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输出!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输出!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地下防水5.7.5窗井内的底板,应低于窗下缘300 mm。17地下防水8.4.3采用桩基支护逆筑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用于各防水等级的工程;2 侧墙水平、垂直施工缝,应采取二道防水措施;3 逆筑施工缝、底板、底板与桩头的接缝做法应符合本规范第8.4.2条第3、4款的规定。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输出!

扫描进入建识网

表4-9 一般规定部分涉及的规范条款 本表在建识网上随时更新

图4-8 集水坑

图4-9 消防电梯集水坑

规范原文摘录

1 统标8.1.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供水泵房等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

2 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0 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0 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3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得影响水质;

4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直接上层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厨房废水收集处理间、污水处理机房、污水泵房、洗衣房、垃圾间及其他产生污染源的房间,且不应与上述房间相毗邻;

5 泵房内地面应设防水层

6 生活给水泵房内的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2 地下防水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 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 mm。

3 地下防水4.7.12

膨润土防水毯的织布面应与结构外表面或底板垫层混凝土密贴;膨润土防水板的膨润土面应与结构外表面或底板垫层密贴。

4 地下防水5.4.2

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 mm,当厚度小于250 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他防水措施(图5.4.2)。

图5.4.2 预埋件或预留孔(槽)处理

5 地下防水5.4.3

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

6 地下防水5.6.1

桩头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

2 桩头防水材料应与垫层防水层连为一体。

7 地下防水5.6.3

桩头防水构造形式应符合图5.6.3-1和5.6.3-2的规定。

图5.6.3-1 桩头防水构造(一)

1—结构底板;2—底板防水层;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防水层;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6—桩基受力筋;7—遇水膨胀止水条(胶);8—混凝土垫层;9—桩基混凝土

图5.6.3-2 桩头防水构造(二)

1—结构底板;2—底板防水层;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4—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6—桩基受力筋;7—遇水膨胀止水条(胶);8—混凝土垫层;9—密封材料

8 地下防水5.7.2

窗井的底部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窗井的底板和墙应做防水处理,并宜与主体结构断开(图5.7.2)。

9 地下防水5.7.4

无论地下水位高低,窗台下部的墙体和底板应做防水层。

10 地下防水5.7.5(www.xing528.com)

窗井内的底板,应低于窗下缘300 mm。窗井墙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 mm。窗井外地面应做散水,散水与墙面间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

11 地下防水5.8.1

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内部应设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12 地下防水5.8.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应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图5.8.2)。

图5.7.2 窗井防水构造

1—窗井;2—主体结构;3—排水管;4—垫层

图5.8.2 底板下坑、池的防水构造

1—底板;2—盖板;3—坑、池防水层;4—坑、池;5—主体结构防水层

13 地下防水6.2.3

地下工程采用渗排水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

2 渗排水层应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以下,并应由粗砂过滤层与集水管组成(图6.2.3);

3 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 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采用厚度100~150 mm,粒径5~10 mm的石子铺填;过滤层顶面与结构底面之间,宜干铺一层卷材或30~50 mm厚的1:3水泥砂浆作隔浆层;

4 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 m。渗入集水管的地下水导入集水井后应用泵排走。

图6.2.3 渗排水层构造

1—结构底板;2—细石混凝土;3—底板防水层;4—混凝土垫层;5—隔浆层;6—粗砂过滤层;7—集水管;8—集水管座

14 地下防水8.2.3

沉井的干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位应降至底板底高程500 mm以下,降水作业应在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沉井内部结构完成并满足抗浮要求后,方可停止;

2 封底前井壁与底板连接部位应凿毛或涂刷界面处理剂,并应清洗干净;

3 待垫层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浇筑混凝土底板,应一次浇筑,并应分格连续对称进行;

4 降水用的集水井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筑密实。

15 地下防水8.2.4

沉井水下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下封底宜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坍落度宜为200±20 mm;

2 封底混凝土应在沉井全部底面积上连续均匀浇筑,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小于1.5 m;

3 封底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从井内抽水,并应检查封底质量,对渗漏水部位应进行堵漏处理;

4 防水混凝土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底板与井壁接缝处的防水措施应按本规范表3.3.1-1选用,施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25条的规定。

16 地下防水8.2.5

当沉井与位于不透水层内的地下工程连接时,应先封住井壁外侧含水层的渗水通道。

17 地下防水8.4.3

采用桩基支护逆筑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用于各防水等级的工程;

2 侧墙水平、垂直施工缝,应采取二道防水措施;

3 逆筑施工缝、底板、底板与桩头的接缝做法应符合本规范第8.4.2条第3、4款的规定。

《建筑专业精细化设计》与建识网www.archknow.com 里有更多实用的资源,看得多,收获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