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研究成果

新时代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生活在困难状态中的农村群众,习惯性地本能地创造并接受了一种贫困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贫困文化,形成一种贫困状态下的价值观。贫困文化的核心就是安于贫困现状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落后农村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另一方面,落后农村群众由于经济贫困难以供小孩上学。

新时代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研究成果

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是人们的人生追求、理想和信念系统,是人们的深层次精神状态的反映。长期生活在困难状态中的农村群众,习惯性地本能地创造并接受了一种贫困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贫困文化,形成一种贫困状态下的价值观。贫困文化的核心就是安于贫困现状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落后农村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这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一方面,落后地区发展生产更多依赖经验。另一方面,落后农村群众由于经济贫困难以供小孩上学。还有就是,即便是极少数小孩能上大学,考上的学校绝大部分是职业技术学院,导致一些农村群众认为,教育更多地给他们带来的是经济负担。甚至在一些边远地区落后农村群众中出现了“读书无用论”。二是自己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由于落后农村群众长期生活在封闭、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一些年龄较大的人饱受贫困的折磨,深感无法与贫困的现实抗争,逐渐形成了“听天由命”的宿命意识。他们的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从骨子里面把贫困看作是命运的注定或上天的安排,缺乏脱贫的原动力,缺少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精神,失去了改变其贫困状况的精神支撑。三是小农意识较为浓厚。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和贫困落后的乡村,年长的农民们习惯于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孩子的家庭训导过多地仍然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观念及传统的行为规范。过多地注重在自然经济的轨道上转圈子,长此以往使他们头脑简单、思想僵化。四是乡土观念较重。落后农村年长的群众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环境中,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慢,一定意义上限定和制约了他们与外界的广泛交流,因此这部分农村群众都有着十分浓厚的乡土观念,表现在他们一旦离开了家园,就有“想家”“过不惯”的现象。同时,对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有着一种本能的隔阂或不适应,他们总是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这种“乡土情结”,严重制约甚至阻断了他们与现代文明的交流。五是奉行多子多福。一方面,落后农村群众的收入主要依靠打工和农业劳动,男性劳动力是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无后不孝”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的老年人程度不同地还存在着“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养儿“防老”或传宗接代的思想意识,有些农村群众宁可超计划生育被罚款,也要等到生男孩为止,结果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中不能自拔。有些农村群众仍然坚持“人多势大”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有人,就有一切。六是行为上的非理性。落后农村的年轻人热衷喝酒、赌博。有些地方的年轻农民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或遇到婚丧嫁娶时习惯于喝酒行令,造成浪费现象严重,甚至导致村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些地方的年轻农民在农闲时节三五成群打麻将(变相的赌博),个别人因为输钱滋生偷盗行为,以至于引起违法犯罪现象。有些地方年轻农民娶媳妇要花20多万元,一些地方的彩礼超出了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因婚姻致贫现象时有发生。七是消极的依赖心理。一方面,绝大部分落后农村群众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形成了靠天吃饭的意识。另一方面,我国几十年来的救济式扶贫政策,让落后农村群众形成了“依靠政府”的思想。他们一有困难就找政府,坐吃救济,坐等扶贫,养成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八是落后愚昧。落后愚昧必然产生迷信。由于现代文明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整体的规范引导不够,导致了落后农村村民乃至一些城市市民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传统社会保留下来的迷信活动、宗教活动比较盛行,甚至有些村民迷信算命,迷信活动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

【注释】

[1]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68、69

[2]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68、69

[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68

[4]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68

[5]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68

[6]国家统计局: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 2020-01-23

[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51

[8]国家统计局: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EB/OL].国家统计局 网站,2020-01-23(www.xing528.com)

[9]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51

[10]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J]. 地理科学,2014(12)

[11]孙久文,唐泽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新方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改革和 发展委员会地区经济司,2017-01-17

[12]邢成举,葛志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 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3(5)

[13]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J]. 地理科学,2014(12)

[1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5]Oscar Lewis.The Culture of Poverty,George Gmelch&Walter P.Zenner,edited URBAN LIFE: Readingsin Urban Anthropology,New York,5t.Martin'Press,263~272

[16]刘朝晖.反贫困、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发展: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N].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