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家学派:墨子军事集团及其实证知识论

墨家学派:墨子军事集团及其实证知识论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一样居于显要地位的学派是墨家。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游侠(武士),他们共同组成的学派,也俨然是一个军事集团,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墨家的知识论以实证为特色。因此,在墨家的著作中为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墨学在战国初、中期与儒家势均力敌,并称“显学”。战国后期宗教色彩越来越浓,秦汉时期,墨家学派沦为游侠,后世愈来愈衰微。

墨家学派:墨子军事集团及其实证知识论

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一样居于显要地位的学派是墨家。“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1]。“世之显学,儒墨也”[2],在百家争鸣中,墨家是儒家最大的反对派,“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3],就风格而言,与儒家的醇厚相对立的,是墨家的谨严。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游侠(武士),他们共同组成的学派,也俨然是一个军事集团,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领袖称“巨子”,由贤者担任,代代相传。巨子对所有成员握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在生活作风上,墨家提倡简朴、实用,“节用”、“节葬”、“非乐”,“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墨家有自己严密的“天志”观:

“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今天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度之”[4]

墨家视“天志”为规矩,以之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天下之明法,”“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墨白也”[5]

墨家的“天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秘的天命,而是下层劳动者利益与愿望的神圣的“外化”。墨家借助“天志”的权威而提出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等诸多社会政治主张,也无一不反映出春秋战国时代下层民众的强烈愿望。正因为如此,墨家思想意识也深深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www.xing528.com)

由于切近民事劳作,不思玄想。墨家的知识论以实证为特色。

墨家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耳目之实”,即来源于人体感官所感受到的客观世界。“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6]”即便是圣人,也不过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

墨家知识论的实证特色,还体现在《墨经》不同于儒道诸家著作的独特内容结构上。它记载了珍贵的古代自然科学思想和工艺应用知识。

墨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民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墨子本人就是精于机械制作的能工巧匠,其技艺之精湛,还超乎著名的公输般(鲁班)之上。因此,在墨家的著作中为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墨学在战国初、中期与儒家势均力敌,并称“显学”。战国后期宗教色彩越来越浓,秦汉时期,墨家学派沦为游侠,后世愈来愈衰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