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及《十全记》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及《十全记》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全老人,此为对乾隆皇帝文治武功的高度概括。乾隆皇帝曾亲自撰写《十全记》,并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树碑于布达拉宫前,还以“十全老人”自诩。根据碑文所载,说自己是“十全老人”,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十全老人”一词,其源盖出于“十全武功老人”一词。乾隆说的“十全武功”全都发生在当时的边地,其中六次属国家内部的战争,四次是反对外族入侵的战争。乾隆这位“十全武功老人”或“十全老人”的业绩是值得肯定的。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及《十全记》

十全老人,此为对乾隆皇帝文治武功的高度概括。“十全”,最早见之于《周礼·天官·恩师》,其意为非常完美、上上等。乾隆皇帝曾亲自撰写《十全记》,并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树碑于布达拉宫前,还以“十全老人”自诩。语出《清高宗实录》卷一。

乾隆帝践帝位长达60年之久,退居太上皇后的几年间,照常掌握国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征战南北,但体魄健壮,一生活了89岁,这在他那个时代可算是奇迹了。在他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中,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民生安康,也是世所少有的。他对自己的功绩还是比较得意的。根据碑文所载,说自己是“十全老人”,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十全老人”一词,其源盖出于“十全武功老人”一词。“十全武功”这是乾隆皇帝晚年自己概括的:“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清高宗实录》卷一)

乾隆皇帝十分清楚,国家的繁荣,民众的安康幸福,都离不开国家武力的强大。宋代在文化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是大大超越前朝的,但由于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有宋一代兵戎不断,民众深受其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外,都极重视武功。乾隆说的“十全武功”全都发生在当时的边地,其中六次属国家内部的战争,四次是反对外族入侵的战争。当时的直隶巡抚黄廷桂说过:“乾隆朝兵饷一项,居国用十分之六七。”(《档案·俸饷》)如果没有这么大“十全武功”的投入,哪会有国家的统一和平安?乾隆这位“十全武功老人”或“十全老人”的业绩是值得肯定的。(www.xing528.com)

乾隆即位之初,即开始组织学者修史,并编撰各类书籍。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发出全国征书令,“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不是强征,而是有偿征书。一年后,征得珍本已一万余种。于是,就提议编辑一部大书,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乾隆在诏书中亲自定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