 (罗汉)、畜牲、饿鬼、地狱等。做善业的生于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做恶业的进入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善恶的程度不同,即使同处一“道”,其状况也不完全一样。人的贫富寿夭,就是这种业报造成的。这“道”既包括“有情”自身,也包括不同“有情”所处的环境。“业报轮回”、“十二因缘”可以概括为“无常”和“无我”。

佛教的五蕴 (www.xing528.com)

蕴即聚积的意思,五蕴即五类相互联系、生灭变化的事物。(1)色蕴,指所有的物质的聚积,包括过去现在的、里边外边的、粗的细的、远的近的; (2)受蕴,所有的感受的聚积; (3)想蕴,即感觉、知觉、表现、概念的聚积; (4)行蕴,即思维活动的聚积;(5)识蕴,即精神现象、精神作用主体的聚积。广义的五蕴指一切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事物的聚积。狭义的五蕴就是指人。人是由五蕴聚合而成,离开五蕴没有人,人无主体,也是空的,叫做“人无我”。而五蕴聚积给人带来的是苦,苦是人的本质。

佛教“业报轮回”道德观的特点,其一,主张众生平等,受到了广大受苦人的欢迎。婆罗门关于“四种姓”在轮回中地位不可改变的教义,是为了维护祭司贵族阶级的永久统治,广大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吠舍、首陀罗敢怒而不敢言,而作为刹帝利阶层的王太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提出“四种姓”在业报面前人人平等,使他们感到这位王太子难能可贵,贵于梵天,惊喜而振奋,纷纷皈依佛教。

其二,祭司以外的各个王朝的国王和富商们对佛教的“业报轮回”道德观也非常欣赏和拥护。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之苦其源在内不在外,在于人的无明,即无知、不觉悟;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质上是空的,对事物不必太执着;在于人们有身、口、意等思想行为;在于人们有爱,有烦恼,有贪、嗔、痴等欲望和意识;在于前世的罪业等等。总之,一句话,人之所以受苦是自作自受,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与国王无关。那么,人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只好加强自身修养了。反过来,人们做官当老爷、享受荣华富贵,也是因为他们前世的善业造成的。尽管佛教说吃好的、穿好的也是在受苦,尽管警告说人在今世做恶来世要下地狱,统治阶级和有钱人仍然坚持认为佛教“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好,是真理,所以对佛教给予舆论和物质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释迦牟尼的这一道德观不能不说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及释迦牟尼本人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局限性。

其三,“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已成为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业报轮回”道德观与佛教“缘起”、 “无我”的教义是矛盾的。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人也是这样,人是由色、受、想、行、识组成的,没有主体。作为实体的人如此,作为非实体的人的灵魂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那么人是无法在“六道”中轮回的。但是如果承认这一结论,“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包括“三世两重因果说”就无法成立;而没有这些,佛教教义也就没有吸引力、约束力了。在此情况下,佛教仍然坚持“业报轮回”的道德观,对自相矛盾状况做出种种解释,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向众多普通信众宣讲“业报轮回”的观点是一种权宜之计,就是说,以这种道德观将信徒引入佛教信仰,待其了解了佛教缘起性空的真谛、修成正果之后,就会认识到“业报轮回”是空的,甚至“涅槃”也是空的;认为,相信“业报轮回”,不会影响人们实现最后解脱。这样一来,与佛教缘起性空教义相矛盾的“业报轮回”道德观就成了佛教教义的重要内容。广大信徒就是据此自利和利他的,“行善、做好事”、“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已成为佛教的代名词,世人就是以此来认识、看待佛教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在世界宗教史上并不多见。

六道轮回图

圆环形的图案表示永远继续之生死。整个轮回图象征把整个世界都控制在魔王阎罗法王的掌中。大轮分为三至四层:轮心画鸠(或鸡)、蛇、猪,分别代表着贪欲、嗔恶、愚痴三毒,象征众生轮回之苦的根源;比圆心略大一圈的画面画着直立和带索倒悬的人,分别象征着善趣和恶趣;其外一圈内轮分为六格,即上述之六道或六界;最外圈又分割为十二个代表十二月转生因果的图案,称十二缘起支,象征着佛教十二因缘说中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死。此图通俗地说教了佛教轮回思想,以劝戒和引导更多的人从善、修法、积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