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富春山居图》:江南地域美术史研究成果展现

《富春山居图》:江南地域美术史研究成果展现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公望的山水是“写意”山水,是古代中国的“抽象山水画”,有中国“印象画派”之美称。有人把画中山水形态与富春江庙山坞段山水景象作比较,认为形似且神似,从而得出某地某处是黄公望创作时的实景写生地,以此来证明《富春山居图》的“原版”在富阳。如果我们研究《富春山居图》,一定要找出富春江某一段某一峰就是画中某一景某一峰,难免在方法上陷入死胡同:再写实的绘画作品都不同于摄影作品,何况是写意的绘画作品呢?!

《富春山居图》:江南地域美术史研究成果展现

宋元文人山水画或称“书斋山水”,其创作法则,就是倪云林所谓的“写意”心法,用“皴法”抒写“胸中逸气”,干笔俭墨,“草草”为之。黄公望的山水是“写意”山水,是古代中国的“抽象山水画”,有中国“印象画派”之美称。这是他热爱自然、醉心山水,游历名山、细心观察的结果,诚如他在题赠危素的作品上所跋:“画法之妙,全得于游览之助。”

有人把画中山水形态与富春江庙山坞段山水景象作比较,认为形似且神似,从而得出某地某处是黄公望创作时的实景写生地,以此来证明《富春山居图》的“原版”在富阳。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多此一举,而且是违背了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的。从写实到写意,是一个艺术提炼和创作的复杂过程,用实景比附的方法来欣赏或研究这样的作品,进而比对写生地或所谓的“原版”“实景”山水,是毫无必要的。(www.xing528.com)

至于画中景象或山水风物,既是作者所见山水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也是画家胸中丘壑的笔下呈现,既有实景写生的,也有抽象写意的,既有形似的,也有神似的,很难说画中此峰与某地某峰因形似而对号入座,一一比附。如果我们研究《富春山居图》,一定要找出富春江某一段某一峰就是画中某一景某一峰,难免在方法上陷入死胡同:再写实的绘画作品都不同于摄影作品,何况是写意的绘画作品呢?!黄公望《写山水诀》虽有山石树木的具体技法,但从技法之余所写出来的水墨浓淡和纸帛生熟所呈现的特有的皴染韵致,可知其山水写意之境。由此也可见,抽象写意不仅是绘画对象从山水实景到胸中丘壑,从眼见景象到心中意蕴的提炼抽象,还有从笔法的写实到图像的意象,笔下的具象到纸上的味象的表达变化。诗乃心声,画为意匠,诚此之谓也。从这个角度而言,不仅美术创作者要对创作对象了然于胸,从实到虚,化繁为简,美术作品的研究者也需要具有同样的画外功夫,懂得同样的画中真趣。这就需要对有关的自然山水和景观风物等自然或人文地理有足够深入的把握和认识,而不是拿画中山水去寻找所谓的“原版”“实景”山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