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支柱产业地位确立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支柱产业地位确立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将蓟县定位为“天津市的后花园”。在这次全会上,县委第一次明确提出蓟县“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旅游收入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16.45%,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7.5万个,全县各产业围绕旅游业调整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从产业地位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支柱产业地位确立

蓟县旅游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98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将蓟县定位为“天津市的后花园”。随着独乐寺(1980年开放)、盘山(1982年开放)、黄崖关长城(1985年开放)相继对外开放,蓟县旅游业迎来起步。但到1994年,全县旅游业的年收入还不足250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蓟县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期。1987年,成立县旅游局;2002年,成立县旅游经济委员会,成为蓟县政府组成部门。

1996年,县委提出“强工重农,兴旅活商”的思路。2000年,县委提出“一产围绕绿色调、二产围绕资源调、三产围绕旅游调”的思路。2003年1月,县委七届三次会议确立蓟县“坚持天津市后花园发展定位,念山水经,打旅游牌,走联合路,做环境文章,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发展思路。在这次全会上,县委第一次明确提出蓟县“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2006年,县委明确提出“以旅游业带动三产,以三产带动二产、一产,三次产业优化升级、竞相发展”的思路。2010年12月30日,县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对蓟县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提升,提出建设“天津历史名城、京津唐生态绿心,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在以往确定的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目标基础上,首次提出构建“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目标。(www.xing528.com)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规划编制。1990年至2004年,相继制定《蓟县旅游业开发布局规划工作方案》《旅游发展规划》《旅游风景点标图》《旅游开发土地利用预测规划》《蓟县旅游“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蓟县旅游业“十五”计划》《蓟县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草案)》《蓟县旅游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规划》等。2005年至2011年,编制《蓟县“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草案)》《关于农家旅店专业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天津蓟县旅游业发展规划》《蓟县旅游“十二五”发展纲要》,为重点景区、旅游特色村编制修建性详规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策划规划90多个。从2006年开始,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天津蓟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全县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实施“请进来”战略,聘请中国标准规划设计院,为罗庄子镇旱店子村,下营镇东山、寺沟村编制修建性详规。2012年至2016年,编制《蓟县旅游经济三年发展计划(2012—2014)》,完成盘山、长城、八仙山、梨木台4个景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东山、寺沟、船仓峪、黄崖关、莲花岭5个旅游精品村的设计规划。委托天津九界投资管理公司完成《蓟县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后,全县旅游收入平稳快速增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各项经济指标连创历史新高。2001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万元,综合收入2.5亿元。2008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6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2010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848.4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7.1亿元,综合收入35.5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16.45%,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7.5万个,全县各产业围绕旅游业调整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从产业地位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