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纤专业起源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开启我打造中国美丽形象的道路

化纤专业起源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开启我打造中国美丽形象的道路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进校是1956年,那时我们学校还叫华东纺织工学院,我们的化纤专业是1954年开始建立的,所以我是第三届。这给了我启发,我要把中国的妇女打扮得很漂亮,所以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所以就报了华东纺织工学院为第一志愿,将复旦的数学系列为第二志愿。后来我就被华东纺织工学院录取了。当时学校里化学是一个大系,包含有化纤专业和染整专业,系主任是我们的方柏容先生。

化纤专业起源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开启我打造中国美丽形象的道路

我进校是1956年,那时我们学校还叫华东纺织工学院,我们的化纤专业是1954年开始建立的,所以我是第三届。我当时的志愿,第一个是华东纺织工学院,第二个是复旦大学,第三华东化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我之所以把华东纺织工学院放在第一位,源于之前我们去看的一个话剧,名字叫《曙光照耀在莫斯科》,这个话剧的内容就是讲当时的纺织印染行业,把苏联妇女打扮得很漂亮。这给了我启发,我要把中国的妇女打扮得很漂亮,所以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所以就报了华东纺织工学院为第一志愿,将复旦的数学系列为第二志愿。

后来我就被华东纺织工学院录取了。当时学校里化学是一个大系,包含有化纤专业和染整专业,系主任是我们的方柏容先生。当时方先生讲课时告诉我们,曾经有个科学家躺着看蜘蛛网在结网,那个科学家想,既然蜘蛛能够结网,那我们人类能不能人工将其做成纤维呢,于是他就把很多蜘蛛抓来,把蜘蛛体内的溶液提出来做成纤维,再用这种纤维编织成一副手套,至今这副手套还放在巴黎博物馆里面。当时我就很受鼓舞,对这种人造纤维很有兴趣。确实,在当初50年代的环境下,我们国家的棉花资源很紧张,棉布都要用券来兑换,做人造纤维然后织布肯定是大有作为的。当时有化学系的两个专业即化纤专业和染整专业,我们一年级共150人,分成五个班,两个班是化纤,三个班是染整,而我则学的是化纤专业。(www.xing528.com)

当时全国化纤工厂非常的少,有一个第四化纤厂,是以前日本留下来的一个生产氨纶和粘胶的化纤厂,还有一个是我国正在建的丹东粘胶纤维厂。我们起先去丹东实习,那里前方是鸭绿江,对面就是朝鲜,我在宿舍里睡在上铺,还能看得到朝鲜的烟囱,情景十分有趣。我们那时实习跟大家现在的实习不一样,现在大家实习就是走马观花,而我们当时一去就两三个月。有一天山洪暴发,我和一个女同学正好中班下班,情况很危险,幸亏工厂的工人都很好,从工厂出来有山洪暴发的地方开始直到我们的宿舍,两旁都有工人站着护送我们,让我们非常感动。这次实习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们毕业实习去了保定化纤厂,保定化工厂是我国从德国引进技术,生产粘胶纤维长丝的工厂。当时我是一个小组长,我带领整个组让大家都学会操作,很开心,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那个时候的实习是真正的跟企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要像工人一样操作,像工程师一样观察,同时对企业也有一种深刻的感情,也对我日后走向化纤行业做了很好的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