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排除所有可能的障碍!

排除所有可能的障碍!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柴荣去世后,有关军政的事务多由韩通裁决,赵匡胤根本插不上手。事后,赵匡胤对王彦升专杀之举十分恼怒,终生废弃不予重用。总而言之,在对老太后、小皇帝和老宰相以及有可能阻碍兵变的慕容延钊、韩通父子分别采取了措施之后,赵匡胤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借兵变以称帝的全套计划了。

排除所有可能的障碍!

据史书记载,在赵匡胤率兵出发之前,禁军将士就已阴谋拥戴他为帝。既称将士,可知事情不是由士兵所发起的,必定有军官在背后活动,士兵们不过在台前吵吵嚷嚷而已。赵匡胤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调度,即让禁军的另一位重要将领——殿前副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前军先行出发,又过了一天,赵匡胤才率大军出发。

虽然从后来看,慕容延钊对赵匡胤一直忠心耿耿,没有叛乱的表示,但在事前,赵匡胤对他并不放心。慕容延钊当时是一位手握大权的禁军将领,如果他对赵匡胤的称帝之事心有不满的话,则极有可能在兵变过程中,以禁军副总指挥的身份号召士兵反对赵匡胤的称帝之举。若真是如此,赵匡胤的兵变立皇帝恐怕就会有很多麻烦了。为了不让这位危险人物破坏全部计划,赵匡胤运用禁军总指挥的权力,命慕容延钊做全军的先锋,先走一步,离开京城,与大部分的禁军士兵脱离接触。这样一来,即使慕容延钊对赵匡胤发动兵变以称帝有什么不满,也不能有所作为了。

除了慕容延钊之外,还有一个极有可能反对赵匡胤称帝的危险人物,那就是韩通。而整个兵变称帝过程中,因反抗兵变而被杀的,只此一人。史书记载,在后周世宗时,韩通与赵匡胤同掌宿卫禁军,他的职位是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赵匡胤虽然是殿前都点检,也有节度使的职位,但他不像韩通担任同平章事这种政务上的职务,而韩通则身兼军政两方面的要职。所以,柴荣去世后,有关军政的事务多由韩通裁决,赵匡胤根本插不上手。因此,柴荣以及后来的太后、幼帝及范质等人,在韩通与赵匡胤之间,更相信韩通。

从人望上来看,韩通比不过赵匡胤,但韩通生性刚烈,凡是他不满意或看不惯的,就一定会硬对硬地表现出来,不怕得罪任何人,所以当时人称他为“韩瞠眼”。可以想象得到,此人脾气一来,眼睛一瞪,是不会把什么人放在眼里的。

韩通有勇无谋,但韩通的儿子颇有志略,他看到赵匡胤颇得人望,便劝韩通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根本听不进儿子的话,他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赵匡胤,也就没有把赵匡胤当成一个敌手。(www.xing528.com)

相反,赵匡胤对韩通则早有防范之心,他在谋划整个兵变方案时,就已针对韩通制定了得力而有效的对策。在整个兵变过程中,确实没有别人出面反抗,只有韩通父子率部分禁军准备抵抗赵匡胤。但他们还未能走到皇宫,半路就被赵匡胤手下的悍将王彦升率部拦截。

韩通父子闻变后仓促出发,毫无作战准备,所以根本敌不过王彦升。韩氏父子节节败退,被逼回自己的府宅。王彦升哪肯善罢甘休,冲入韩府,将韩府全家老少尽数杀死。事后,赵匡胤对王彦升专杀之举十分恼怒,终生废弃不予重用。

在赵匡胤看来,王彦升打退韩氏父子的反抗,不是因为王彦升做得太过分了,根本用不着如此狠毒地斩草除根,当时只要控制住韩氏父子的反抗,不让他们对赵匡胤的称帝形成障碍就足够了。可王彦升这家伙太想讨好赵匡胤了,只想干得更漂亮一些,以求在这次事变中立下大功。但他这个想法,显然不符合赵匡胤的要求。如此残杀,会对人心造成恶劣的影响,有损赵匡胤的政治形象,不利于这位新上台的皇帝巩固政权,而且从史实看,赵匡胤也确实是一个不爱以杀人逞威的人,他想夺取皇权,但他并不想靠血腥的屠杀树立自己的政治威信。赵匡胤走的是一条和平主义的政治道路,这一点,当然也属于他的整体韬略,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门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在对老太后、小皇帝和老宰相以及有可能阻碍兵变的慕容延钊、韩通父子分别采取了措施之后,赵匡胤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借兵变以称帝的全套计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