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韬略:北南敌势逼近

宋元韬略:北南敌势逼近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代以来,天下四分五裂,赵匡胤夺得皇权,势力局限于后周的地盘,周围还有多个称帝称王的割据政权。在宋的范围内,只有一百一十八个州,而且由十几个节度使分别管辖。当时的节度使是以军事将领为地区长官。若被北汉占领,则对宋王朝首都汴梁构成了直接威胁。所以北宋在北方的敌人一共有三个,如果不各个击破的话,他们势必联合起来进攻宋。至于南方,也有危险的敌人,那就是南唐,他的地盘位于淮南军之南,控制了江南江西地区。

宋元韬略:北南敌势逼近

赵匡胤皇袍加身后,最大心愿是统一天下。五代以来,天下四分五裂,赵匡胤夺得皇权,势力局限于后周的地盘,周围还有多个称帝称王的割据政权。如南方有南唐、吴越、南汉、南平、武平,在西边有后蜀、羌、西夏。在宋的范围内,只有一百一十八个州,而且由十几个节度使分别管辖。赵匡胤当上皇帝,在后周其他地区,有不少原来的后周官员不服气,他们认为赵匡胤是用阴谋手段篡夺了后周皇权,只是限于力量,暂时不敢公开表示反对。但若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

当时的节度使是以军事将领为地区长官。这些节度使中,实力最强大者是昭义军节度使和淮南军节度使。此两人在后周是手握兵权的两员大将,本来也不把赵匡胤放在眼里。现在赵匡胤演出黄袍加身这一幕,二李心里必定充满了怨恨,所以他们是赵匡胤两个最危险的敌人。赵匡胤明白,如果不能把这些人消灭干净,自己的皇帝之号就毫无意义。

昭义军节度使所在地区,包括潞州(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沁州(今山西沁县)三大要地,居太行山之脊,对开封一带的京畿地区,正好居高临下,虎视眈眈。故此地区的得失,直接关系到黄河两岸的安危。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历称战略要地,谁控制了它,谁就占据了对中原地区的主动地位。赵匡胤刚称帝时,此一地区还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那就是它正好处于宋与北汉的中间地带。宋占据此地,便取得了对北汉作战的有利地势。若被北汉占领,则对宋王朝首都汴梁构成了直接威胁。

昭义军节度使,不仅地位重要,而且地势险要。双方来往的唯一关口,就是天井关,此关之北即为太行山中的羊肠坂道,扼守住这个关口,就堵住了昭义军部队南下的路线。所以,赵匡胤派石守信攻击昭义军时再三强调:“勿纵李筠下太行,急引兵占领天井关,扼其险隘,就可万无一失。”

如果说昭义军对宋的威胁是抚其背的话,与之相应的,就是位于宋之东南的淮南军节度使,它对宋的威胁可谓直捣其腰。

淮南军节度使,控制扬州(今江苏苏州江都区)到沔州(今湖北汉阳)的长江地带,共十一州。对中原的宋来说,从东到南形成一个半圆形包围圈。这一地区的最大特点是地势平旷,没有任何险要可守,恃以为险者仅有一条淮河。若沿淮的寿、濠、泗等州有失,则开封形势孤危,淮南军可直捣开封城下。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昭义军与淮南军若联手向宋进攻,他们只要打起为后周王朝复仇的口号,恐怕天下就要大乱,赵匡胤好不容易夺来的皇位,就要得而复失了。

这些节度使并不服从北宋政权,他们寻找机会,希望把本来与自己平起平坐的赵匡胤从皇帝的宝座上掀翻下来。赵匡胤面对如此局面,心知肚明,他也要寻找机会消灭这些不服的家伙。双方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要毫不留情地下手了。(www.xing528.com)

北汉在昭义军西北,势必会帮助昭义军攻击新建立的宋。契丹在宋的北方,虽然未有帮助昭义军的计划,但他帮助北汉也是势所必至。所以北宋在北方的敌人一共有三个,如果不各个击破的话,他们势必联合起来进攻宋。

至于南方,也有危险的敌人,那就是南唐,他的地盘位于淮南军之南,控制了江南江西地区。淮南本来是南唐的领地,后被后周占领,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忘记收复这块失地。如果有机可乘,他们一定会出兵帮助淮南节度使攻击北宋,以便在鹬蚌相争中坐收渔人之利。由于北方的李重进未能与李筠同时举兵,所以南唐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从昭义军的据点潞州到宋的首都汴梁,小道不过四百里。不论向东或者向南,只要越过太行山脉,即可到达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区,直逼汴梁城下。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既然下定决心反宋,自可以东出壶关攻占邺都,即今天的河北大名一带,以高屋建瓴之势南下黄河,以便攻占汴梁。也可以从潞州南下,经过晋城沁阳而攻占洛阳,而后向东直扑汴梁。

从淮南军的中心据点扬州到宋的首都汴梁,直线距离约一千里,在这千里之内,完全是平原地带,没有任何的山陵险要,淮河以北的各条河流,却有利于北宋军队的运输,他们可以坐船顺流而下,直逼扬州。所以淮南军李重进必须与昭义军李筠南北合围,才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李重进不识时机,犹豫不定,坐失夹击的机会。

宋的首都汴梁,是四战之地,北靠黄河作为屏障,在东西南方,必须依靠洛阳、徐州陈州三地作为屏障,如果这些地区失守,汴梁就面临极端危险的局面。如果宋不得不对李筠、李重进两面作战,则其他地区的节度使都将为自己的前途考虑,那时必将产生分崩离析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