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经验教训

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经验教训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这种模式对于推进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大部分农村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得到培育和发展,因此,农村公益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部门担当培训和指导任务,这是值得

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经验教训

(一)经验

1.充分运用社会有利条件

这一时期,各地农村借助计划经济条件下人财物配置方面的优势,在农村共青团的组织和妇联的协助管理下,建立起了完善的农村公益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各地农村文艺演出频繁,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一方面,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的数量较多,另一方面,农村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得较多,推动了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化部门的倡导下,各地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指导、培训了大量的业余文化工作者。比如,一些农村青年在共青团的帮助下编排文艺表演节目,一些农村女青年在妇联的帮助下扭秧歌。应该说,当时培养的一些业余文化工作者,对农村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延续到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农村公益文化服务的重点应该放在大量组织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上,专业化的公益文化服务对农村文化发展主要起到带动作用。

2.满足农村群众需求

这一时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紧紧围绕农村群众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内容上以农村题材为主,充分显示文化的大众化和乡土特征。在形式上以农村群众自创形式为主,具有很大灵活性,这些为当前很多农村公益文化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这一时期农村公益文化服务的经验,新时代农村公益文化建设,要在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前提下形成以乡村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不过,在当时条件下,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组织优势,如大队、生产队负责人可以直接指派有文艺特长的人参加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公社文教部门和宣传部门也可以从其他一些组织单位抽调人员协助农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活动需要的资金可以由政府拨付,也可以由村集体投入,从一定意义上说要人有人,要资金有资金。当时,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夜校、识字班、业余表演队等,每个大队都有青年团或专人负责组织管理。这些做法值得当前我国落后农村公益文化建设者借鉴,农村文化活动如何紧贴农村现实,特别是如何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公益文化建设,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3.突出文化活动的主题

这一时期,农村公益文化服务活动,从文化艺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到公益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一是围绕宣传党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党对各个方面的领导作用等展开的;二是针对农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文化问题和偷盗、赌博等现象展开的。因此,农村公益文化活动中创作生产的文化产品形式多样。既注意引导解决农民群众自身的思想文化问题,又充分体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等。这一时期的农村公益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和成功经验,对于当前我国落后农村公益设施建设与服务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在落后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如何加强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结合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农村落后的风俗习惯问题等。当然,在如何推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方面,如何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生产与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如何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空间。

(二)教训

1.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农村公益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凭个人主观愿望,夸大个人主观能力,离开实际条件盲目提高速度。“大跃进”时期,“不少地方提出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要求”[16],难免会出现“一刀切”现象,不符合人的差异化事实,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过分夸大了文化艺术的政治功能,使农村公益文化生活过于严肃、呆板,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公益文化建设。

2.农村公益文化建设,必须从人治走向法治(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波动性较大;二是农村娱乐活动的参与者及活动经费要靠行政命令来保证;三是农村公益文化建设的成绩大小主要取决于领导重视程度,而这又取决于领导个人专业知识背景和偏好,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四是农村公益文化活动中财政资金投入的多少要取决于管理者努力争取的程度和领导可利用资源的多少;五是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与人治相对的是法治,法治背景下的农村公益文化建设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的标准和经费支持等具有相对稳定性。

3.农村公益文化建设,政府不能完全包揽

改革开放前,政府是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的单一投入主体,也是建设主体,农村公益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政府计划划拨为投入形式。应该说,这种模式对于推进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一切都由政府包办,集中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管理,农村群众在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中自主权就发挥得不够,使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形式单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都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这种体制下,文化事业单位容易养成官僚主义作风和吃大锅饭的弊端,农村群众对文化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完全被调动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然是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的直接的主要的承担主体,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与服务所需资金,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来保证。同时,政府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益事业。在公益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上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在决策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三)对当今农村公益文化建设的启示

1.重塑农村公益文化建设的培训和指导方面的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共青团与妇联在农村公益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普及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当前,大多数农村已经没有共青团组织和活动,妇联也未能有效发挥组织农村妇女活动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说,这两个组织在农村的作用非常有限。另外,大部分农村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得到培育和发展,因此,农村公益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部门担当培训和指导任务,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要在农村重塑共青团与妇联组织,使共青团与妇联在农村公益文化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来负责农村公益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或者是通过政策引导,由上级文化艺术部门负责农村公益文化活动。当然,还有如何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相关部门指导农村公益文化活动的开展。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

2.培养农村公益文化服务人才

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中培养了无数文化艺术人才,这些人不但有专业技能,而且道德品质过硬,不但在当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直到现在还在各个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性作用。[17]那个时期,农村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思路与方法有哪些是我们今天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有哪些是需要丰富和创新?这些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当前,我国大部分落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甚至没有村集体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所需要的资金除了政府公共财政拨付外,还有什么路径解决农村公益文化建设的资金问题?这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