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源。西汉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进取式的人生轨模被提出,并为儒家文人所信奉和追求。古代的一些长篇小说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常被描画而出。约束自我、坚守自我的仁义操守,昂扬积极,于人生艰难处亦要保持自强不息之态,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亮光。

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来源。早在《周易》中,我们的先哲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观点,认为世间君子应取法于天,要像宇宙万物一样行转不息,力求进步,即使颠沛流离,也要刚毅坚卓、发奋图强。

后世的众多文人志士自踏上人生奋发之路起,即勇往直前,纵有艰辛坎坷,他们也表现出坚守和刚毅的姿态。如屈原在《离骚》中,先是叙述自己的家世、品德、理想,以及自己遭谗被疏的苦闷。但即使被放逐疏远,屈原依然坚守他的理想,绝不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在表达了自己的执着坚守后,屈原又表明了自己追求光明、不断前行的人生态度:“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西汉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进取式的人生轨模被提出,并为儒家文人所信奉和追求。唐代诗人李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其一生以不世之材自居,顽强而执着地追求惊世骇俗的功业。他早年便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怒无所搏,雄无所争”的大鹏自喻。虽然屡遭挫折,失败打击接踵而至,其诗歌中也出现过追求与颓放并存,但他的进取之心始终未息。被放逐还山后,李白仍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直至临终绝笔,他虽已“中天摧兮力不济”,却还坚信自己“余风激兮万世”,可见他的一生抱负,老而不衰。

古代的一些长篇小说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常被描画而出。例如,《三国演义》中,群雄争霸、众才斗智、扬威耀武的竞胜图景中时有出现。小说中的众人虽各有特点,但他们的人生却都体现着中国古人所积极追求的功业观念,“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恰是书中一干人等的价值观。正是在此观念下,其间之人,或胸怀天下,招揽人才,成就帝王之业;或审时度势,辅佐明主,显身扬名;或驰骋沙场,夺关斩将,建立不朽功勋。

正如孟子所言:“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民族观念中的君子之风一直都对人的精神风貌有所要求。约束自我、坚守自我的仁义操守,昂扬积极,于人生艰难处亦要保持自强不息之态,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亮光。

思考题

1.古代文学史的三古七段指的是哪几个历史时间段?

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十大主题指的是什么?(www.xing528.com)

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推荐阅读材料

1.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推荐理由:该书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十大主题,展示了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精神状态、审美心理等,同时也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底蕴。

2.张玉穀.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推荐理由:书中对唐代之前的名诗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鉴赏,有助于拓展读者的诗歌阅读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