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宅建筑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一般要求及区域分区措施

住宅建筑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一般要求及区域分区措施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3.1不同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续表2 通则7.3.1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无日照遮挡、避风地段。5 热工 4.2.6严寒地区建筑出入口应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寒冷地区建筑出入口宜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8 热工4.2.9建筑的地面、地下室外墙应按本规范第5.4节和第5.5节的要求进行保温验算。建识网 www.archknow.com 提供最新规范及相关资源。

住宅建筑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一般要求及区域分区措施

2.1.1 通用规定

扫描进入建识网

表5-17 节能通用规定

规范原文摘录

1 通则3.3.1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见附录A。

表3.3.1 不同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

续表

2 通则7.3.1

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无日照遮挡、避风地段。

3 通则7.3.2

设置供热的建筑物体形应减少外表面积。

4 通则7.3.4

建筑物的外门窗应减少其缝隙长度,并采取密封措施,宜选用节能型外门窗。

5 住建3.1.10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建识网 www.archknow.com 提供最新规范及相关资源。

2.1.2 热工设计原则

扫描进入建识网

表5-18 热工设计原则

续表

规范原文摘录

1 热工4.2.2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冬冷地区、温和A区建筑设计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冬暖A区、温和B区宜满足冬季保温要求。

2 热工4.2.3

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平面和立面设计、门窗洞口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3 热工 4.2.4

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体形设计应减少外表面积,平、立面的凹凸不宜过多。

4 热工 4.2.5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建筑不应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夏热冬冷A区不宜设开敞式楼梯间和开敞式外廊。

5 热工 4.2.6(www.xing528.com)

严寒地区建筑出入口应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寒冷地区建筑出入口宜设门斗或热风幕等避风设施。

6 热工 4.2.7

外墙、屋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分隔采暖房间与非采暖房间的内围护结构等非透光围护结构应按本规范第5.1节和第5.2节的要求进行保温设计。

7 热工4.2.8

外窗、透光幕墙、采光顶等透光外围护结构的面积不宜过大,应降低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提高透光部分的遮阳系数值,减少周边缝隙的长度,且应按本规范第5.3节的要求进行保温设计。

8 热工4.2.9

建筑的地面、地下室外墙应按本规范第5.4节和第5.5节的要求进行保温验算。

9 热工4.2.11

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位应进行表面结露验算,并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热桥内表面温度高于房间空气露点温度。

10 热工4.2.14

日照充足地区宜在建筑南向设置阳光间,阳光间与房间之间的围护结构应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

11 热工4.3.2

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寒冷B区建筑设计宜考虑夏季防热要求。

12 热工4.3.3

建筑物防热应综合采取有利于防热的建筑总平面布置与形体设计、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围护结构隔热和散热、环境绿化、被动蒸发、淋水降温等措施。

13 热工4.3.5

非透光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应按本规范第6.1节和第6.2节的要求进行隔热设计。

14 热工4.3.7

透光围护结构(外窗、透光幕墙、采光顶)隔热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要求。

15 热工4.3.8

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外廊、阳台、挑檐等的遮阳作用。建筑物的向阳面,东、西向外窗(透光幕墙),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16 热工4.3.9

房间天窗和采光顶应设置建筑遮阳,并宜采取通风和淋水降温措施。

17 热工4.4.1

建筑构造设计应防止水蒸气渗透进入围护结构内部,围护结构内部不应产生冷凝。

18 热工4.4.5

围护结构防潮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 室内空气湿度不宜过高;

2 地面、外墙表面温度不宜过低;

3 可在围护结构的高温侧设隔汽层;

4 可采用具有吸湿、解湿等调节空气湿度功能的围护结构材料;

5 应合理设置保温层,防止围护结构内部冷凝;

6 与室外雨水或土壤接触的围护结构应设置防水(潮)层。

19 热工4.4.6

夏热冬冷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热冬暖沿海地区建筑的通风口、外窗应可以开启和关闭。室外或与室外连通的空间,其顶棚、墙面、地面应采取防止返潮的措施或采用易于清洗的材料。

建识网 www.archknow.com 提供最新规范及相关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