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法原理与实务》一文介绍作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及规定

《民法原理与实务》一文介绍作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及规定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著作权人作者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著作权主体。根据《著作权法》第9条第2项的规定,作者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和作者是两个概念,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此外,由于著作权这一民事权利是基于创作出文学、艺术作品这一事实而依法产生的,所以未成年的作者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

《民法原理与实务》一文介绍作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及规定

(一)作者

作者是指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关于如何认定作者,法律通常以署名为准。《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作者应具备以下法律特征:①具有创作能力;②进行了创作劳动;③完成了符合法律规定意义上的创作成果。

客观上,只有自然人是唯一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事实作者。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满足某种利益需求,在法律上也可以把自然人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视为作者,给他们以作者的法律资格。我们可以把这种作者称作“法定作者”。[1]《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二)著作权人(www.xing528.com)

作者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著作权主体。但作者并非唯一的著作权主体。根据《著作权法》第9条第2项的规定,作者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和作者是两个概念,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以外的其他人成为著作权人的情况包括: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中除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属于电影、电视和录像作品的制片人;职务作品由作者享有署名权,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其他著作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根据委托合同约定,委托人可成为著作权人;公民著作权人去世或法人、非法人单位著作权终止以后,著作财产权可被继承,即继承人成为著作权人;另外通过转让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受让人、受遗赠人、国家也都可成为著作权人。

此外,由于著作权这一民事权利是基于创作出文学、艺术作品这一事实而依法产生的,所以未成年的作者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但是,著作权的行使则要符合民事行为的合法条件,通常要由未成年作者的法定代理人来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