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厕所建设经验教训及解决方案

农村厕所建设经验教训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宁夏农业农村厅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及工作组,对历史欠账和新建问题进行了“清底数”“回头看”和“系统整改”等专项排查和督查,并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和意见,有的还是在约谈了县长后,甚至是市级领导,才得以落实,其中暴露和反映出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经宁夏农业农村厅多次现场督办整改,才得以解决。

农村厕所建设经验教训及解决方案

农村改厕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始终牵挂,多次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要及时发现问题,务必把好事办好。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坚决克服当前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抓好农村厕所改造质量。宁夏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积极、科学、稳步推进改厕工作,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表面文章,确保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要求时,因吃不透、把不准政策,僵化执行者有之;因改厕难度大、推动力度不足,裹足不前者有之;因农民抵触、宣传教育不力,更改模式者有之;因监管不到位,导致改厕质量差不能使用者有之。可以说,自2019年,宁夏农业农村厅主管农村厕所改造以来,各地历年建设农村厕所的弊端和问题逐一显现,新建厕所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为此,宁夏农业农村厅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及工作组,对历史欠账和新建问题进行了“清底数”“回头看”和“系统整改”等专项排查和督查,并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和意见,有的还是在约谈了县长后,甚至是市级领导,才得以落实,其中暴露和反映出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经验教训一:政策没有吃透、标准把握不准。2019年改厕开始,国家尚未出台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宁夏及时编制出台了《宁夏农村厕所建设技术指导意见》和《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改厕技术性指导意见》,提出在川区和山区有条件的地区,坚持与农村饮水工程、阳光沐浴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相结合,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 19379—2012)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程(DB64/T 1518—2017)》要求,以主房室内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为主、污水集中(或分散)处理的方式,统筹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建设,实现防渗、防冻、防臭。但是,一些县乡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有的没有按照文件要求去建设,建在院外的、用木板搭建的、建铁皮房的、与厨房建在一起不分隔的、厕所门狭窄或无法打开等问题。例如,贺兰县金贵镇保南村一户农民家,厕所与厨房建在一处,中间没有隔断,不能截然分开,只用布帘子隔开,此类情况在利通区、海原县、原州区等地也有;在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等地,部分厕所建在院外,且距离住房较远,甚至有的只安装了马桶却没有厕房;在平罗县等乡镇村建在院内的部分厕所要么是与储物房共用没有单独隔开,要么是与牛羊圈混在一起,而且部分厕所仅仅用铁皮围个圈,放置个马桶了事,也出现隔断不封顶、与厨房相通相连的情况。这都属于应付差事的懒政表现。

图7-1 厨厕一体且杂物乱堆

图7-2 院内铁皮房

经验教训二:借因地制宜之名,行敷衍塞责之实。2018年,宁夏农业农村厅在制订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时,就对宁夏农村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其一,宁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近90%,不存在缺水的问题。其二,2018年前宁夏农村建设的大部分卫生旱厕,或闲置或破损,有的冬天巷道内尿水结冰,夏天巷道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因此,建设水冲式厕所是必需的。有些地方,不按照政府相关要求,认真履职尽责,而是开倒车、走捷径,建设旱厕;有的县(区)如海原县、沙坡头区等地,不顾厕所应用条件,大范围地建设生物降解厕所,导致厕所闲置不用,农民怨声载道。对生物降解马桶,宁夏农业农村厅叫停过多次,其原因是不能供全体家庭成员使用,同时耗电多;另外,菌种不能及时供应,该马桶已大部分废弃,经实践检验,不能用不好用。此类问题,已及时掌握,及时叫停。

图7-3 卫生旱厕不卫生

图7-4 发放生物降解马桶

经验教训三:只管建设,不顾运行。宁夏部分地区村镇巷道规范,相关设施齐全,特别是平原地区和中南部山区的部分中心村等,按照宁夏农村户厕建设指导意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优先选择集中管网模式的厕所,但部分乡村却选择三格式化粪池模式厕所,虽然政策上没有错误,但后期维护麻烦不断。部分县(市、区)为了赶进度完任务,应该农民自筹投工投劳的改为政府包揽,并且没有与农户签订相关责任和使用协议,导致农民将所有的事都靠政府,无论大事小事,事事投诉,相关部门应接不暇。有的地方,被农民牵着鼻子走,农民想把厕所建哪就建在哪,不考虑村庄整体性,不考虑冬季保暖措施能否落实,导致进村先看见厕所,有的地方厕所保暖设施齐全,虽然管道缠绕电热丝,但管道冬季依然被冻,厕所水箱冻裂等情况时有发生。经宁夏农业农村厅多次现场督办整改,才得以解决。此类问题也警示我们,现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图7-5 院外露天厕所(www.xing528.com)

图7-6 门难开

经验教训四:监管不到位,设施设备质量不达标。这是宁夏农村改厕早期遇到的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群众举报最多的问题。农业农村部暗访组和调研组所反馈的大部分问题也是改厕质量问题。该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各地主管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力度和范围小。2019年,进入宁夏农村厕所改造的三格式化粪池供应企业较多,部分企业产品没有检测合格证,部分企业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中仅提供外观材质结构等一般性指标,而壁厚、承压能力、格间串水等主要指标没有,部分企业虽然提供了所有的指标,但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各地没有意识到检验检测的重要性,仓促上马项目,致使部分农村户厕化粪池塌陷、漏水、串水等问题集中而突出。宁夏农业农村厅及时责令各地,通知供应企业到宁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相关检测,对塑料三格式化粪池采取“备案制”管理,合格的将准许进入宁夏市场。随后,愿意送检的企业36家,只有12家产品合格予以备案,此后,宁夏又推出使用现场抽检制和黑名单制,到2022年只有5家企业产品通过检测备案。自推行备案制后,宁夏使用的塑料三格式化粪池再没有出现塌陷和漏水情况,格间串水情况偶有发生,农村户厕改造质量大幅提升,农民的投诉也大幅度降低。此类问题在2019年之前较为常见,在宁夏农业农村厅强力督导下,已经全面进行了整改。

图7-7 观测井塌陷

图7-8 格间串水

图7-9 配件损坏

经验教训五:底数不清,推卸责任。在2019年之前,由宁夏卫健委、住建厅和环保厅等相关部门历年陆续建设了一些农村厕所,例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中宁县徐套乡等地2010—2013年建的双瓮旱厕、中宁县舟塔镇舟塔村2017—2018年建的卫生旱厕、兴庆区月牙湖乡2017—2018年建的卫生旱厕,以及中宁县喊叫水乡石泉村和舟塔镇康滩村等乡村建设的脚踩式冲水三格化粪池厕所。这些厕所在建设之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大部分厕所已经被闲置或者不能用,处于淘汰状态,但各地区在统计底数时,有的没有计算在内算作已改户,有的统计在新改厕计划之内,口径不一、混淆不清,相关农户在看到新的厕改起点高、标准严、很实用,很多农民为此多次上访举报厕所不能用,要求重新建设的呼声很高。为此,宁夏农业农村厅明确要求各地开展了2013—2018年改厕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彻底理清历年农村户厕改造和使用情况,并责令各地根据具体情况限期予以整改,且不得占用宁夏补助资金。经过严厉的行政措施和督查问责通报等方式,宁夏各地历年建设的不合格厕所逐步得到了整改,相关群众普遍满意。

图7-10 改厕不成功多次拆除

图7-11 遗弃的装配旱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