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1世纪现代图书馆设计特点与阅读推广

21世纪现代图书馆设计特点与阅读推广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5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内部图1-26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景图1-27中国国家图书馆阅览室图1-28美国纽约儿童图书馆探索中心数字图书馆技术向图书馆空间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数字图书馆技术所具有的零距离、无载体、人机合作等服务方式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人工工作服务模式,从而导致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变化。

21世纪现代图书馆设计特点与阅读推广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信息交流方式、媒介、载体更为多样化,并对图书馆传统运行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书馆不断利用新技术、更新理念、拓展社会功能、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图书馆建筑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现代图书馆的设计理念要求建筑与空间以读者为中心,以实用性和公共性为基础,以促进阅读和交流为主要原则,采用大空间、灵活隔断、富有弹性的开放式建筑模式,图书馆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开始从传统分散的、进深不大的长条状体形变为进深较大、空间相对集中的块状体形,传统分隔固定小空间变为开敞连贯大空间,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借阅相互分离的闭架管理模式和单一功能模式设计[11]

图1-25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内部

图1-26 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景

图1-27 中国国家图书馆阅览室

图1-28 美国纽约儿童图书馆探索中心

数字图书馆技术向图书馆空间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数字图书馆技术所具有的零距离、无载体、人机合作等服务方式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人工工作服务模式,从而导致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目录厅作用淡化,书库空间缩小,阅览空间增大,入口区空间功能增加及交流和阅读推广空间增多,等等[12]

图1-29 芬兰“Oodi”——颂歌中央图书馆亲子活动区

图1-30 沧州图书馆二层环廊(www.xing528.com)

【注释】

[1]肖小勃,乔亚铭.图书馆空间:布局及利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4):103-107.

[2]周晓燕,吴媛媛.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拓展研究:以19 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战略规划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1):42-47.

[3]詹姆斯·W.P.坎贝尔.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M].万木春,张俊,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37.

[4]金志敏.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图书馆建筑的最高境界[C].桂林: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 年年会论文,2005.

[5]鲍家声,龚荣芬.图书馆建筑求索:走向开放的图书馆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6]鲍家声,龚荣芬.图书馆建筑求索:走向开放的图书馆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5.

[7]詹姆斯·W.P.坎贝尔.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M].万木春,张俊,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51-253.

[8]詹姆斯·W.P.坎贝尔.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M].万木春,张俊,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73-279.

[9]詹姆斯·W.P.坎贝尔.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M].万木春,张俊,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80-283.

[10]徐奕鑫.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与其功能相适应: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J].图书馆杂志,1984(2):19-20.

[11]吴建中.21 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223-224.

[12]鲍家声,龚荣芬.图书馆建筑求索:走向开放的图书馆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0-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