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经典晨读百篇》:李斯《谏逐客书》揭露秦国愚蠢政策

《中华经典晨读百篇》:李斯《谏逐客书》揭露秦国愚蠢政策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五者,不产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其政论文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本文写于秦王嬴政十年,李斯针对秦王下令逐客,上书劝谏,是李斯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

《中华经典晨读百篇》:李斯《谏逐客书》揭露秦国愚蠢政策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繆(mù,同“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yuān),迎蹇(jiǎn)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者,不产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yān)、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zòng,同“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rá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nà,同“纳”),(shū,同“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chóu),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www.xing528.com)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其政论文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本文写于秦王嬴政十年(前237),李斯针对秦王下令逐客,上书劝谏,是李斯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