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名将刘锜:一位抗金英雄

南宋名将刘锜:一位抗金英雄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邵天柱刘锜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军事家。宋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大臣魏良臣向高宗奏言名将刘锜不当久闲,朝廷乃于十二月下诏,令刘锜知潭州。宋高宗恐慌不安,始议调兵守江淮,但由于身边宿将已无在者,只得起用已经患病的老将刘锜。是年二月,为接待将来临安的金国使者,朝廷要病已垂危的刘锜搬出都亭驿,使得刘锜气愤非常,于十一日“呕血数升而卒”。

南宋名将刘锜:一位抗金英雄

邵天柱

刘锜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军事家。他毕其一生,赤心报国。宋绍兴十年(1140年),他指挥顺昌战役,以五千兵马击溃十余万金兵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又一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将领相继遇害或被贬去世后,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他又以垂老重病之躯挂帅出征,并坚持指挥抗战到生命最后一息。

刘锜,字信叔,祖籍宋江东路南康军都昌县黄金乡二十都排门村(今江西省都昌县鸣山乡七里桥)。其父刘仲武戍边于泾原、秦凤诸路(均属今甘肃),故刘锜生于是地。

刘锜生于北宋末的元符元年(1098年),自幼随父在军旅生活,具有良好的军人素质。

刘锜正式出仕是在他十九岁那年即宋政和六年(1116年),当时他在父亲帐下“充秦凤路经略司书,写机宜文字”。宋宣和二年(1120年),刘锜随父调任熙河兰廓路经略司书。同年,以高俅荐,朝廷将刘锜调入京师,授阁门祗候,差赴潼州府路任廉访使者。从此,刘锜离开父亲独立任职。其间,他以功累晋升承节郎、保义郎、成忠郎。宋靖康元年(1126年)七月,刘锜“面奏廉访职事”,朝廷认为“奏对详明,议论可采,特授阁门宣赞舍人”;九月,朝廷差刘锜知岷州兼洮东安抚总领。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宋高宗赵构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年,而立之年的刘锜受命任陇右都护,成为镇守西部边关的地方将领。宋建炎三年(1129年),由枢密使张浚举荐,刘锜晋授右武大夫,升熙河路兵马都监。次年,朝廷又特授其为开州团练使,调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渭州。这年九月,他同他的五兄刘锡一道随张浚参加了富平之战。在参加战役的五路军马中,刘锜是作战最勇猛的一支,一度致金完颜宗弼(兀术)身陷重围,使其部将韩常中矢伤目。此后不久,因张浚指挥失误,刘锜所辖之泾原渭州失守,刘锜被降秩为武略大夫,直至宋绍兴三年(1133年)方复秩右武大夫、开州团练使、宣抚司统制使,知绵州兼绵、威、茂州、石泉军沿边安抚,分守蜀陕之地。

宋绍兴五年(1135年)十二月,刘锜被召入临安,率师驻建昌府。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刘锜为淮南西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领寿春(今合肥)、安庆两府及六州三军,成为一路之帅。(www.xing528.com)

宋绍兴八年(1138年),刘锜调任枢密院都统制,屯兵镇江。宋绍兴九年(1139年)二月,朝廷命刘锜出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去接收金按和约交还的失地。同年五月,金单方面破坏和议,下诏复取河南、陕西。刘锜率部到达顺昌(今安徽阜阳)时,闻金军已破东京,并将进逼两淮,便决计坚守顺昌。五月底,金兵三万围顺昌,刘锜部含眷属不足三万,能“出战之士,不过五千人”,加之又是孤军深入,敌我态势于刘锜相当不利,但刘锜不因此而惧,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感染将士,以高超的作战艺术指挥全军,将敌人击败。六月,宗弼闻败报,自东京亲率十万大军来援,又被精于韬略的刘锜综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在顺昌城下打得一败涂地。顺昌之役,“八字军”以少胜多,重创了金军精锐“拐子马”,令金人此后每见顺昌旗帜便不寒而栗。

顺昌大捷后,刘锜晋授武泰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虞候,并权知顺昌府。可是,以苟安为国策的南宋皇室听从秦桧等的谗言,连连下诏令刘锜退兵,改任刘锜为淮北宣抚判官,命其退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喘过气来的宗弼率部再犯庐、和二州。刘锜奉命率部自太平州渡江直抵庐州,与张浚、杨沂中部会合以抗击金兵。刘锜部据东关之险以遏金人之后,旋于二门,与杨沂中、王德部协同作战,大败完颜宗弼、韩常部于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是役基本摧毁了金军精锐的“拐子马”,大伤金军元气。四月,岳飞、韩世忠等几员抗金主帅被削去兵权。七月,刘锜亦被免去宣抚判官的职务,被贬知荆南府。

刘锜报国无门,在荆南作了六年闲官之后,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以兄刘锡卒于湘潭为由请辞。七月,年方五十、正值壮年的刘锜竟获准提举江州太平观。从此,刘锜闲居湘潭九年。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十一月,大臣魏良臣向高宗奏言名将刘锜不当久闲,朝廷乃于十二月下诏,令刘锜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大臣李宗闵上书,称荆南要地无兵自固,建议朝廷招兵以严守备,刘锜于是获准招兵以重建军队。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月,刘锜领兵赴镇江,被授威武军节度使一职。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五月,金国派使者到临安,声称要以长江为界,与宋朝划分疆域。宋高宗恐慌不安,始议调兵守江淮,但由于身边宿将已无在者,只得起用已经患病的老将刘锜。他命刘锜任江淮浙西制置使,挂帅出征,节制各路军马。为了国家安危,刘锜扶病“引兵屯扬州,建大将旗鼓,军容甚肃,观者叹息”。十月,刘锜审时度势,放弃江淮一部地区,而于镇江借长江天堑以遏制精于骑术的金兵。在撤退中,刘锜为保护随军而来的百姓,指挥所部于皂角林伏击尾追之金兵,杀金万户于高景山。十一月,刘锜病剧,督师江淮的叶义问命锜侄刘汜渡江作战,锜以为不可,汜则年轻好胜且不听良言,以致瓜洲之败,导致刘锜病情恶化。刘锜遂“召诣阙除万寿观”,命其兄刘锐暂权镇江都统制。刘锜被送到京城临安治病,“假都亭驿居之”。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元月,金国遣使南下与宋室议和,宋高宗甘心称臣求和。是年二月,为接待将来临安的金国使者,朝廷要病已垂危的刘锜搬出都亭驿,使得刘锜气愤非常,于十一日“呕血数升而卒”。刘锜死后,朝廷于是年二月二十五日“赠开府仪同三司”,后又追封刘锜为“武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