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简编:大理国境内的民族情况简述》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简编:大理国境内的民族情况简述》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理国境内的乌蛮诸部和两宋辖区内的民族相比,由于汉族史家对大理国的记录较少,所以就难以更详细地记录大理国境内的民族情况,只能从分布区上推断当时乌蛮发展的大致情况。结合乌蛮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自身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北向南将大理国境内的乌蛮分为北部乌蛮、中部乌蛮、南部乌蛮。大理国的会川府在建昌府南边,府驻今四川会理县,府内有乌蛮的三个部:绛部,在今四川会东县。

《中国西南民族通史简编:大理国境内的民族情况简述》

(一)大理国境内的乌蛮诸部

和两宋辖区内的民族相比,由于汉族史家对大理国的记录较少,所以就难以更详细地记录大理国境内的民族情况,只能从分布区上推断当时乌蛮发展的大致情况。

前面说过邛部川蛮是黎州乌蛮诸部之一,但嘉定九年(1216年),邛部川蛮投降大理国,大理国设建昌府(驻今四川西昌),领乌蛮十余部:虚恨部(分布在今峨边县境内)、邛部(分布在今越巂县境内)、落兰部(分布在今冕宁县南部泸沽一带)、阿都部(分布在今美姑县境内)、沙麻部(分布在今金阳县)、两林部(分布在今布拖县)、科部(分布在今宁南县境内)、风琶部(分布在今普格至德昌一带)、巴翠部(分布在今德昌县东南)、屈部(分布在今德昌县南)。笼么城和沙城赕也是乌蛮的分布区。[73]

大理国的威楚府(驻今楚雄)内,也有乌蛮各支系分布:华竹部(分布在今元谋县)、罗婺部(分布在今禄劝县西北之云龙)、洪农碌券部(分布在今禄劝县)、掌鸠法块部(分布在今禄劝县东部之石旧)、马笼部(分布在今新平县莫沙)、罗盘部(分布在今元江县)、步日部(分布在今宁洱县)、思摩部(分布在今普洱市思茅区)、罗陀部(分布在今普洱市思茅区西南之官房)等。[74]

秀山郡(驻今通海县)内有乌蛮支系分布:宁部(分布在今华宁县)、嶍峨部(分布在今峨山县西北)、阿僰部(分布在今建水县)、纳楼部(分布在今建水县南之官厅)、铁容甸部(分布在今红河县东部之下亏容)、七溪部(分布在今红河县东南之溪处)。

最宁府(今云南文山州除广南、富宁二县外之地)有乌蛮支系分布:教合山部(分布在今文山市西郊)、空亭部(分布在今文山市西部乐龙一带)、车部(分布在今文山市南部之阿基)、惠么部(分布在今砚山县北部之维莫)、屈中部(分布在今开远市东南部)、阿马部(分布在今屏边县)、阿月部(分布在今马关县西部之八寨)、舍资部(分布在今蒙自市东部之老寨)、阿迷部(分布在今开远市)。

善阐府(驻今昆明市市区)有乌蛮支系分布:黎囊甸部(分布在今富民县)、罗普笼部(分布在今宜良县)、嵩盟部(分布在今嵩明县)、羊林部(分布在今嵩明县南部之杨林)、阳城堡部(分布在今晋宁区晋城)、阿宁部(分布在今安宁市)、大吴笼部(分布在今呈贡区南之化城)、罗伽部(分布在今澄江县)、强宗部(分布在今澄江县北部之阳宗镇)、步雄部(分布在今江川县)、落蒙部(分布在今石林县)。

石城郡(驻今曲靖麒麟区)有乌蛮支系分布:落温部(分布在今陆良县东北之旧州)、普么部(分布在今曲靖南之越州镇)、罗雄部(分布在今罗平县城北提埂村)、纳苟部(分布在今马龙县)、磨弥部(分布在今宣威市东)、新丁部(分布在今寻甸县)、于矢部(分布在今贵州省盘县、普安之间的旧普安)、弥鹿部(分布在今泸西县城南之雨龙)、师宗部(分布在今师宗县)、弥勒部(分布在今弥勒县)、夜苴部(分布在今富源县南之亦佐)。

东川郡(驻今会泽)的乌蛮:大理国曾经设东川郡大都督管理今滇东北的乌蛮各支系,但除东川的乌蛮畔部外,其余的乌蛮部(分布在今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乌撒部(分布在今贵州威宁县、水城县)、易娘部(分布在今彝良县)、茫部(分布在今镇雄县)都羁属于宋朝的梓州路,被称为石门蕃部。

文献所载来看,有许多乌蛮支系的名称是用本支系祖先的名字来命名的,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色彩,而且这些名称对后来的政区命名有重要的影响。从以下几个部的得名可以看出。

罗雄部,史载:“罗雄州……夷名其地为塔敝纳夷甸……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75]元代又以之为罗雄州。

新丁部,“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76]蒙古帝国同时又以之为仁德万户府,元代又改为仁德府。

师宗部,“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77]蒙古帝国时立为师宗千户所,元代改为师宗州(今师宗县)。

弥勒部,“昔些莫徙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78]蒙古帝国时立为弥勒千户所,元初改为弥勒州(今弥勒县)。

乌撒部,“乌撒者,蛮名也……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79]

其他与此情况类似的还有阿都部、科部、赪部、屈部、绛部等。

结合乌蛮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自身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北向南将大理国境内的乌蛮分为北部乌蛮、中部乌蛮、南部乌蛮。

大理国的北部乌蛮主要分布在大理国北部的建昌府(驻今四川西昌)、会川府(驻今四川会理)、东川郡(驻今云南会泽)。

大理国的建昌府设立于南诏国时期,这一地区曾经在唐肃宗年间(756—762年)被吐蕃占领,后复之。正因为如此,南诏国设立建昌府后,迁移了大量的乌蛮、白蛮到建昌府,这一状况到大理国时也没有多少改变,造成了乌蛮和白蛮在局部地区的流动。

建昌府以大渡河和宋朝成都府路的黎州接界,而在大渡河南边的乌蛮邛部则在大理国和宋朝之间左右事之,大理国对此极为不满,以武力胁之,使之最终归服大理国。所以,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宋朝和大理国的北部边境就以大渡河为界稳定了下来,大理国北部的乌蛮分布区也因此稳定了下来。

建昌府内有乌蛮的十二个部[80],接受建昌府的管理,这十二个部是:虚恨部,在今四川峨边县境内;邛部,在今四川越巂县东北;勿邓部,在今四川昭觉县境内;落兰部,在今四川泸沽县;阿都部,在今四川美姑县;沙麻部,在今四川金阳县北部瓦岗一带;两林部,在今四川布拖县一带,也称山后两林蛮,为世居的乌蛮;科部,在今四川宁南县;风琶部(又记为丰琶部),在今四川普格县至德昌县一带,为世居的乌蛮;巴翠部,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巴松一带,其下又分为三个小部落;赪部,在今四川德昌县;屈部,在今四川德昌县城南。大理国的会川府在建昌府南边,府驻今四川会理县,府内有乌蛮的三个部:绛部,在今四川会东县。黎驱部,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的黎溪,是一个汉族、乌蛮、白蛮杂居区,“初,乌蛮与汉人杂处,及南诏阁罗凤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大理国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81]麻笼部,在今四川会理县城东,地名槕罗能,城名麻笼。麻笼部是从东川郡迁到会川府的,“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82]。筑城而居,自为一部。

大理国的东川郡与宋朝的潼川府路相接,有乌蛮的七个部:乌蒙部,在今云南昭通市昭阳区;乌撒部,在今贵州威宁县;易娘部,在今云南彝良县;茫布部,在今云南镇雄县;易溪部,在今四川叙永与贵州黔西相接处;阿头部,在今贵州赫章县;畔部,在今云南会泽县

由于大理国对上述七部管理控制的松弛,所以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乌撒部、茫布部、阿头部便投向宋朝,但宋朝因为与北方契丹、女真、党项各民族的战争是其民族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不能对易溪等六部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易溪等六部实际上是处于相对独立发展的状态之中,只有东川郡畔部还在大理国的控制之下。

大理国北部乌蛮共有二十个部,这二十个部见诸唐代史书的只有丰琶、邛部、勿邓、两林、阿头、茫布。为什么唐代北部乌蛮只有六个部,而到了大理国时却有二十个部呢?这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当时对乌蛮的了解还不深入;第二是南诏国时乌蛮的分化没有大理国时快。(www.xing528.com)

中部乌蛮主要分布在大理国中东部的弄栋府(驻今云南姚安)、威楚府(驻今云南楚雄市)、石城郡(驻今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善阐府(驻今云南昆明市市区)。

弄栋府在会川府之西南,是南诏国的弄栋节度驻地,但大理国的弄栋府辖地远远小于南诏时,仅领有今永仁、大姚、姚安一带。虽然在今天的永仁、大姚、姚安一带乌蛮后裔众多,但历史上对弄栋府境内的情况记载几乎为零。

威楚府在弄栋府之南,是大理国在南诏拓东节度西部、弄栋节度南部、开南节度的基础上设置的,其境内有乌蛮十三部:[83]白鹿部,在府境内,今地不详;罗部,在今云南罗次;华竹部,在今云南元谋县;罗婺部,在今云南禄劝县北部;洪农碌券部,在今云南禄劝县;掌鸠法块部,在今云南禄劝县东部;马笼部,在今云南新平县漠沙镇;罗盘部,在今云南元江县;因远部,在今云南元江县因远坝;步日部,在今云南宁洱县;思摩部,在今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罗陀部,在今云南普洱市思茅区西南;步腾部,在今云南景洪市北部普文。

善阐府(驻今昆明市城区)是大理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境内共有乌蛮八个部:嵩盟部,在今云南嵩明县;羊林部,在今云南嵩明县南的杨林镇;阳城堡部,在今云南晋宁县晋城镇;阿宁部,在今云南安宁市;罗伽部,在今云南澄江县;强宗部,在今云南澄江县的阳宗海周围;步雄部,在今云南江川县;落蒙部,在今云南石林县。

以上善阐府各部,基本是由乌蛮中的些莫徙人组成,他们是近代彝族支系撒摩都、撒梅、撒尼的先民。[84]

石城郡(驻今云南曲靖市麒麟区西北)在善阐府的东部,是大理国最东边的一个郡,“东部乌蛮三十七部”的十一个部分布在石城郡内:落温部,在今云南陆良县;普么部,在今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之越州镇;罗雄部,在今云南罗平县;纳苟部,在今云南马龙县;磨弥部,在今云南宣威市、沾益县、富源县境内;新丁部,在今云南寻甸县境内;于矢部,在今贵州盘县、普安、晴隆一带;弥鹿部,在今云南泸西县;师宗部,在今云南师宗县;弥勒部,在今云南弥勒县;夜苴部,在今云南富源县。

大理国中部的乌蛮三十二个部,都是今天彝族的先民。

大理国的南部乌蛮主要分布在秀山郡(驻今通海县)和最宁府(驻今开远市)。秀山郡的乌蛮主要有:宁部,在今云南华宁县;嶍峨部,在今云南峨山县;阿僰部,在今云南建水县;纳楼部,在今云南建水县南之官厅。

最宁府在今以文山县为核心的地区,大理国后期从秀山郡分出另立为府,和宋朝的广南西路相接,宋朝与大理国的马市通道通过这里,境内多民族杂居,以百越后裔僚人和乌蛮为主。乌蛮主要有:哈迷部,在今云南开远市;舍资部,在今云南蒙自县。

大理国乌蛮的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北部辖境内有乌蛮二十部;中部有乌蛮三十二个部;南部只有乌蛮六个部。分布呈现出北部、中部多,而南部少的规律,这说明北部是乌蛮的核心分布区,居住的时间最长,中部是乌蛮的主要分布区,到达的时间稍晚,而南部乌蛮则到达的时间最晚,人数也呈递减趋势。

(二)大理国境内氐羌系统的其他民族群体

在大理国境内,除了众多的乌蛮部落外,属于氐羌系的民族也有很多,可以认为大理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将大理国境的氐羌民族简述如下。

白蛮。白蛮是以氐羌系民族僰人为主体并吸收了大量的汉族人口及汉族文化而形成的民族。[85]到宋代已经广泛采用汉姓,贵族主要是杨、赵、李、董、段、高、尹、何、杜、张等十大姓。大理国的国王段氏就是白蛮,而且段氏王族将洱海、滇池两大区域的肥田沃土分封给白蛮贵族,在这一背景下,白蛮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当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

磨些蛮。大理国的磨些蛮主要分布在大理国的善巨郡,金沙江呈一个“N”字形从善巨郡中部流过,由于磨些蛮主要分布在“N”字形河段,所以金沙江的这一河段称“磨些江”。

长时间以来,磨些蛮部落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政治力量,所以各个部落之间彼此不相统属,大理国时期仍然如此,因此,与大理国有关的文献中对磨些蛮内部的情况基本没有记录,较为详细的记载是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但那已是元代的事了。

和蛮。和蛮与乌蛮有着十分紧密的亲缘关系,大理国时期和蛮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发展不平衡,滇东南六诏山区[86]分布的和蛮维摩、强现、王弄山等部,由于受到汉、僮等民族的影响,农业甚至商业都较以前有快速进步。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狄青追击侬智高时,曾得到和蛮首领的帮助,因此被封为“强现部和泥大首领”。而分布在哀牢山区的和蛮因远、思陀、溪处、落巩(罗孔)等部发展就相对缓慢,诸部中只有因远部较强。到了大理国时期,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罗孔部曾于绍兴三年(1133年)到广西横山寨贩马,《岭外代答》载:“有知寨、主簿、都监三员,同主管买马钱物。产马之国曰大理、自杞、特磨、罗殿、毗那、罗孔、谢蕃、膝蕃等。”[87]

卢蛮。唐代的施蛮和顺蛮到大理国时被汉族史家记为卢蛮,但实际上还应包括与乌蛮关系十分密切的傈僳两姓蛮。大理国在卢蛮的主要聚居区设谋统府。此外,在善巨郡也有卢蛮分布。从总体上看,卢蛮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峨昌蛮。唐代的寻传蛮和裸形蛮到了大理国时期被汉族史家称为峨昌蛮,主要分布在大理国永昌府和腾冲府交接地区。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到近代发展演化为阿昌族景颇族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理国境内还有许多与氐羌有源流关系的民族生存并发展着,如怒族独龙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先民,但由于当时的文献没能将之记录下来,其详情不得而知,但这并不等于当时没有这些民族存在。

(三)大理国境内百越系统的民族

汉晋时期,从永昌郡到兴古郡内以及中南半岛的百越后裔,在唐宋两朝被汉族史家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推演出许多复杂的他称,其最有影响者为以下几个部分。

金齿百夷。两汉时期的“滇越”,至汉晋时被称为“鸠僚”,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又被称为“金齿”“银齿”“黑齿”“绣脚”“绣面”等。这些都是汉族就其文化生活方面的某些表象所作的称呼,都是他称。

大理国时期,西南地区百越系统民族的分布状况基本不变,仍以南诏时期的三个区域为主要聚居之地,并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