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车库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绿化顶板规范要求

地下车库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绿化顶板规范要求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小节统计了地面是住宅建筑时常见的覆土绿化种植情况下的地库顶板建筑构造做法所相关的规范条款。16地下防水4.8.16种植顶板的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处防水层高出种植土应大于250 mm。17地下防水4.8.17泛水部位、水落口及穿顶板管道四周宜设置200~300 mm宽的卵石隔离带。24种植屋面4.1.4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含有化学阻根剂。

地下车库设计常用规范一本通:绿化顶板规范要求

小节统计了地面是住宅建筑时常见的覆土绿化种植情况下的地库顶板建筑构造做法所相关的规范条款。

扫描进入建识网

表4-7 绿化顶板涉及的规范条款 本表在建识网上随时更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图4-5 顶板梁上翻构造

图4-6 按种植屋面要求设计的地下室顶板

图4-7 地下车库与地面景观及地形综合协调案例

规范原文摘录

1 统标5.4.2

地下建筑顶板上的绿化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建筑顶板上的覆土层宜采取局部开放式,开放边应与地下室外部自然土层相接;并应根据地下建筑顶板的覆土厚度,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

2 地下建筑顶板设计应满足种植覆土、综合管线及景观和植物生长的荷载要求;

3 应采用防根穿刺的建筑防水构造。

2 统标6.14.2

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且应符合表6.14.2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不应小于3%,采用建筑找坡时不应小于2%;

2 瓦屋面坡度大于100%以及大风和抗震设防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应采取固定和防止瓦材滑落的措施;

3 卷材防水屋面檐沟、天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金属屋面集水沟可无坡度;

4 当种植屋面的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固定和防止滑落的措施。

表6.14.2 屋面的排水坡度

3 统标6.14.3

上人屋面应选用耐霉变、拉伸强度高的防水材料防水层应有保护层,保护层宜采用块材或细石混凝土。

4 统标6.14.4

种植屋面结构应计算种植荷载作用,并宜设置植物浇灌设施,防水层应满足耐根穿刺要求。

5 地下防水4.8.1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

6 地下防水4.8.2

种植土与周边自然土体不相连,且高于周边地坪时,应按种植屋面要求设计。

7 地下防水4.8.3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种植顶板应为现浇防水混凝土,结构找坡,坡度宜为1%~2%;

2 种植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50 mm,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 mm,并不得贯通;

3 种植顶板的结构荷载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的有关规定执行。

8 地下防水4.8.4

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时,应设计蓄水装置;寒冷地区的设计,冬秋季时宜将种植土中的积水排出。

9 地下防水4.8.5

种植顶板防水设计应包括主体结构防水、管线、花池、排水沟、通风井和亭、台、架、柱等构配件的防排水、泛水设计。

10 地下防水4.8.7

少雨地区的地下工程顶板种植土宜与大于1/2周边的自然土体相连,若低于周边土体时,宜设置蓄排水层。

11 地下防水4.8.8

种植土中的积水宜通过盲沟排至周边土体或建筑排水系统

12 地下防水4.8.9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排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耐根穿刺防水层应铺设在普通防水层上面;

2 耐根穿刺防水层表面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3 排(蓄)水层应根据渗水性、储水量、稳定性、抗生物性和碳酸盐含量等因素进行设计;排(蓄)水层应设置在保护层上面,并应结合排水沟分区设置;

4 排(蓄)水层上应设置过滤层,过滤层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0 mm;

5 种植土层与植被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的有关规定。

13 地下防水4.8.10

地下工程种植顶板防水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绝热(保温)层应选用密度小、压缩强度大、吸水率低的绝热材料,不得选用散状绝热材料;

2 耐根穿刺层防水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或具有相关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材料性能检测报告;

3 排(蓄)水层应选用抗压强度大且耐久性好的塑料排水板、网状交织排水板或轻质陶粒等轻质材料。

14 地下防水4.8.14

防水层下不得埋设水平管线。垂直穿越的管线应预埋套管,套管超过种植土的高度应大于150 mm。

15 地下防水4.8.15

变形缝应作为种植分区边界,不得跨缝种植。

16 地下防水4.8.16

种植顶板的泛水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泛水处防水层高出种植土应大于250 mm。

17 地下防水4.8.17

泛水部位、水落口及穿顶板管道四周宜设置200~300 mm宽的卵石隔离带。

18 地下防水5.7.1

地下工程通向地面的各种孔口应采取防地面水倒灌的措施。人员出入口高出地面的高度宜为500 mm,汽车出入口设置明沟排水时,其高度宜为150 m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19 种植屋面3.2.2

种植屋面不宜设计为倒置式屋面。

20 种植屋面3.2.7

当屋面坡度大于20%时,绝热层、防水层、排(蓄)水层、种植土层等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21 种植屋面4.1.1

种植屋面绝热层应选用密度小、压缩强度大、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的材料。

22 种植屋面4.1.2

找坡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找坡材料应选用密度小并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材料;

2 当坡长小于4 m时,宜采用水泥砂浆找坡;

3 当坡长为4~9 m时,可采用加气混凝土、轻质陶粒混凝土、水泥膨胀珍珠岩和水泥蛭石等材料找坡,也可采用结构找坡;

4 当坡长大于9 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

23 种植屋面4.1.3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具有耐霉菌腐蚀性能。

24 种植屋面4.1.4

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含有化学阻根剂。

25 种植屋面4.1.5

种植屋面排(蓄)水层应选用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好的轻质材料。

26 种植屋面4.1.6

种植土应具有质量轻、养分适度、清洁无毒和安全环保等特性。

27 种植屋面4.1.7

改良土有机材料体积掺入量不宜大于30%;有机质材料应充分腐熟灭菌。

28 种植屋面4.2.1

种植屋面绝热材料可采用喷涂硬泡聚氨酯、硬泡聚氨酯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硬质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保温板、酚醛硬泡保温板等轻质绝热材料。不得采用散状绝热材料。

29 种植屋面4.2.6

种植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密度不宜大于100 kg/m3,压缩强度不得低于100 kPa。100 kPa压缩强度下,压缩比不得大于10%。

30 种植屋面4.3.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4.0 mm,产品包括复合铜胎基、聚酯胎基的卷材,应含有化学阻根剂,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2及表4.3.1的规定。

表4.3.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31 种植屋面4.3.2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4.0 mm,产品包括复合铜胎基、聚酯胎基的卷材,应含有化学阻根剂,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及表4.3.2的规定。

表4.3.2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32 种植屋面4.3.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1.2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GB 12952及表4.3.3的规定。

表4.3.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33 种植屋面4.3.4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1.2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GB 27789及表4.3.4的规定。

表4.3.4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34 种植屋面4.3.5

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2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GB/T 17643和表4.3.5的规定。

表4.3.5 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主要性能

35 种植屋面4.3.6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1.2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 18173.1中JL1及表4.3.6-1的规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搭接胶带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3.6-2的规定。

表4.3.6-1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表4.3.6-2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搭接胶带主要性能

36 种植屋面4.3.7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和聚合物水泥胶结料复合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其中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聚乙烯膜层厚度不应小于0.6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3.7-1的规定;聚合物水泥胶结料的厚度不应小于1.3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3.7-2的规定。

表4.3.7-1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主要性能

表4.3.7-2 聚合物水泥胶结料主要性能

37 种植屋面4.3.8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应小于2.0 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喷涂聚脲防水涂料》GB/T 23446的规定及表4.3.8的规定。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配套底涂料、涂层修补材料和层间搭接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00的相关规定。

表4.3.8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主要性能

38 种植屋面4.4.1

排(蓄)水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凹凸型排(蓄)水板的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4.1-1的规定;

表4.4.1-1 凹凸型排(蓄)水板主要性能

2 网状交织排水板主要性能应符合表4.4.1-2的规定;

表4.4.1-2 网状交织排水板主要性能

3 级配碎石的粒径宜为10 mm~25 mm,卵石的粒径宜为25 mm~40 mm,铺设厚度均不宜小于100 mm;

4 陶粒的粒径宜为10 mm~25 mm,堆积密度不宜大于500 kg/m3,铺设厚度不宜小于100 mm。

39 种植屋面4.4.2

过滤材料宜选用聚酯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00 g/m2

40 种植屋面5.1.1

种植屋面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计算屋面结构荷载;

2 确定屋面构造层次;

3 绝热层设计,确定绝热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

4 防水层设计,确定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和普通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

5 保护层;

6 种植设计,确定种植土类型、种植形式和植物种类;

7 灌溉及排水系统;

8 电气照明系统;

9 园林小品

10 细部构造。

41 种植屋面5.1.3

种植屋面绿化指标宜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种植屋面绿化指标

42 种植屋面5.1.6

种植屋面的结构层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43 种植屋面5.1.7(www.xing528.com)

种植屋面防水层应满足一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且必须至少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

44 种植屋面5.1.8

种植屋面防水层应采用不少于两道防水设防,上道应为耐根穿刺防水材料;两道防水层应相邻铺设且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

45 种植屋面5.1.9

普通防水层一道防水设防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5.1.9的规定。

表5.1.9 普通防水层一道防水设防的最小厚度

46 种植屋面5.1.10

耐根穿刺防水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符合本规程第4.3节的规定;

2 排(蓄)水材料不得作为耐根穿刺防水材料使用;

3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和聚合物水泥胶结料复合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采用双层卷材复合作为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

47 种植屋面5.1.11

防水卷材搭接缝应采用与卷材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内增强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搭接缝应用密封胶封闭。

48 种植屋面5.1.12

耐根穿刺防水层上应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简单式种植屋面和容器种植宜采用体积比为1:3、厚度为15 mm~20 mm的水泥砂浆作保护层;

2 花园式种植屋面宜采用厚度不小于40 mm的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3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应采用厚度不小于70 mm的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4 采用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保护层下面应铺设隔离层;

5 采用土工布或聚酯无纺布作保护层时,单位面积质量不应小于300 g/m2

6 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作保护层时,芯材厚度不应小于0.4 mm;

7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作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0.4 mm。

49 种植屋面5.1.13

排(蓄)水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蓄)水层的材料应符合本规程第4.4.1条的规定;

2 排(蓄)水系统应结合找坡泛水设计;

3 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区,宜选用蓄水功能强的排(蓄)水材料;

4 排(蓄)水层应结合排水沟分区设置。

50 种植屋面5.1.14

种植屋面应根据种植形式和汇水面积,确定水落口数量

51 种植屋面5.1.15

过滤层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滤层的材料应符合本规程第4.4.2条的规定;

2 过滤层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 mm;

3 过滤层应沿种植挡墙向上铺设,与种植土高度一致。和水落管直径,并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52 种植屋面5.1.18

伸出屋面的管道和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安装完成。后装的设备基座下应增加一道防水增强层,施工时应避免破坏防水层和保护层。

53 种植屋面5.2.1

种植平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包括:基层、绝热层、找坡(找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层和植被层等(图5.2.1)。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屋面形式、植物种类等情况,可增减屋面构造层次。

图5.2.1 种植平屋面基本构造层次

1—植被层;2—种植土层;3—过滤层;4—排(蓄水层);5—保护层;6—耐根穿刺防水层;7—普通防水层;8—找坡(找平)层;9—绝热层;10—基层

54 种植屋面5.2.2

种植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

55 种植屋面5.2.3

屋面采用种植池种植高大植物时(图5.2.3),种植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池内应设置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2 池壁应设置排水口,并应设计有组织排水;

3 根据种植植物高度在池内设置固定植物用的预埋件。

图5.2.3 种植池

1—种植池;2—排水管(孔);3—植被层;4—种植土层;5—过滤层;6—排(蓄)水层;7—耐根穿刺防水层

56 种植屋面5.3.1

种植坡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应包括:基层、绝热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层和植被层等。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屋面形式和植物种类等情况,可增减屋面构造层次。

57 种植屋面5.3.2

屋面坡度小于10%的种植坡屋面设计可按本规程第5.2节的规定执行。

58 种植屋面5.3.3

屋面坡度大于等于20%的种植坡屋面设计应设置防滑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覆盖种植时可采取挡墙或挡板等防滑措施(图5.3.3-1、图5.3.3-2)。当设置防滑挡墙时,防水层应满包挡墙,挡墙应设置排水通道;当设置防滑挡板时,防水层和过滤层应在挡板下连续铺设;

图5.3.3 -1坡屋面防滑挡墙

1—排水管(孔);2—预埋钢筋;3—卵石缓冲带

图5.3.3 -2种植土防滑挡板

1—竖向支撑;2—横向挡板;3—种植土区域

2非满覆盖种植时可采用阶梯式或台地式种植。阶梯式种植设置防滑挡墙时,防水层应满包挡墙(图5.3.3-3)。台地式种植屋面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应设置排水沟(图5.3.3-4)。

图5.3.3 -3阶梯式种植

1—排水管(孔);2—防滑挡墙

图5.3.3 -4台地式种植

1—排水沟;2—排水管;3—植被层;4—种植土层;5—过滤层;6—排(蓄)水层;7—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9 种植屋面5.3.4

屋面坡度大于50%时,不宜做种植屋面。

60 种植屋面5.3.6

种植坡屋面不宜采用土工布等软质保护层,屋面坡度大于20%时,保护层应采用细石钢筋混凝土。

61 种植屋面5.3.7

坡屋面种植在沿山墙和檐沟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62 种植屋面5.4.1

地下建筑顶板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板应为现浇防水混凝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的规定;

2 顶板种植应按永久性绿化设计;

3 种植土与周界地面相连时,宜设置盲沟排水;

4 应设置过滤层和排水层;

5 采用下沉式种植时,应设自流排水系统;

6 顶板采用反梁结构或坡度不足时,应设置渗排水管或用陶粒、级配碎石等渗排水措施。

63 种植屋面5.4.2

顶板面积较大放坡困难时,应分区设置水落口、盲沟、渗排水管等内排水及雨水收集系统。

64 种植屋面5.4.3

种植土高于周边地坪土时,应按屋面种植设计要求执行。

65 种植屋面5.4.4

地下建筑顶板的耐根穿刺防水层、保护层、排(蓄)水层和过滤层的设计应按本规程第5.1 节的规定执行。

66 种植屋面5.8.1

种植屋面的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和屋面檐口部位,应设置缓冲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0 mm。缓冲带可结合卵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67 种植屋面5.8.2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防水层的泛水高度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250 mm;

2 地下建筑顶板防水层的泛水高度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500 mm。

68 种植屋面5.8.3

竖向穿过屋面的管道,应在结构层内预埋套管,套管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250 mm。

69 种植屋面5.8.4

坡屋面种植檐口构造(图5.8.4)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檐口顶部应设种植土挡墙;

2 挡墙应埋设排水管(孔);

3 挡墙应铺设防水层,并与檐沟防水层连成一体。

70 种植屋面5.8.5

变形缝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的规定。变形缝上不应种植,变形缝墙应高于种植土,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图5.8.5)。

图5.8.4 檐口构造

1—防水层;2—防护栏杆;3—挡墙;4—排水管;5—卵石缓冲带

图5.8.5 变形缝铺设盖板

1—卵石缓冲带;2—盖板;3—变形缝

71 种植屋面5.8.6

种植屋面宜采用外排水方式,水落口宜结合缓冲带设置(图5.8.6)。

图5.8.6 外排水

1—密封胶;2—水落口;3—雨箅子;4—卵石缓冲带

图5.8.7 -1绿地内水落口

1—卵石缓冲带;2—井盖;3—雨水观察井

72 种植屋面5.8.7

排水系统细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落口位于绿地内时,水落口上方应设置雨水观察井,并应在周边设置不小于300 mm的卵石缓冲带(图5.8.7-1);

2 水落口位于铺装层上时,基层应满铺排水板,上设雨箅子(图5.8.7-2)。

图5.8.7 -2铺装层上水落口

1—铺装层;2—雨箅子;3—水落口

图5.8.8 排水沟

1—卵石缓冲带;2—排水管(孔);3—盖板;4—种植挡墙

73 种植屋面5.8.8

屋面排水沟上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侧墙应设置排水孔(图5.8.8)。

74 种植屋面5.8.9

硬质铺装应向水落口处找坡,找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的规定。当种植挡墙高于铺装时,挡墙应设置排水孔。

75 种植屋面5.9.1

种植屋面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园林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电管线等宜铺设在防水层之上;

2 大面积种植宜采用固定式自动微喷或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并应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小面积种植可设取水点进行人工灌溉;

3 小型设施宜选用体量小、质量轻的小型设施和园林小品。

76 种植屋面5.9.3

种植屋面的透气孔高出种植土不应小于250 mm,并宜做装饰性保护。

77 种植屋面5.9.7

屋面水池应增设防水、排水构造。

78 种植屋面6.1.6

种植屋面用防水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最小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 mm。

79 种植屋面6.1.10

种植容器排水方向应与屋面排水方向相同,并由种植容器排水口内直接引向排水沟排出。

80园林绿化4.1.1

绿化栽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施肥和置换客土等措施,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表4.1.1规定。

表4.1.1 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81 09措施/景2.7.14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设计

1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设计应满足本节第2.7.10条中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土与周界地面相连时,可不设排水层;

2)地下建筑顶板高于周界地面时,应设找坡层和排水层;

3)地下建筑顶板做下沉式种植时,应设自流排水系统;

4)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宜为永久性绿化。

2 地下建筑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防水混凝土,其厚度不应小于250 mm,可作为一道防水设防;

3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应设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

4 地下建筑顶板覆土厚度大于800 mm时,可不设保温层,但应经热工计算核实。如寒冷地区种植土达不到保温要求,应另设保温层;

5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土不得使用建筑垃圾土和被污染的土壤;

6 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宜为乔术、灌木、地被植物复层种植结构。

《建筑专业精细化设计》与建识网www.archknow.com 里有更多实用的资源,看得多,收获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