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阳县优秀传统家训注:孝亲的精髓与故事

紫阳县优秀传统家训注:孝亲的精髓与故事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17]万里。”[6]吉翂(fēn):南朝梁代人,祖籍冯翊莲勺,世居襄阳,年轻时以孝义著名,梁武帝时任主簿等职,生平事迹见于《梁书·孝行传》等。[14]曾子:指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参,字子舆,学识渊博,以孝行著称。曾参孝敬父母的言行见于《论语》《礼记》《淮南子》等典籍中。曾参被载入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中,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紫阳县优秀传统家训注:孝亲的精髓与故事

汉赵至[1][2]起诵书,闻父耕叱[3]牛声,释书。而师问之,答曰:“自伤不能致荣华[4],而使老父不免勤苦[5]。”(《通志》)

南北朝梁吉翂[6],字彦霄,父为奸吏所诬,罪当死。翂年十五,挝[7]登闻鼓[8]乞代,武帝[9]释之。丹阳令王志欲举[10]翂纯孝,翂曰:“是何量[11]之薄[12]也!父辱子死,道固当然。若翂当此举,是因父求名,何辱[13]如之!”固拒而止。(《通鉴》)

曾子[14]从仲尼[15]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16]。”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17]万里。”(干宝《搜神记》)

【注释】

[1]汉赵至:赵至(约249—289),字景真,后改名浚,字允元,代郡(郡治在今河北省蔚县)人,少时求学洛阳,深受嵇康赏识,后在江夏、辽西等地为官,西晋太康中卒,其事迹见于《世说新语·言语》、《晋书·文苑传》等。此处“汉”当有误,赵至实为魏晋时期人。

[2]蚤:古同“早”。

[3]叱(chì):大声呵斥,吆喝。

[4]荣华:开花,引申为人之显赫富贵。《史记·外戚世家》:“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

[5]勤苦:辛勤劳苦。

[6]吉翂(fēn):南朝梁代人,祖籍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市境内),世居襄阳,年轻时以孝义著名,梁武帝时任主簿等职,生平事迹见于《梁书·孝行传》等。

[7]挝(zhuā):打,敲打。(www.xing528.com)

[8]登闻鼓:古代在朝堂外悬挂大鼓,百姓若有谏议或冤屈要上达,即可击鼓以申诉。“击登闻鼓”是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可以直达圣听、申冤昭雪,可以惩治贪官污吏。

[9]武帝:即梁武帝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梁代开国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后死于侯景之乱时期,其事迹见于《梁书·武帝纪》等。此人又爱好文艺,有《梁武帝集》。

[10]举:举荐,推举。

[11]量:估量,揣度。

[12]薄:浅薄,不厚道。

[13]辱:耻辱,羞耻。

[14]曾子:指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参,字子舆,学识渊博,以孝行著称。曾参孝敬父母的言行见于《论语》《礼记》《淮南子》等典籍中。曾参被载入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15]仲尼: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家学说创始者,他整理《诗》《书》等文化典籍,修订鲁国编年史《春秋》,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被称为中国“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平事迹及思想可以参见《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

[16]啮(niè)指:“啮”即“咬”意,咬手指,形容极为痛心。

[17]感:感应,感动,感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