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触网施工中的受电弓预防与检测

接触网施工中的受电弓预防与检测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电弓也应做临时接地,以防静电伤人。为防止冷滑试验过程中因刮弓事故损坏受电弓,应备有受电弓易损配件。检测车冷滑以检测车上安装的接触式检测系统为主,检测采用WBL-85型高速受电弓。导高变化率过大将使受电弓不能平稳地取流,导致受流恶化并引起离线现象的发生。

接触网施工中的受电弓预防与检测

【任务描述】

本任务重点要掌握人工目测的重点项目,以及人工目测的方法步骤。

一、理论部分

(一)目测的重点

电力机车驾驶室内的观测人员重点观察接触网走向、终端线岔、锚段关节、导线接头、特殊定位、分相分段绝缘器等关键部位的异常情况。作业台上的观测人员主要观察导线拉出值、各种线夹安装是否正确、导线面是否正直、有无不允许的硬点或打弓现象,以及观察受电弓与有关绝缘子或与有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二)安全与注意事项

(1)冷滑前每个站场和区间两端均需做好接地。受电弓也应做临时接地,以防静电伤人。

(2)冷滑区段的各种跨越电力线及其他干扰必须在冷滑前彻底处理,平行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

(3)冷滑试验的观测人员一般应在特设观测舱内工作。如需在车顶工作时应背向列车前进方向,并佩戴安全帽、防风镜等防护用品,身体各部位不得超出机车限界。

(4)冷滑试验应严格按照低、高速程序进行,并不许超过规定速度,不克服前次冷滑发现的问题,不得进行下次冷滑。

(5)在带电接触网邻接区段的冷滑试验需要在停电间隔进行,该邻接区段的接触网应双接地,并由负责邻接区段运营的供电段派员参加配合。

(6)列车在运行中不得上、下电力机车,非试验人员禁止上车。

(7)为防止冷滑试验过程中因刮弓事故损坏受电弓,应备有受电弓易损配件。

(8)冷滑车进行试验的每个区段施工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随车检查,以便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尽快解决问题。

二、任务实施

(一)施工工艺流程(见表6-1-2)

图6-1-2 任务实施流程

(二)施工组织准备

1.施工人员组织(见表6-1-4)

表6-1-4 施工人员组织表

2.施工工机具准备(见表6-1-5)

表6-1-4 施工应用工机具

续表(www.xing528.com)

(三)施工方法步骤

1.目测步骤

(1)导线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拉出值最大不应大于400 mm,接触线线面正确,无扭面。无弯曲、碰弓、脱弓现象。常速冷滑无不允许的硬点。

(2)受电弓在正常情况下距接地体瞬时间隙不应小于200 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60 mm。

(3)定位管、定位管坡度是否满足要求。

(4)线岔处受电弓过渡是否平稳,有无脱弓或刮弓、钻弓危险。

(5)观察导体调试变化是否平稳,有无突变和跳动,有无不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定》的高度。

(6)吊弦线夹、定位线夹、接触线接头线夹、中心锚结线夹、电连接线夹、分段绝缘分相绝缘器等无碰弓现象和不允许的硬点,以及无偏磨现象。

2.注意事项

1)冷滑的准备工作

接触网的冷滑必须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由施工单位派出调度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检测车进行检测。冷滑检测车由内燃机车或大马力轨道车进行牵引共同组成检测车组。冷滑速度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设计规范》规定,首先以低速进行一遍,根据检测数据,施工单位进行调整后再进行常速冷滑检测。

检测车冷滑的标准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 10421—2003)及该线的设计标准而制定。检测车冷滑以检测车上安装的接触式检测系统为主,检测采用WBL-85型高速受电弓。它具有质量小、跟随性好等特点,能够与接触线紧密接触。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接触线的参数,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评估接触网参数。

2)冷滑的常见问题与分析

(1)接触线高度的问题:通过冷滑检测,接触线高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站场与区间,隧道内外高度不一致的转换处。这些地方易造成导高控制不严,高度过渡不平滑,表现为导高变化率较大。我国接触网在大站导高通常设计为6 450 mm,而一般区间设计皆为6 000 mm,隧道内由于隧道净空等因素一般设计为5 700 mm。当检测车从区间向站场及由隧道外向隧道内运行时,接触线存在导高变化的问题。通过冷滑检测发现,在这一变化区段导高变化率常常达到了5‰~6‰,在隧道与区间的过渡处有的锚段导高变化率也达到5%,超过设计规定最大值5‰。导高变化率过大将使受电弓不能平稳地取流,导致受流恶化并引起离线现象的发生。

在大站侧线还存在导高控制不严,施工时未严格调整的问题。由于车站正线轨道比侧线高,如果保证大站正线导高达到6 450mm,侧线将大于6 450 mm。在西南某线的冷滑检测中,发现有的车站侧线的检测受电弓发生自动降弓现象,经过复测与手工测量证实,此处导高皆大于6 650 mm,超过检测受电弓的限高设定值6 600 mm,故发生降弓现象。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地方皆是由于在侧线跨中的调整时,施工人员仅注意了悬挂点的调整而忽略了跨中的吊弦受力,使吊弦拉抬接触线过大形成负弛度,加上侧线轨道较低,造成跨中导高偏大。

(2)曲线处拉出值超限:通过多条电气化铁路的冷滑检测证明,接触线拉出值的施工调整问题主要发生在小曲线半径处。在小曲线半径上线路超高较大,拉出值向曲线外侧拉出,由于受向心力的影响,接触线在小曲线半径处受力较大,给施工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不利于把拉出值调整到位,因此经常发生此处拉出值偏大。

(3)常见硬点的产生:从几条线的检测曲线硬点分布及实际情况分析,接触网硬点主要由分段/分相绝缘器、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及一些导线死弯等产生,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分段/分相绝缘器,本身就是硬点存在的因素,加之由于绝缘器与接触线的集中质量不同,不易使绝缘器与接触线安装水平,常使绝缘器的灭弧导角产生倾斜,形成较大硬点。

三、任务考核

(1)人员:以作业组为单位。

(2)操作时间:规定时间为20 min。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加分也不扣分;每超时1 min,从总分中扣2分;超时10 min,停止作业。

(3)考核标准,见表6-1-6。

表6-1-6 考核记录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