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文靖:当涂人,古学家与著作《周公职录》

徐文靖:当涂人,古学家与著作《周公职录》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文靖,字位山,号禺尊,当涂人。《清史稿·文苑二》:徐文靖,字位山,当涂人。文靖务古学,无所不窥。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一:徐文靖,当涂人,雍正癸卯举人。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五:徐文靖,字容尊,号位山,当涂人。文靖又有《皇极经世考》。徐文靖《禹贡图自序》:《周公职录》曰:“黄帝受命,风后授图,割地布九州。”

徐文靖:当涂人,古学家与著作《周公职录》

《清儒学案》卷五十《位山学案》:位山力学穷经,老而弥笃。其治《禹贡》、《竹书》,于胡、孙两家有所补正,号为精密。皖中学者,于江、戴未兴之前,言考据者,推位山焉。述《位山学案》。徐文靖,字位山,号禺尊,当涂人。雍正癸卯举人。乾隆丙辰,荐试鸿博。辛未,又荐举经学。壬申会试后,以年老,特授翰林院检讨,寻假归,卒年九十余。先生贯串经史,择善而从,不墨守先儒,亦不妄加排诋。著《禹贡会笺》十二卷,因胡氏渭《禹贡锥指》所已言,更推寻所未至。首列《禹贡》山水总目,以《水经》所载为主,附论于下。次为图十有八,各系以说。书中皆先引蔡《传》,而博据群害,断以己意,辨证之文,较《锥指》益为精密。又著《周易拾遗》十四卷,大旨宗程子《易传》,而于汉、唐诸家亦多发明。又诸《竹书纪年统笺》十二卷,作于孙之《考定竹书》以后,本沈约旧注为之引证推阐,凡考正地理,订明世系,视之书为详。又著《山河两界考》十四卷,前八卷本唐僧一行之说,广采群籍以为之证,自卷九以下,则自为续补,取《尧典》之中星言四象,取《禹贡》之南条、北条言两戒,取《春秋纬》之旦建、昏建,言斗魁治内、杓治外,取《史记》之中国山川言云汉起于东井、没于尾箕,取《素问》之《五帝大论》言帝墟,取《史记》之《律书》言水、火、金、木治季、孟月,皆详于考古,不涉占验。又著《管城硕记》三十卷,推原《诗》、《礼》诸经之论,旁及子、史、说部,语必求当。鄞全氏祖望见之,服其考据精博。所为诗赋,别为《志宁堂稿》二卷。(参史传、夏炘撰《别传》、《四库全书提要》)

清史稿·文苑二》:徐文靖,字位山,当涂人。父章达,以孝义称乡里。文靖务古学,无所不窥。著述甚富,皆援据经史。雍正改元,年五十七,始举江南乡试。侍郎黄叔琳典试还朝,以得“三不朽士”自矜,盖指文靖及任启运、陈祖范也。乾隆改元,试鸿博,不遇。詹事张鹏翀以所著《山河两戒考》、《管城硕记》进呈,赐国子监学正。十七年,征经学,入都。会开万寿恩科,遂与试,年八十六,以老寿赐检讨,给假归。卒,年九十余。其所著又有《周易拾遗》、《禹贡会笺》、《竹书统笺》诸书。

穆彰阿《(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一:徐文靖,当涂人,雍正癸卯举人。乾隆初,举经学,授检讨,刻苦力行,研贯经史百家,耄年犹据案著书不辍。年九十余乃卒。著有《经言拾遗》、《禹贡会笺》、《竹书纪年统笺》、《山河两戒考》、《管城硕记》等书行世。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五:徐文靖,字容尊,号位山,当涂人。雍正元年,文靖及荆溪任启运、常熟陈祖范同举江南乡试,主司黄叔琳诧曰:“吾得三经师矣。”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又举经学,授检讨。文靖好寻究舆图方志,因胡渭《禹贡锥指》作《会笺》及《山河两戒考》十八卷,旁探《山海经》、《竹书纪年》,以补渭之疏略。又采摭汉魏诸家《易》说证《易本义》,为《周易拾遗》,又抄《诗》、《礼》经论,并寻子、史、说部,成《管城硕记》三十卷,鄞县全祖望称其精博。尝与语邵子《三十六宫说》引据淹博,文靖曰:“君不读《击壤集》诗乎:‘物外洞天三十六,都疑布在洛阳中。小车春暖秋凉日,一日只能移一宫。’ 是非三十六宫之明文乎?天根月窟,老氏之微言也。三十六宫,图经之洞天福地也。其必以《复》、《姤》之说文之者,其犹《参同》必以《乾》、《坤》、《坎》、《离》分气值日,而究之《参同契》之用《易》,非圣人作《易》之旨也。”祖望甚服之。文靖又有《皇极经世考》。其《竹书统笺》十二卷,学士卢文弨叙而行之。文靖亦工诗,常有句云,“守业愿为清白吏,著书羞傍草元人”,“酒缘斋日陈三雅,茶为眠时试一枪”,皆典雅可诵。年九十余乃卒。

阮元《儒林传稿》卷三、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四皆有传,存目。夏炘撰《徐位山别传》,待考。

徐文靖《禹贡图自序》:《周公职录》曰:“黄帝受命,风后授图,割地布九州。”是九州本依图而立也。《水经注》曰:“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授禹河图而还于渊。”是禹之治水,亦依图而治也。自是而后,夏少康使商侯冥治河,帝杼十三年,冥死于河。殷祖乙避河迁耿,二年圮于耿,复迁于庇。求如《禹贡》之治水,难矣! 郑樵《通志》曰:“桀焚黄图,夏图所繇尽亡也。”《尔雅》九州,说者皆以为商制,图无闻焉。周图书大备,大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司险掌九州之图,知山林川泽之阻。汉入关,收秦图书,得具知天下陀塞。武帝时,齐人延年上书,言河出昆仑,经中国注渤海,是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可按图书观地形,令水工准高下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明帝永平中,议治汴渠,上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因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禹贡》之有图,尚已! 后世图事阙略,晋司空裴秀惜之,乃覃思著《禹贡地域图》十有八篇,其制图之体有六:一曰分率,二曰准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悉因地制形。王隐《晋书》曰:“裴秀为司空,作《禹贡地域图》。事成奏上,藏于秘府。”为时名公诚有所慕而云也。唐《大衍》“山河两戒”,取《禹贡》论“三条四列”之说,而不及图。程大昌撰《禹贡论》,绘图三十有一,郑东卿著《尚书图》,《禹贡山泽图》二十有五,然皆未有见。余家藏有《六经图》,《禹贡图》一二而已。又所藏宋大观中《地理指掌图》,其中有帝喾及尧《九州图》、舜《十二州图》、《禹迹图》,然胪列当时郡县于《禹贡》山泽,六十余地不能备载。少尝见艾千子《禹贡图》,简而能该,第从前讹误尚未驳正。章氏本清《图书编》,名山大泽皆有图,不专为《禹贡》设,故虽有图而不精。近见王太史箬林刻乃祖《禹贡图》,胡氏朏明《禹贡》山泽间有图,而图之前后左右少有脉络可寻,此图《禹贡》者所以难也。陆氏文裕曰:“余尝欲取今之州县,推而上之,会于《禹贡》之命名,以著古今之离合迁改为一书。”志诚伟哉! 余窃有志而未逮,顾已为《禹贡会笺》一书,又何能已于图也?爰列图若干于前,并以图说附注之,稍吁其讹误。如此后之君子,按图而兴感,思大禹明德之远,而不为小智之凿,则又《会笺》绘图者之私愿夫!(www.xing528.com)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九《竹书纪年统笺跋》:岁辛未,余馆北平黄昆圃先生家。先生门下士知名者众,顾独诧癸卯主江南试所得三人,曰任翼圣(启运)、陈亦韩(祖范)、徐位山(文靖)。此三人者,其学皆博而醇,且曰:“人但侈榜中有状元,孰若得一二不朽之士哉!”任既宦达,名益著,陈、徐亦并以经学征,陈老不至,徐君年亦八十五矣,健,独应征。此书乃其近著也。一日,徐君来,先生令余出见。先生家多客而独徐见者,此先生待余意不薄也。他日至其馆,犹握三寸管,低头著书不辍云。此《纪年统笺》者,徐君所著书之一也。《纪年》旧有沈休文注,乃后人取《宋书·符瑞志》附益之,非注也。今徐君始与之疏通证明,疑者得以涣然冰释。然他书引《纪年》文,自晋建国以来,以晋君始立之年为元,战国时则以魏君始立之年为元,而今本皆一以周王之元为元,疑后人改之,非其本真也。然各本并同,亦无由复其旧矣。《史记》注中又往往以年表为纪年,非此纪年也。昔谯周作《古史考》以纠史迁之谬,司马彪条《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为不当,多据《汲冢纪年》之义。今余方著《史记续考证》,未竟,得此书以相参(覆)[覈],庶可无憾矣。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一《与徐征君惠山论春秋指掌图帖子》:前日于堇浦座上得见足下,因读所著《山河两戒考》,本诸经之星野,参以列史之方舆,芋区瓜畴,了然在目,为之动容。近日读书人,东涂西抹伎俩,穷老尽气,不过稍驾帖括而上之,至于词章之学而止。及见足下所著,以为不知人世间尚有此等书卷也。其中有一事失于考索者,世所传《东坡春秋指掌图》,其为赝本,不必复问,但古人原有以为东坡作者,足下以为胡身之之讹,恐未然也。《朱子语录》已言其伪,是先于身之矣。足下因其中载大观年间都邑,又有或问于蒙之语,遂定以为侯文穆,则误之甚者。古人之称蒙犹愚也,岂必自道其名之谓哉?愚考《宋史·艺文志》,有李瑾《春秋指掌图》十卷,又张杰《春秋指掌图》二卷,此皆唐人之书,而李氏则分门抄取释例正义,并及刘炫、陆淳之书,张氏亦以类纂,在今日恐皆不存。陈直斋书目则有《地理指掌图》一卷,蜀人税安礼撰。元符中欲上之朝,未及而卒,书肆所刊多不著其姓氏。按安礼乃山谷弟子,然今所指为东坡书者,固不止地里,而税氏所作亦非春秋之封域,况元符又在大观之前,至于《崇文书目》、《中兴馆阁书目》总未尝及是书,而合之文穆本传及《东都事略》诸种并不言其有所述作,是可以决然知非侯氏之书也。夫古今文献之失所证者,阙之可也,必求其人以实之,则有不免于后世之抨弹者。居常与堇浦言,注书如师古,可以为百世圭臬。即如臣瓒姓氏,其说不一,惟以为傅姓近之,盖傅尝受诏校中秘书《穆天子传》,而今注中所引多出汲冢中语,然师古尚疑之而不敢质也,斯可谓慎之至者矣。以足下用功之勤,与夫书之卓然可传也。偶然遗误之处,将启读者之疑,故敢为足下言之,以当负暄之愚,足下其是正之。

徐文靖《管城硕记自序》:余株守一经,不能尽蓄天下之书,罗古今之富,凡耳目所经涉者,不过数千卷书耳。而姿禀愚钝,又不能博闻强记,积贮逾时,纵穷年翻阅,掩卷辄忘。回忆平生,枵腹如故。不得已而托之管城子,假以记室,凡经传、子史、骚赋、杂集,遇有疑信相参,先后互异者,则速为濡毫摛翰,类聚部分,寸积铢累,裒为一集,凡三十卷。于《易》也,远稽乎子夏,旁揽乎康成、辅嗣以及程传。其于《书》也,兼采乎古文、今文,暨日记、裨传,以纠正蔡氏之讹。其于《诗》也,仍宗《毛序》,悉有证据,所与朱《传》契合者,惟数十篇。《春秋》以《左氏》为主,《公》、《穀》附之。胡康侯以夏时冠周月,开卷差谬,余亦可知。“三礼”以《周礼》为经,《仪礼》为纬,而《礼记》则二礼之传注。《楚辞》为《诗》之变体,故次于经。而逸注浅陋,如“该秉朴牛”之类,贻误千载,莫究其非。史学、字学、诗赋、杂集,共有抄录笺注沿袭承认者,一皆参伍折衷,悉记共有可信无可疑。夫天地之大,载籍之繁,认误频仍,不可殚述。余亦颇择其善者识其大者而已。周公《释诂》曰:“硕,大也。”《小雅》曰:“蛇蛇硕言,出自口矣。”朱子谓:“善言之出于口,宜矣。”是善且大兼赅者,无过于硕。郭弘农叙述《方言》,品为硕记,意亦有见于此乎?顾《方言》者,一方之言也。拘于一方而不能相通,如宋、齐之间之所谓硕,而他或以为嘏、为介、为夏、为京者,此类是也。以姿禀愚钝之人,目不睹古今之富,而妄欲择其善者,识其大者,是亦方隅之见而已矣。爰遂名之曰“硕记”,而又不敢没管城之劳,因并弁之于首云。时乾隆九年,岁在甲子,孟春上元日,当涂徐文靖位山自识。

孙嘉淦《管城硕记序》:读古人之书,而自谓了了无可致疑,此其人正不可与论古。盖好古而能信圣人也,蓄疑求信以期进于圣人之道者,学者事也。此徐生《管城硕记》所由撰与?硕者何?实也,大也。《易》之《大畜》曰:“笃实辉光。”又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则硕之义也。今是记于《易》、《诗》、《书》、《春秋》、“三礼”传注,上而仪象,下而山川名物,以及于诸子百家,遇有可疑,一一而取证,皆有所考究。先之前人之言以为端,加之案以发其义,著之事以征其实。博引群书,捃摭秘册,或一说数十说,必求其正且大,使之有可信无可疑而后已。则诚可以为记之硕者。余尝谓士人读书,但当息心静气以折衷理之至是,初不必毛举他人之短,以矜一己之长。然或经传、子史、事理、名物,讹以传讹,转相承袭,初学不知而信为诚然,贻误将来,伊于胡底! 夫古人校书,不厌详慎,而或至未免激烈,如所谓《左氏膏肓》、《穀梁废疾》、《公羊墨守》,而又有“针”者、“起”者、“发”者。至《新唐书》之《纠缪》,《通鉴》之《辨误》,小颜之《匡谬正俗》,则似尊己过高,而贵人以谬误者太显。今但云“硕记”,其所为是正可否,裒集古人之成说,祛疑从信,而不敢妄参己意以自诩诩然夸论古之识者。余以为有当于圣贤之旨,殆可与进于道也。而或者疑之,谓扬子云作《方言》,郭景纯注之,复为之叙,以为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今自云“硕记”,可乎?余曰不然。扬子《太玄》曰“我心孔硕”,《崧高》之诗曰“吉甫作颂,其诗孔硕”,是皆自以为硕者。于徐生何疑焉?徐生向留心著述,其所著《禹贡证发》、《山河两戒考》诸书,久已见称于世。余于是记,益信其读书好古,蓄疑求信,洵可与进于道也。爰欣然搦管而为之叙。皆乾隆二年,岁次丁巳,春仲中游之吉,年家眷侍生合河孙嘉淦题于燕山宅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